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國心理戰略委員會的東南亞心理戰略研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09 09:06

[摘要]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在東南亞的滲透,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指示下,心理戰略委員會特別成立了一個東南亞計劃小組來負責制定編號為psb d-23號的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但是,在psb d-23號檔案籌劃過程中,國務院、中央情報局等部門對如何擴大在東南亞的心理戰略計劃有不同的看法,使得該檔案的制定過程頗多磨難。雖然經過妥協,該計劃最終得到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但其實施效果卻不應過分夸大。

[關鍵詞]美國;心理戰略委員會;東南亞;泰國;心理戰

[作者簡介]趙繼珂,華東師范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博士后。

原文刊載於《東南亞研究》2015年第3期。

20世紀40年代末,隨著冷戰擴展到亞洲地區,美國開始加強對東南亞[1]的重視。為了有效遏制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在積極擴大對東南亞各國經濟和軍事援助的同時,美國還特別嘗試在心理層面擴大它在該地區的影響。這其中,1951年4月4日成立的重點負責“制定和協調開展整體國家心理戰略目標、政策和項目”[2]的心理戰略委員會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有關美國在東南亞實施軍事和經濟援助的情況,已有多位學者對之進行了詳細闡述,但對美國如何在心理層面謀求實施其在東南亞的冷戰戰略,特別是專門研究心理戰略委員會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的成果卻比較少見[3]。有鑒於此,本文依據美國國家檔案館、杜魯門圖書館以及解密文獻參考系統(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新近解密的檔案資料,試圖更好地還原心理戰略委員會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的籌劃和實施過程,並以此向讀者展示美國心理戰的本質和內涵。

一 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的出臺背景及其早期籌劃

重新梳理二戰后美國同東南亞的關係不難發現,戰后初期東南亞並沒有得到類似美國對歐洲、中東等地區的重視,直到冷戰擴展到亞洲之后該情形才開始出現轉變。一方面,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刺激美國重新評估中國共產黨進入東南亞的可能,並將如何對之進行有效的應對提上議事日程;另一方面,朝鮮戰爭促使美國重新扶植日本,東南亞“作為推動日本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料產地和產品市場,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4]。在此背景下,心理戰略委員會認為東南亞理應成為美國籌劃心理戰計劃項目最為關心的特別重要地區,為防止該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應由它負責盡快制定針對東南亞的心理戰略計劃。

為探明其他政府部門對心理戰略委員會擴大在東南亞心理行動所持的立場,1952年2月4日,委員會副主任特雷西·巴尼斯(tracy barnes)和負責特別項目的助理主任喬治·摩根(george a. morgan)就該話題同國家安全委員會幕僚成員查爾斯·波倫(charles e. bohlen)進行商談。從會談結果來看,波倫對心理戰略委員會擴大對東南亞的心理活動持非常鼓勵的態度,認為“它應該對東南亞的行動做出建設性的貢獻”。此外,波倫還對心理戰略委員會如何更好地開展工作提出了積極建議:認為它可以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有關東南亞的檔案正式批準之前,先行開展與該地區相關的活動[5]。應該說,波倫的上述立場和建議為心理戰略委員會嘗試籌劃東南亞的心理戰略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上述會談結束僅僅十天之后,1952年2月13日,國家安全委員會第124號檔案正式頒布。檔案認為,“無論共產黨通過何種方式控制東南亞,都將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有鑒於此,檔案將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設定為“提升東南亞國家抵抗來自內部和外部共產主義的意愿和能力,並使之有利於增加自由世界的力量”[6]。顯而易見,至此美國已經完全轉變了二戰初期對東南亞的態度,轉而認為它已經成為“冷戰的中心問題”[7]。1952年3月6日,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高級幕僚會議討論東南亞問題,參會的摩根明確提出東南亞問題同心理戰略委員會的主要使命密切相關,為此,他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請允許心理戰略委員會可以適度參與此方面的工作。對摩根所作提議,會議予以許可[8]。

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授權下,心理戰略委員會快速啟動了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的籌劃工作。1952年3月19日,心理戰略委員會召開幕僚會議,委員會執行秘書查爾斯·約翰遜(charles e. johnson)要求各位職員對東南亞問題予以考察,同時準備一些材料以便用於心理戰略委員會會議討論東南亞計劃問題[9]。1952年3月27日,心理戰略委員會第11次會議召開,會議的第二項議程就是討論東南亞的心理戰略計劃問題。經過討論,特別是鑒於當地快速惡化以及潛在的動亂形勢,會議決定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專門負責制定一份東南亞的工作計劃,並將該計劃起草工作置於高度優先的地位來加以開展[10]。

