iPhone不用漲價 蘋果可靠這三招因應關稅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2025-04-11 07:17

據《MarketWatch》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加劇與中國的關稅對抗,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指出,對中國市場曝險甚深的蘋果 (AAPL-US) 其實有辦法因應。
分析師 Erik Woodring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如果蘋果加快在印度的既有生產計畫,就可能不需要提高 iPhone 售價。
Woodring 寫道,「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出現了,不是以 iPhone 價格『一對一』調漲為前提,」「相反地,若能迅速擴增印度產能,並調整 iPhone 產品組合,就能大幅減輕關稅帶來的壓力。」
他指出,若蘋果要「完全消除美國市場 iPhone 供應對中國的依賴,印度的產量必須翻倍。」目前蘋果在印度每年生產約 3,000 萬至 4,000 萬支 iPhone,但其中至少有 1,200 萬支供應印度當地市場。
蘋果也可以取消部分儲存空間較小、利潤較低的機型。這樣一來,平均銷售單價會上升,但特定機型的標價不會改變。例如,蘋果可推出 256GB 的 iPhone 17 Pro,售價與 256GB 的 iPhone 16 Pro 相同,但取消 128GB 版本。
分期付款方案也能讓 iPhone 更容易入手。 Woodring 建議,「例如,蘋果目前透過 Apple Card 提供 24 期的 iPhone 分期付款,並有 3% 現金回饋。如果蘋果將此方案延長到 36 期呢?」這樣的話,售價 1,099 美元的 iPhone,每月付款將從 45 美元降至 30 美元,同時也可能為 Apple Card 帶來更多用戶。
他表示,「如果蘋果能將需求轉向利潤較高的 iPhone 機型,再加上印度產能擴張,就能降低中國關稅帶來的衝擊,」他並維持對蘋果股票的「加碼」評級。
蘋果股價周三創下 1998 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但周四下跌 4.2%,投資人正消化川普將對中國商品關稅從 125% 提高至 145% 的最新決定。
早在川普最新動作之前,美銀分析師 Wamsi Mohan 就指出,相較於其他硬體業者,蘋果可能會受到更大影響。根據 Mohan 及其團隊,受關稅衝擊最大的公司包括戴爾 (Dell Technologies)(DELL-US)、慧與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US) 與惠普 (HP-US)。相對來說,IBM(IBM-US)、NetApp(NTAP-US) 和康寧 (Corning)(GLW-US) 受影響最小,因為他們大多在美國生產。
Mohan 指出,「我們認為,各家公司還有一些工具可以因應 (像是價格策略、合約談判、供應鏈管理等) 以降低關稅影響。」
儘管川普的全球關稅策略每天都在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他堅持對中國施壓,從上周以來關稅不斷上調。
美銀分析師根據周三的 125% 中國關稅估算,蘋果的商品成本可能因此增加高達 200 億美元。他們預估蘋果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高達 65%,在所追蹤企業中最高。
此外,分析師預期市場會出現「需求減弱」的情況,也就是企業與消費者支出同步放緩,反映出關稅將如何滲透至複雜的科技供應鏈。
戴爾及慧與目前大多在墨西哥生產伺服器,而惠普也在當地生產部分 PC,這些產品可能不受關稅影響。但據美銀以 125% 中國關稅來估算,這些公司仍可能面臨約 35% 的關稅。
Mohan 估算,蘋果約有 70% 產品在中國生產,10% 在印度、8% 在其他國家、3.5% 在越南、3% 在馬來西亞、0.3% 在韓國、0.2% 在台灣,還有 5% 在美國。
相較之下,IBM 有 90% 的系統產品是在美國生產,因此與康寧和 NetApp 一樣,幾乎不會受到關稅影響。
儘管美銀指出蘋果將承擔龐大成本,Mohan 團隊仍看好蘋果股票,並給予「買入」評級。他們本周稍早也提到,過去當蘋果股價因本益比壓縮而回檔後,往往都會在幾個月內反彈。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