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減資狂潮 股民慘遭割韭菜 立委籲金管會嚴審拉高門檻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2-04-01 15:34
國巨 (2327-TW)、長榮(2603-TW)、友達(2409-TW) 等大型企業陸續宣布減資,光是今 (2022) 年第一季已有 17 家上市櫃公司提出現金減資計畫,尤其國巨更是 10 年以來第 4 次減資,有立委質疑小股民慘遭「割韭菜」,呼籲主管機關從嚴審核,並提高減資門檻,才能保障多數投資人權益。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今年光是第一季就已有 17 家上市櫃公司提出現金減資計畫。立委郭國文、沈發惠今 (1) 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近期資本市場出現「減資」歪風,進入大減資時代,雖然說並非所有減資的企業背後都有套利意圖,但為了避免企業惡質操作,呼籲金管會應善用行政裁罰權,加強行政指導作為,讓減資回歸「中性」的本質。
今天適逢愚人節,郭國文表示,避免小股民變成愚人,提出以下三點訴求,希望政府可以檢討並精進:一、減資應是中立手段,目前減資案都需要經過證期局審核通過,可以透過行政裁量導正企業,讓減資回歸中立策略。二、目前僅有減資前後 1 年不能發行新股的提醒,應提高時間限制至 3 年,避免同一屆的董事會作出減資又增資的矛盾決策。三、減資案關乎所有股東,於股東會通過門檻應改為 2/3 出席,1/2 同意,比照修改章程的標準。
郭國文強調,國巨欺負小股東的行為惡名昭彰,現行規範又難以限制其他企業有樣學樣,甚至像長榮一次減資 6 成,明明一股賺 45.5 元,卻只配 18 塊錢;如果未來又透過私募或其他稀釋小股東股權的作為,郭國文擔憂恐造就出更多「股市冤魂」。
沈發惠表示,針對減資案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必須加以把關,不應讓中立的公司治理行為被惡意運用,造成市場波動並衝擊投資信心,甚至造成恐慌,讓金融投資秩序與市場活絡都受到影響,不利於維持資本市場的穩定。
對此,證期局官員表示,依照《公司法》規定,現金減資必須經過股東會通過,站在主管機關立場,要請公司說明減資的理由、對股東權益的影響;即使公司股東會通過,也必須向主管機關申報,「加強審查一直是我們 (證期局) 的重點」。
針對立委要求公司不能 3 年內「減資又增資」,證期局官員表示,目前雖有規範,減資前後 1 年內不應發行新股,但沒有辦法限制公司在 3 年內不能減資又增資,因為這是中立的公司治理行為,不能因為有些公司有爭議性,就限制所有公司不能這樣做,但可以思考朝加強審查的方向改進。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弱勢下殺股
#營收創高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