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大型主權基金今年來已慘虧670億美元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4-18 14:30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導致股市劇烈震盪,全球主要主權財富基金持股股價慘跌,今年來累計已虧損 670 億美元;而在多國實施封鎖政策之下,目前少數交出不錯回報的投資是倉儲和物流。
《路透》報導,西班牙 IE 大學變革治理中心 (Center for the Governance of Change) 主任 Javier Capape 表示,其中約 400 億美元損失來自中國主權基金「中投公司」(CIC)手中多家中國金融機構持股,包括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ICBC)、中國銀行以及中國農業銀行。
Capape 的資料來自 15 個主權基金初始金額超過 10 億美元的投資,得出這個帳面虧損金額。
他說:「某些是在金融海嘯期間買進的投資,其中一些對巴克萊 (Barclays)、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等歐洲銀行業的投資,績效表現不佳。」
卡達投資局 (QIA) 在 2008 年敲進瑞信,如今持有 5.21% 股權,挪威主權基金也持有瑞信 4.98% 股權。QIA 還持有巴克萊 5.87% 股權。
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 (Temasek) 持有渣打銀行 (Standart Chartered)16% 股權,投資時間則是 2006 年。
瑞信、巴克萊、渣打三家銀行的股價,從年初至今累計下跌 39% 到 49% 不等。
油價下跌可能讓以原油為主的主權基金承受更大損失。國際金融協會 (IIF)3 月預估,到了年底,中東主權基金的資產可能減損 2960 億美元,大部分是因為股市下挫。
不過沙烏地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 (PIF) 還在尋找投資機會,最近買進或提高殼牌 (Shell)、道達爾 (Total)、Equinor、Eni 共四家歐洲石油公司的持股,並取得遊輪業者嘉年華 (Carnival)8.2% 股權。
Capape 表示,在多國實施封鎖政策之下,目前已經獲得回報的投資是倉儲和物流。
他說:「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許多倉儲空間,都歸主權基金所有,凸顯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許多快遞或食物外送新創公司的控股權,都掌握在主權基金手上。」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