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析華為力抗制裁與封鎖的一年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20-04-25 11:30
自 2018 年 3 月底,美國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大規模加徵關稅起,美國便開始不斷推出針對限制中國科技業發展策略,除 2018 年 4 月制裁中興通訊外,最大規模的制裁對象就是華為。
2019 年 5 月中,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進入國家科技緊急狀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內。不過,華為深耕全球科技產業的程度遠超出想像,從美國連續五次主動延長對華為禁令來看,反應出美國供應鏈對華為的依賴也頗深。
但禁令仍為華為營運帶來不可抗的衝擊。以通訊設備產業來看,華為是全球的龍頭廠商,也是 5G 通訊競爭中的領導廠商。2018 年華為占全球無線接入設備比重達 31%,大幅領先愛立信、諾基亞和中興通訊等競商。
不過,美國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華為的發展,使得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廠商受惠,如愛立信 2019 年營收成長 8%,而華為同業務只成長 3.8%,此外,諾基亞 2019 年網路業務也優於華為,年增率達 5%。只是整體而言,兩家競商的營收規模與華為差距仍大,短期難以撼動華為的地位。
另外,華為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製造商,在「封鎖華為」的影響下,手機在歐洲市場市占率也受到影響。因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包括禁用 Google 的 GMS、及禁售美系晶片等,使得華為在全球市場面臨嚴峻挑戰,從 2019 第二季開始華為手機海外出貨量和海外營收均有所下滑。
不過,在面對美國制裁和全球需求不振的影響下,華為營運仍在逆境中大幅成長。2019 年營收成長 19%,純益增長 5.6%,而營收成長主要來源就是手機相關的消費者業務,其大增 34%。即便華為在海外收入衰退,但美國步步進逼所激發出中國人的愛國心,是使華為業績不墜的主因。
華為求生
從中長期看,美國壓制華為的趨勢不會改變,面對接連而來的制裁壓力,華為開始從短中長期分別作出保障供應鏈穩定的策略。
- 短期:提早備貨關鍵零組件,庫存周轉從半年拉長至兩年。已向村田製作所、東芝、Kyocera 和 ROHM 等日本晶片與零組件供應商提出增加智慧手機零件供應的要求。
- 中期:要求台積電、日月光等供應商在中國擴大產線佈局。同時,海思已考量將晶片製造的大部分產能移往中國的可能性,並增加對中芯的下單量。
- 長期:擴大研發提升晶片自製率,極力發展鴻蒙生態系統,加強國產替代,在中國境內培養出優質的供應商。目前已放寬供應商認證資格的條件。
現今華為手機最大問題在於無法使用 Google GMS 系統,華為自家 HMS 只是在發展的初期階段,而這方面與消費者使用習慣息息相關。無法取得 Google 的授權並不只是無法使用 Google App 系列產品,更最重要的是也無法使用 Google 的 APIs 軟體,而 Uber、Line、FB 及 Airbnb 等熱門 App 均需要 Google APIs,這些 APP 已深入一般人日常生活中。
在深知軟體應用的重要性後,華為將自家的鴻蒙系統列為重要發展戰略。未來該系統可以應用在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慧穿戴等設備,並利用作業系統的一致性,將硬體設備全數串連。
另一方面則是擴大研發投入力道,提升晶片自給率。而海思就肩負著重責大任,其產品已涵蓋手機晶片、行動通訊晶片、網路傳輸設備晶片、家庭數位設備晶片、AI 晶片、伺服器晶片、基地台晶片等。此外,海思正進行 PA、濾波器等射頻晶片的研發,補齊產品線。
從過去華為手機零組件的情況來看,自給率正不斷提升,部分零組件,如天線開關、Wifi 晶片等,海思已能補上,也有部分零組件,如 OLED、DRAM、NAND 等,減少對單一廠商的依賴。
不過,仍是有一些關鍵零組件來自於美國供應商,如 PA 供應商是 Skyworks 和 Qorvo;濾波器則是 TDK、村田、Skyworks、Qorvo 分食;CPU 為 Intel 與 AMD;PC、NB 的作業系統-微軟,還有 Red Hat 的開源軟體、II-VI 的光電零組件、Keysight 的 5G 相關測試等。
最後,華為仍有一大隱憂,就是美國政府可能擴大對華為的出口禁令,一旦推出這恐直接切斷華為高階晶片生產,甚至連中低階晶片也無法幸免。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