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AI手機擂台戰 蘋果的逆襲 鴻海股價大突圍

理財周刊 2024-06-21 07:12

文.蔡武穆

2023 年至今年第一季,全球手機市場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去年蘋果 iPhone 手機出貨量 2 億 3460 萬支,全球市佔 20%,擠下三星出貨量 2 億 2660 萬支,市占 19%,終結三星長達 12 年的霸主,不過,蘋果的冠軍寶座位子還沒坐熱,今年第一季馬上就被 Samsung 奪回,讓執行長庫克面臨巨大壓力。

庫克訪中拉下面子 降價促銷 iPhone 奏效

攤開 2023 年全球前十大手機排名,前七名皆由蘋果 iPhone 包辦,前三名依序是 iPhone 14、iPhone 14 Pro Max、iPhone 14 Pro,去年 9 月上市的 iPhone 15 系列分別佔據 5~7 名。今年第一季,前四名仍由 iPhone14、iPhone 15 佔據,而 Samsung 的 S24 Ultra 及 S24 拿下第 5 名及第 7 名,較平價的 A15、A34 也擠進前十名行列。

根據 IDC 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 Samsung 手機全球出貨量約 6000 萬台,市占 20%,iPhone 銷售量 5000 萬台,市占 17.3%,Samsung 的最大市場在美國和歐洲,雖然美國市場以 iPhone 一枝獨秀,但是有 AI 功能的 S24 系列在歐洲大受好評,拉升 Galaxy 系列在歐洲市佔至 34%,持續保持領先的地位,而 iPhone 在美國市場因換機疲乏,市占維持在 52%,就拉開了差距。

蘋果的危機還不止於此,2023 年華為強勢回歸,在民族意識、衛星通話及 AI 功能的驅使下,Mate 60 銷量大好,第四季年增 47%,今年第一季擠進第四名,市占 17%,iPhone 今年第一季銷量比去年減少 25%,市佔也從去年同期的 19.7% 下滑到 15.7%,失去龍頭寶座,跌到第三名。

為了挽救頹喪銷售量,庫克不惜拉下面子,3 月訪問中國上海旗艦店,並且祭出降價刺激銷售量,以 iPhone 15 pro Max 來說,原價 9999 元 (人民幣),3 月降為 8849 元,618 購物節再降為 7500 元,降幅 24%,換算台幣等於省了 11000 元,iPhone 手機在中國市場 3 月年增 13%,4 月年增 52%,降價策略奏效,而蘋果股價也在 4 月中旬觸底反彈。

三星推出史上最聰明 AI 手機  蘋果新機讓 SIRI 與 OpenAI 接軌

蘋果為何要降價?因為在高階手機市場上遇到了勁敵。去年下半年,AI 從雲端擴展到邊緣運算,市場拋出 AI PC、AI 手機的話題,隨著高通 8Gen3 及聯發科天璣 9300 的 AI 晶片問世,華為、小米、VIVO、OPPO、榮耀等先後推出 AI 手機,而同時期的蘋果,沉醉在 iPhone 15 潛望式鏡頭及 VISION PRO 頭戴裝置的發表,對於 AI 手機,庫克只說「謹慎考慮」而遲遲未能跟進,二個月後才在市場的壓力下,宣布跨入 AI 領域,讓三星在今年 1 月拔得頭籌,推出號稱史上最聰明的 AI 手機。

蘋果股價從去年 12 月自高點不斷下挫,說明公司苦苦追著市場跑,直到今年 6 月 WWDC 發表會上重磅宣布自家 AI 手機,6/11 股價應聲大漲 7.2%,十足的長紅 K 驚艷整個市場,果粉才又燃起了希望,市值達到 3.28 兆美元,再度超越輝達和微軟,保住全球第一的地位,帶動相關供應鏈全部動起來。

WWDC 大會上,蘋果發表的生成式模型「Apple Intelligence」重新定義自家 AI,內容除了文章撰寫、改寫、圖像生成、智能修圖之外,還跟 OpenAI 的 GPT-4o 接軌,讓 SIRI 能對答如流、更具人性化。

然而,市場反應極為兩極化,一派認為,跟市場既有的 AI 功能比起來,蘋果沒有太多革命性,另一派則認為,蘋果的優勢在於強大的生態系統,著重跨產品的優化及整合,掌握 AI 的話語權,包含軟硬的整合,訴求強大 (功能符合需求、解決問題)、直覺 (操作簡單容易上手)、整合 (能跨平台、跨裝置使用)、個人化 (AI 應用針對需求客製化)、隱私 (確保資料安全) 等,提升消費者粘著度。

蘋果這一次發表 AI 手機會不會「逆襲」成功,還有待市場驗證,不過,蘋果在手機市場上有老大哥的地位,擁有十億的粉絲群,過去在新品發表時都引起市場的潮流和跟進,可想而知,AI 手機在蘋果的加入下,將會加速手機汰換速度。

雙 A 股台積電和鴻海創高 率蘋概族群接棒轉強

由於 iPhone 16 將在 9 月出貨,相關供應鏈 6 月份開始拉貨,股價跟著蠢蠢欲動,包含晶圓、IC 設計、散熱、被動元件、組裝、PCB、載板、石英元件、PA 功率放大器、Type-C 控制晶片等動起來,其中,擁有「雙 A」(AI+Apple) 概念的台積電和鴻海股價還原創下歷史新高,還有低檔轉強的個股,像是光學鏡頭廠大立光、玉晶光,搶搭潛望式鏡頭衝刺營收,股價呈現多頭排列,功率放大器的穩懋、全新受惠 Wifi 6、Wifi 7 出貨,營收出現轉機,股價才剛要發動。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理財周刊》124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