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昌專欄】無限QE下未必是不歇息的長多!
首席經濟學家 邱志昌 博士 2020-07-14 07:00
壹、前言
在 2020 年 3 月中旬,Fed 為解決 COVID-19 疫情,為股市與實體經濟所帶來的預期長期傷害;在 3 月 3 日降息兩碼。次日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史無前例跌破 1% 水準、跌到 0.936%;資本市場資金大舉跑到公債市場避險。當時 FOMC 的聯邦資金利率,已經降為 1% 到 1.25% 之間。在此之後股市還是經歷幾次暴跌,幾次熔斷機制的停止交易;於是史無前例地將 FOMC、聯邦資金利率從 3 月初的下降兩碼,在 2020 年 3 月 15 日下午,繼續大幅下降四碼;將 FOMC 的資金利率降到 0.25% 到 0.5% 水準,幾乎是零利率水準。為防範 COVID-19 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Fed 還宣告 7,000 億美元 QE 政策。但是 3 月 16 日道瓊股價數,卻再度慘跌 1,000 多點、再次觸動熔斷機制,NASDAQ 期貨指數也大跌 4%;金融市場極度悲觀的氣氛仍然存在。最後在 3 月 23 日、Fed 終於使出前所未有的所謂無限量 QE 政策,以 Fed 資金買進公債與 MBS 不動產抵押債券。Fed 不僅買進銀行體系的政府公債、及資本市場不動產抵押債券 MB,還買進民間企業的垃圾公司債,以避免企業大量倒閉、裁員與放無薪假等。
貳、不是每次系統風險多是史無前例嗎?
當然無限量 QE,供給大於需求的貨幣市場,也使得美元指數、美元兌換全球各國匯率呈現下降。Fed 的天字號地降息,隱約含有川普急行軍影子。川普對於強勢美元一直很不滿意,他認為在美國全面與全球各國貿易攤牌,對不平等貿易往來關稅與非關稅談判之際,高掛的美元指數無疑是在拉扯後腿;無異摧毀前線辛苦談判者的成效。適巧在 2020 年 1 月 15 日,美國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國獲得數千億美元農產品的採購利益承諾之後;突然冒出一個史無前例的全球系統性利空,COVID-19 病毒大流行。首先傷害到的是中國大陸的人命,而又藉由國際交流媒介,疫情擴散到歐洲、重創義大利人民生命安全;最後橫掃美國全國等。不是每次重創經濟與股市的黑天鵝利空,多是似曾相識?但卻多是史無前例?
就是因為這樣才能迫使看多的投資者,丟出手上的持股、賣壓傾巢而出、股市墜崖;且預期實體經濟景氣將會強烈反轉。雖然投資者擁有 2003 年 SARS 呼吸道肺炎相似恐慌經驗,但這次 COVID-19 的疫情來勢洶洶;澎湃的利空連史上最長期及明智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先生多嚇到不知所措。這位要事先以數百萬美元,才能與他預約共餐的投資長青樹;談到這次他因為疫情蔓延,心理恐慌到賣清航空類股時,對於 COVID-19 至今還是心有餘悸。但這隻當今人類文明未曾見過的黑天鵝,曾幾何時不到幾個月時間,全球股市竟然無動於衷、完全將空方趨勢翻轉;雖然實體經濟 GDP 趨勢還是被經濟學家,視為最多只是 U 型復甦之際,股市卻是越漲越兇悍;美股 NASDAQ 股價指數由於 APPLE 與亞馬遜電商與 NVIDIA 等股價的大幅上揚,帶動股價指數氣勢如虹、突破萬點續創新高。而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在台灣央行降息,以及 Fed 美元無限量 QE 的外溢效果加持之下,IC 類股、尤其是 IC 設計股價頻創新高,一些小型類股股價、更是攻到 1,000 元 / 股價位以上,還是未善罷甘休;瘋狂的股市、宛如股市與疫情共舞嘉年華會。
就以全球最勇猛的新興股市,台灣股價指數這幾個月的回顧;在 COVID-19 疫情燃燒之際 2020 年 3 月,向來多是保守有餘的經濟研究單位;大多認為台灣 2020 年的 GDP 成長率,最可能落在 2.5% 與 - 2.2% 區間中。但不到一個多月時間,這項預期就被顛覆;以最為客觀的台灣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6 月中所估算 2020 年的台灣 GDP 成長率約為 1.45%、而失業率約從之前 3.75% 升高到 3.8%;這樣的穩健的經濟體,驅使新台幣兌換美元呈現強勢。就在新台幣匯率即將突破 30 元兌換 1 美元之前,外資乘著 Fed 無限量 QE 艦艇長驅直入台灣股市。這波新台幣的匯價升值,在 7 月初期不斷向 29.5 兌換 1 美元叩關。在疫情最為恐慌之際,首先帶動台灣股價指數,從大悲轉為喜悅的是權值類股,尤其是半導體股王台積電領先反彈;第二波則是低價的產業類股,例如塑膠、紡織、營建、金融類股的股票當家作主。而當第三波新台幣已升值到近 30 兌換 1 美元之際,IC 類股股票突然殺出重圍,成為漲幅驚聳嚇人的股票。其實外資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美國工管局在 5 月 15 日宣告,將含有 10% 技術存量的台灣公司,未來也將列入禁售給中國通訊廠範圍;美國政府最後將禁令緩衝 120 天。
叁、無限量 QE 下,股價再比對 GDP 成長被認為泡沫!