1952年4月9日,查爾斯·約翰遜代表心理戰略委員會分別向副國務卿戴維·布魯斯(david k. bruce)、副國防部長威廉·福斯特(603806,股吧)(william c.foster)和中情局局長沃爾特·史密斯(walter b. smith)等多位心理戰略委員會成員遞交備忘錄,要求他們分別指派代表參加東南亞計劃小組。備忘錄特別提及,為了確保該小組以最快速度開展工作,希望上述要求早日得到落實[11]。從各部門的回復情況來看,中情局最為迅速,4月12日便做出了答復,緊隨其后,國務院、國防部等部門也都派出了各自的代表。

新籌建的東南亞計劃小組被編號為“i”小組,新任國務院菲律賓和東南亞事務辦公室主任菲利普·波塞爾(philip w. bonsal)擔任小組主席,海軍上校安特里姆(richard antrim)為小組執行秘書[12]。1952年4月23日,東南亞計劃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成立該小組主要是為了制定一份東南亞國家的心理戰略計劃,以此來開展協調的心理行動,有效幫助實現國家安全委員會第124號檔案設定的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目標[13]。很快,東南亞計劃小組便開始起草用於東南亞的心理戰略計劃,該計劃編號為psb d-23號。

二 psb d-23號檔案的艱難制定

按照計劃小組的構想,起草工作先由來自不同部門的計劃小組成員代表他們各自的機構起草相關計劃檔案,然后由安特里姆對這些檔案進行匯總整理,並最終由他負責將之整合成一份檔案[14]。1952年6月30日,安特里姆基本完成了計劃的匯總整理工作。他認為,總結小組成員就此話題所作口頭和書面建議,整體來看,需要進一步明確該計劃的目標和工作,同時削減現有草稿的篇幅;此外,鑒於國務院和中情局之間還有一些不同看法,仍需要與這兩個機構做進一步的溝通協調。為此,安特里姆向波塞爾建議在7月1日召開的計劃小組會議上用15分鐘討論計劃的格式和整體編輯問題,並建議授權成立一個起草小組,在保留各部門已經同意的主旨和特別段落的基礎上,重新起草一份計劃檔案[15]。

在做好計劃小組內部協調溝通工作的同時,為了確保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制定更加準確,心理戰略委員會還積極同多所美國高校和智庫進行合作,與它們進行磋商並聽取它們的相關建議。例如,1952年8月11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所就東南亞話題舉行相關研討,心理戰略委員會特別安排多名官員參加並積極參與相關討論[16]。應該說,通過這些合作活動的開展,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進一步得到補充和完善。

根據委員會的要求,東南亞計劃小組按時於1953年1月5日commit了由其起草的長達37頁的“心理戰略委員會針對東南亞的心理戰略報告”初稿。報告開篇便點明起草該檔案主要是為美國在東南亞以及與之相關地區開展心理活動提供基本指導;接下來報告對東南亞的現狀以及美國當前在該地區所作努力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以此為基礎,報告分國別討論了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可能開展的不同心理行動,並確定由心理戰略委員會主任負責開展該計劃后續的協調實施工作,同時由其審查和評估其他各部門和機構對該計劃所作的支援行動[17]。

1953年1月15日,心理戰略委員會第17次會議對上述心理戰略計劃進行審閱。不過,會議認為它仍有提升的空間,因此建議應對之做進一步修改[18]。就在東南亞計劃小組根據心理戰略委員會第17次會議所提要求對原有報告進行修改潤色過程中,東南亞局勢的發展演變卻對該計劃提出了新的修改要求。

1953年4月,越盟入侵老撾,東南亞局勢進一步惡化,美國的重要盟國泰國更是面臨直接的軍事威脅,事態發展刺激美國決策層加大對泰國安全域勢的關注。1953年5月13日,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指示心理戰略委員會準備一份計劃報告,用來協調針對泰國的心理行動[19]。從國家安全委員會所作安排來看,它並沒有給心理戰略委員會預留太多的準備時間,初步定於6月25日便可以考察針對泰國的心理戰略計劃。不過,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要重新制定一份準確全面的針對泰國的心理戰略計劃幾無可能。

作為變通,心理戰略委員會決定以其前期所作針對東南亞的心理戰略計劃為基礎,對之進行適當修改,以應對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這一新要求。檔案仍然使用psb d-23號編號,只是題目改為了“美國針對東南亞泰國人的心理戰略計劃”[20]。由於有上述前期準備,5月19日,針對泰國的心理戰略計劃初稿便起草完成。從內容來看,這份初稿同原來編寫的針對東南亞的整體戰略計劃並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增加了幾個段落來突出泰國的重要性而已[21]。但是,如此簡化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得到心理戰略委員會的批準,在5月28日召開的委員會會議上,明確提出該計劃應該重新起草,認為在突出泰國的前提下,還應該特別添加下述兩個行動階段:階段一,討論如何在泰國內部開展工作以增加其力量並使其邊界更加穩固;階段二,在形勢允許的情況下,籌劃如何以泰國為基地開展后續活動[22]。

