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王傳福、何小鵬等車壇大佬同台亮相 2025年電動車百人論壇傳遞什麼信號?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3-31 12:00

為期三天的 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周日 (30 日) 閉幕,與會嘉賓圍繞「夯實電動化、推進智慧化」發表真知灼見,而在周六 (29 日) 的「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與路徑」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小米創辦人雷軍,吉利執行長淦家閱,蔚來創辦人李斌,地平線創辦人余凱等更難得齊聚一堂,進行主題演講。
王傳福表示,汽車智慧化下半場變革也許在 2 到 3 年完成,像功能手機到智慧手機轉換般迅速。從用戶體驗到角度來看,電動化帶來的變革是改善性的,而智慧化將帶來顛覆性的新體驗。
他並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產品、產業鏈領先全球 3 到 5 年,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提升,比亞迪將堅持開放創新,以技術推動全球汽車綠色轉型與開放發展,抓住全球性的機遇,有力促進全球汽車綠色轉型和開放的發展。
作為第一次參加百人會論壇「新人」的雷軍也在發表主題演說一開始,就不忘對使用者、主管部門和同行表示感謝,並回應了外界關於小米造車晚了的質疑,「小米是汽車產業的新人,當我們開始做車的時候,所有人都說你們造車晚了,今天看來可能是剛剛好。正是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等我們造車的時候,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使用者消費習慣也成熟了,整個產業供應鏈也非常成熟了。 我今天一想,可能我們來的正是時候。」
在雷軍看來,想要造好車的關鍵是技術為本、深耕底層技術、長期持續投入。
過去五年,小米在研發上投入 1050 億,預計今年投入將超過 300 億,因雷軍堅信,只有海量的投入才能把技術做好,把產品做好。
何小鵬則表示,小鵬汽車未來十年有 AI + 汽車、全球化、人形機器人與汽車融合三條曲線。
他還重點講述低空經濟市場,並預測未來 10 到 20 年,全球的飛行汽車銷售量將達到目前汽車的 3%-5%,銷售收入約接近 20%。
何小鵬也透露,正在廣州建全球首個流水線規模量產工廠,年產能 1 萬台,今年底有望有超 200 家飛行營地。以全球汽車市場的規模 10 萬億美元計算,飛行汽車可能有 2 兆美元的市場。
地平線創辦人余凱則表示,現在是 AI 十倍速變化的時代,未來 10 年的變化會超出你的想像。地平線在智駕晶片市佔率是全中國第一,在智駕 AI 軟體演演算法長期深耕,架構設計有優勢。
余凱說:「智慧駕駛是智慧汽車的『基帶』,已迎來價值拐點,三年內自動駕駛將實現脫手 (Hands Off),5 年內將實現閉眼 (Eyes Off),10 年內將實現隨心開 (Minds Off)。
吉利的淦家閱則認為,智駕體驗或許不同,但必須要做到安全平權。沒有安全托底的汽車智慧化,只能是空中樓閣。他呼籲,安全關係到人的生命,也關係到社會公共利益,安全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取向,更需要企業安全體系能力的形成。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則幽默表示在王傳福後演講壓力大,坐在雷軍旁感受其粉絲群壓力。
尹同躍認為,汽車行業的變革是場馬拉松,不是短跑。我們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技術創新,與全球合作夥伴協同發展,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更高水準。
尹同躍還表示,未來奇瑞 「兩條腿」 走路,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推進新能源化和智慧化,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競爭力,還希望實現 「智駕平權」 。
值得關注的是,除雷軍本人發言外,這次論壇上很多嘉賓都提到了他。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稱,流量對汽車公司而言越來越重要,小米汽車在業內熱度領先,「我們上一次熱搜就像過年一樣,但雷軍基本天天過年,有時候一天過幾次年」。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