也就是說工管局宣告當日 2020 年 5 月 15 日之後的 4 個月,就是最遲在 9 月 15 日台灣廠商要出貨給華為,可能是緣木求魚了。因此外資就需要運用這個空窗期,預期買進與通訊有關、即是中國製造商需要的通訊類 IC 設計類股。而外資要在新台幣升值到頂點之際,開始調節持股,速戰速決以求股匯雙贏。因此由效率市場理論運用觀點,5 月到 9 月是外資進出台股最佳操作時機;也在這個時機 5 月中旬,聯發科由 365 元 / 股繼續向上揚升,接著匯率升值逼近 29.5 兌換 1 美元,股價指數強力反彈、碎步盤堅、IC 與通訊晶片股大漲。
外資抓準美國對華為禁令的時間,展開空窗期的緊急補貨判斷;外資認為華為為了發展 5G,一定會在禁令頒布之前,對台灣廠商和供應鏈展開補貨或預先存糧動作;因此從 IC 設計類股開始,到半導體製造業進行丟急單措施。換言之,中國廠商在 9 月 15 日之前,勢必會緊急展開對 5G 的零組件備料行動,而這個行動一定由產品的設計開始,到最後進行晶片製造;因此大陸廠商對台灣,IC 設計類股與 IC 製造會有緊急訂單出現。於是資金積極投入 IC 類股之中。這其中又以與中國華為密切合作,並且擁有合資公司海思的聯發科,成為華為與中國廠商急單首選。於是判斷台灣廠商第二季營收與盈餘,會有急單效應的股價上揚空間。外資對於短期的營收與盈餘推論,引發 IC 類股股價全面追風。這一段落實際供貨預期的終結將在 9 月 15 日之前,美國針對華為禁令的宣告與執行,屆時會再度確認之前。
這樣的推測在 2020 年 7 月 10 日周五,獲得上市公司公開信息的驗證。就在這前一天,2020 年 7 月 9 日股王大立光法說會,該公司執行長林恩平宣告 2020 年第二季的盈餘,因受到新台幣匯價升值影響,因此盈餘減損 9.1 億元、而未分配盈餘也被課徵 6.6 億元稅費。由此估算,大立光 2020 年上半年每股盈餘為 37.19 元 / 股,遠遜於 2020 年第一季的 50.1 元 / 股;而且比前一年同期獲利 48.4 元 / 股多還差。比較令法人機構意外的還是,大立光客戶蘋果電腦等,未來下一季的下單數量也多是持平、也有取消訂單趨勢;且 9 月份的訂單還無法完全確定。
這使得投資者對大立光股價譁然,在 2020 年 7 月 10 日法說會次日 7 月 10 日,該公司股價就以大跌 8.1% 開盤。雖然上半年每股盈餘還有 87.2 元 / 股,與 2019 年同期相差不遠,但與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整體,股價大漲士氣相比已經相差很多。大立光是台灣蘋果概念股領頭,它的法說保守觀點使得蘋果概念,與台灣的 IC 設計類股發生寒蟬效應,股價跟隨滑落。投資者眼見蘋果在 NASDAQ 的股價,在 Fed 無限量 QE 之下,不斷創新高;當然也使大立光股價同步上揚。試想大立光的營收與盈餘已不如預期,而且又見不到 9 月份訂單?那遑論其它毛利率比大立光還低的公司?2020 年 7 月 9 日的最高價,會不會成為今年 IC 設計、生技、與光學類股的高價套牢區?
肆、結論:台股上看數萬點??其實現在可能是短多中空交替之際!
而週四 2020 年 7 月 9 日,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收盤指數 12,192.69 點,是否會成為反彈的最高點?2020 年 7 月 7 日的 2,751 億元,已經勢必成為反彈最大成交量;而 7 月 10 日的 2,589 億元,將成為一個進入盤整或回檔下跌之前的次高量。而如果就以總體經濟 GDP 規模低速滑行,與過去在此看空期間中的昂揚股價,其實就是有點虛胖、或是誠如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先生,近期在該所經濟預測說明會上所說,無限量 QE 造成金融泡沫。如果台股加權指數再無主流類股再推動,7 月 10 日所出現的大立光股價率與 IC、與蘋果概念股大跌現象,將宣告全球股市將從此整理、或回檔至少 2 個月的時間。多頭可能要到 2020 年 9 月 15 日之後,才有利空出盡機會。但是如果 COVID-19 疫情第四季又起,或美國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擊敗川普,美中兩國政治、科技、貿易對峙情形無緩和且加劇;則 2020 年的股市將在此步入中期空頭市場,可能要延續整理到 2021 年才有機會翻多,才能從跌落的谷底上彈、回升、挑戰高點。這應該就是 Fed 在 3 月初旬認為,這樣的時間其實是最樂觀的經濟預估復甦期間了;否則空頭可能再延續至 2021 年底!
(提醒:本文為財金專業研究分享,非投資建議書;不為任何引用本文,為商品行銷或投資損益背書。)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