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工研院攜手Arm 共構新創IC設計平台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工研院攜手Arm 共構新創IC設計平台。(鉅亨網記者魏志豪攝)

經濟部工業局為提升台灣新創 IC 設計產業成長,引導工研院與 IP 大廠 Arm,共同建構新創 IC 設計平台,協助新創公司結合關鍵 IP,加速推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品,持續為台灣 IC 設計產業提升全球市占率。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今 (7) 日表示,工業局透過工研院執行「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計畫」與「智慧電子晶片發展計畫」,推動國內外新創業者設計優化、晶片整合解決方案、高階製程在國內落地生產,同時培育 IC 設計新創企業,幫助台灣 IC 新創事業解決包括技術、專利、法務、資金等痛點。


工業局力促工研院與 Arm 合作,運用工研院技術及人才等資源與能量,結合半導體晶片核心矽智財大廠 Arm 的 IP 優勢,共同為新創事業打造 IC 設計平台;也期盼藉由工研院與 Arm 合作,協助眾多 IC 設計新創落地台灣。

Arm 台灣總裁曾志光表示,協助新創團隊加速落實創新是 Arm 推展技術創新的策略之一,自推出 Arm Flexible Access 新創版以來,迄今全球已有超過 40 個涵蓋物聯網、自駕車、終端裝置 AI 與穿戴式醫療裝置的客戶。

曾志光指出,籌資低於 500 萬美元的新創公司加入此方案後,除可減省 IP 逐一進行授權的繁瑣流程,在研發階段享有更多的實驗、評估與創新自由度,也可享有設計人員、軟體開發人員、支援、訓練與工具組成的 Arm 生態系統資源。

Arm 預計,客戶待晶片設計下線後,再就生產時使用的 IP 支付授權費,使新創公司具有更多金流運用的彈性,平均可加速產品上市時程半年至一年。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所所長吳志毅指出,IC 設計新創公司在創業初期,往往因資金或資源不足,無法取得足夠的 IP 授權,導致創新的設計與構想無法進入產業化階段,藉由此次雙方的合作,將可達到三項目標。

首先,協助國際 IC 設計新創落地台灣,藉由 Arm 全球的網路與資源,協助國外新創團隊在台投資、加速新創生態圈發展,再者,加速設計、更快導入、更早上市,最後則是透過接軌 Arm 全球生態系,串接台灣 IC 系統封裝、硬體 OEM/ODM、軟體合作夥伴至最終應用端的生態系,推動台灣成為亞太半導體生態系中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