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續揚!中國與全球資金持續流入港股 專家:技術性牛市才剛開始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2-17 11:30

香港股市今 (17) 日早盤延續上周五 (14 日) 漲勢,專家認為,港股的技術性牛市行情還未走完,才剛全面開啟,主要受惠於中國資金持續湧入,外資也不斷加入看多買多陣營。若從上月中旬低點算起,恒生指數 (HSI) 今年迄今已上漲超過 15%。
根據《格隆匯》數據,截至上周三 (12 日),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今年迄今飆漲逾 18%,位居全球資產表現榜首,港股恒指也漲高 9%,跑贏中國 A 股主要指數。
從上月中的低點至今,恒生科技指數甚至漲逾 25%,成分股中,金蝶國際、中芯國際、比亞迪電子、阿里巴巴、小鵬汽車、阿里健康等個股漲幅均超過 30%。
截至目前,高盛,大摩,德銀、貝萊德、美銀、瑞銀及一大幫華爾街分析師均已高調喊多中國股票,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散戶的行動上,更成為一種普遍的共識。
根據高盛一篇研究報告,中國在岸和離岸股票合計成為今年以來「名義凈買入量最大的市場」,全球避險基金一直在大幅買進中國股票,其中在最近一周更出現避險基金 4 個多月來購買中國資產的最強浪潮。
不僅外資瘋狂抄底港股,中國資金更早已持續大規模流入港股。去年南向資金凈買入規模 8078.69 億港元,刷新互聯互通機制啟動以來的年度紀錄,較 2023 年同比增長 154%。
南下資金上月出現 1185 億元的強勁資金流入,創造 2021 年 2 月以來月度流入規模之最,同時也超越去年 11 月水準,一躍成為港股通開通以來第三大的月度流入規模。 南下資金迄今已累計凈流入高達 1372.31 億元。
根據統計,這些海內外資金最主要的凈買入方向主要在互聯網、計算機、消費電子、醫療等核心方向。具體來看,資金主要流入方向基本都有著類似重點物件,在港股上市的特色優質資產 (外資在買入美股中概股外,同時也在買入港股)。這些資產主要是包括互聯網、晶片半導體、汽車、消費電子及醫療領域的核心資產。以阿里巴巴、小米、中芯國際、聯想、速騰聚創、比亞迪、小鵬、理想汽車等科技巨頭為代表。
此外,資金還盯上港股市場一些處於被長期低估,如今迎來景氣扭轉和價值重估的雙重大機遇族群,如醫療行業,葯明生物、百濟神州等巨頭年內均漲逾 20%。
總體來看,當前港股作為外資佈局中國股票市場的橋頭堡,加上很多在互聯網、AI、汽車、醫療等領域的核心資產僅在港股上市,因此更加備受中國資金和外資的共同追捧,更好享受到了中國資產估值抬升的巨大紅利。
在如此確定的宏觀敘事下,港股難怪被外資持續看好,今年將是港股投資的大年,其中還有很多投資機會有待挖掘。
恒生科技指數經歷前幾年的大幅調整,去年 9 月逐步從底部走出,儘管經歷一輪上漲,但在估值上仍有優勢。從本益比看,恒生科技指數目前約為 23 倍,位於近十年 23.21% 分位,低於中位數 35.19 倍。
當前,隨著越來越多外資都在重新評估中國科技和 AI 領域的可投資性,並且大多數都在明顯看多的陣營。
摩根士丹利近日出具研究報告中寫道:「全球投資人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 AI 領域的可投資性。鑒於全球投資者的部位較少,短期內這一勢頭料將持續下去,其中港股將是最值得關注的方向。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