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AI PC與伺服器需求提升推動台灣科技股成長:華碩、微星、鴻海、廣達

鉅亨研報 2025-02-16 09: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AI PC與伺服器需求提升推動台灣科技股成長:華碩、微星、鴻海、廣達(圖:shutterstock)

AI 技術的滲透正在快速改變 PC 與伺服器市場格局,隨著 2024 年 AI PC 與邊緣運算應用的擴展,2025 年 PC 出貨量將增長 6%,而伺服器市場在 AI 運算需求的帶動下,全年出貨量預計增長 10%。其中,華碩(2357-TW)、微星(2377-TW)等品牌廠商受惠於電競與 AI PC 需求成長,而鴻海(2317-TW)、廣達(2382-TW)則憑藉其在 AI 伺服器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將持續受惠於資料中心資本支出的提升。

〈AI PC 市場崛起,驅動 PC 供應鏈回暖〉


全球 PC 市場在經歷數年的低迷後,隨著 Windows AI PC 與高效能晶片的普及,預計 2025 年出貨量將增長 6%,AI PC 滲透率將提升至 30-40%,微軟 Copilot + 功能的推動,使 AI PC 市場迎來顯著成長,品牌廠商如華碩(2357-TW)、微星(2377-TW)及 Dell 均將受惠,另外 1Q25 起 RTX-50 系列 GPU 上市,電競 PC 市場需求同步提升,帶動 PC 均價回升,另一方面 Windows 10 技術支援終止,將進一步刺激換機潮,對筆電 ODM 廠如廣達(2382-TW)與緯創(3231-TW)構成利多。

〈智慧型手機市場穩健成長,AI 功能成關鍵競爭力〉

2024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增 3.9% 超乎市場預期,2025 年將進一步成長 4.6%,AI 技術導入智慧型手機後,品牌競爭格局逐步轉變,蘋果(Apple)將於 2025 年推出搭載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 SE4,而聯發科(2454-TW)與高通(Qualcomm)也將受惠於 AI 手機 SoC 需求增長。隨著 AI 生成技術的應用,手機影像與運算能力提升,帶動鏡頭業者如大立光(3008-TW)迎來市場機會,折疊手機市場亦持續增長,2025 年預計年增 10%,其中華為、小米與三星將維持領先地位。

〈AI 伺服器需求增溫,CSP 資本支出持續成長〉

AI 運算需求提升推動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擴大資本支出,2025 年美系四大 CSP(Amazon、Google、Microsoft、Meta)資本支出預計年增 35%,延續 2024 年 60% 的高速成長趨勢,伺服器市場同步受惠,全年出貨量預估增長 10%,AI 伺服器(包含 GPU 與 ASIC AI 伺服器)的部分在 2025 年將佔整體伺服器出貨量約 12%,但產值佔比超過 70%,在台灣供應鏈中,鴻海(2317-TW)與廣達(2382-TW)為 GB200 AI 伺服器的主要組裝廠,緯穎(6669-TW)則專注於 ASIC 伺服器市場,此外,散熱與電源模組供應商如奇鋐(3017-TW)、台達電(2308-TW)與川湖(2059-TW)也將受惠於 AI 伺服器的強勁需求。

免費下載陳智霖分析師 APP = 獲得更多資訊

建議忠實粉絲觀眾先填表,申請體驗陳智霖分析師 APP 每週的精選操作名單、選股到價盤中通知的服務,週日晚上也會提供信用籌碼有疑慮的名單,沒有下載 APP 就是你的損失喔,陳智霖分析師 App 下載連結:

https://hantec.liveinapp.com/jhih-lin-app-link

〈硬體需求展望〉

PC 與伺服器市場的回溫,帶動相關供應鏈企業迎來成長契機,AI PC 與 AI 伺服器的高滲透率趨勢,使華碩(2357-TW)、微星(2377-TW)、鴻海(2317-TW)、廣達(2382-TW)等企業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然而,市場仍需關注 AI PC 滲透率成長低於預期、伺服器需求可能放緩等風險因素。隨著 AI 技術持續升級,相關硬體產業將迎來新一波成長機遇,而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鞏固。

關於最新的行情看法、老師帶領會員最新的進出策略及預告,請忠實粉絲務必要收看最新的直播節目,也請動動手指頭不吝嗇給智霖老師一個讚喔!

最新影音 (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 Youtube 收視品質會更佳 - TW)

點擊連結填寫表單免費體驗〈陳智霖分析師 APP 4 項福利〉

https://forms.gle/Qz9Ski1kkLg1ECM4A

錢進熱線 02-2653-8299, 立即邁向系統依據的股票操作。

文章來源:陳智霖分析師 / 亨達投顧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