參考上述修改要求,6月12日,重新起草的psb d-23號檔案制作完成並分發給心理戰略委員會成員[23]。具體來講,這份新的psb d-23號檔案在保留已有就東南亞問題所作分析的基礎上,特別增加了對泰國能力和限制的分析,認為“盡管泰國在心理和軍事項目方面有一定的防衛能力,但如果沒有大規模的美國軍事援助,看上去它難以有效應對共產黨軍隊的進攻”。有鑒於此,檔案同意按照心理戰略委員會的建議分兩個階段來實施美國的心理戰略計劃,並對國務院、中情局等不同政府部門應該擔負的職責進行了劃分[24]。

不過,國務院、中情局等部門對該檔案所作考察結果卻讓心理戰略委員會頗為失望。國務院希望刪除整個階段二的建議,理由是東南亞的每個國家都應該單獨對待,不應過分強調泰國同這些國家之間的連帶關係;而中情局則認為該檔案過於強調泰國少數群體的重要性,希望將其名稱改為“美國對東南亞的心理戰略計劃”。注意到上述建議的不可調和性,心理戰略委員會負責計劃和政策制定的助理主任埃德蒙·泰勒(edmond l. taylor)認為這充分體現了跨部門合作的“最大問題”——這些建議“要么是誠心反對,要么是故意破壞”。有鑒於此,他向心理戰略委員會代主任建議“直接將psb d-23號檔案遞交給國家安全委員會,而不采納這些新的建議”[25]。

盡管根據泰勒的建議,心理戰略委員會未經修改便按時向國家安全委員會遞交了psb d-23號檔案,但這並不代表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從筆者掌握的檔案資料來看,該檔案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審議過程同樣並不順利,僅在8月21日到25日短短五天時間里,它就三易其稿[26]。1953年9月2日,艾森豪威爾通過頒布第10483號總統行政指令,決定成立行動協調委員來取代心理戰略委員會,以便更好地提升多部門共同實施國家安全政策的效能[27]。在這一機構變更的推動下,1953年9月9日,國家安全委員會第161次會議最終決定在有所保留的基礎上原則通過該計劃。稍后,總統批準了上述決定,同時要求由行動協調委員會來負責協調相關機構展開實施工作[28]。

三 東南亞心理戰略計劃的實施和評價

1954年1月27日,psb d-23號檔案的實施進程報告出爐。報告認為,整體而言該檔案設定的所有行動都由相關部門負責展開了具體的實施工作。例如,國務院方面對此所作最大努力就是美國駐泰國大使多諾萬(donovan)同泰國政府達成協定,雙方商定在政策和工作層面進行協調努力,以便“增加其穩定並且使其邊界防衛更加穩固”[29]。此外,令美國方面更為高興的是,1954年3月簽署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明確將泰國納入到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聯盟之中,這使得泰國的邊境安全進一步得到穩固。

而從負責對外宣傳的專屬機構美國新聞署所作評估報告來看,根據psb d-23號檔案的指示,1954財政年度該機構特別增加28萬美元用於在泰國及其鄰近地區開展活動。具體來講,1954年上半年,美國新聞署在泰國啟動了一項全國性行動,以提醒所有的泰國官員和市民警惕共產黨的活動,並且它還在泰國東北部毗鄰印度支那的越盟軍隊活動地區建立了三個資訊中心;1954年下半年,美國新聞署還同泰國政府合作,啟動了一項特別項目,用於揭示國際共產主義帶來的危險。“到1954年底,曼谷和其他省市的所有官員,從政府主管到低級公務員,每人至少收聽了大約9小時的演講,同時還有電影、幻燈膠片、展覽和圖片出版物(對他們施加影響)”[30]。

綜上所述,似乎可以斷言psb d-23號檔案在行動協調委員會的指導下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但是,如果對該問題做進一步深入研究,卻不難發現,由於受多種因素影響,不應過分夸大該檔案的具體實施效果。

首先,盡管該報告最終得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批準,但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它更多是各方妥協的結果。例如,由於國務院以及中央情報局等機構對該計劃仍有異議,這使得它在獲得批準的同時被迫做了一些保留:一方面,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對其要求增加額外撥款來開展該計劃的建議予以保留,認為這“應該在下次國會討論美國新聞署要求增加撥款的會議上重新進行考慮”;另一方面,其階段二的系列活動是否開展則留待以后由行動協調委員會來決定[31]。

從后續發展結果來看,上述兩項保留條款並沒有得到最終落實。最明顯的是,國會非但沒有批準這筆經費,相反還將美國新聞署的經費做了大量削減,“1954財政年度的撥款數額同1953年度相比削減了36%,使其被迫對其所有的活動進行重新調整和裁員”[32]。表面看來,美國新聞署經過調配資源擴大了它在泰國的活動規模,但這同psb d-23號檔案預期的規模仍有重大差距,這也就不奇怪緣何在該機構所作實施進程報告中明確提出,“許多活動仍處於試驗階段,由於立法和預算限制,psb d-23號檔案設定的交流項目開展規模更是受到嚴重限制”[33]。作為結果,1954年1月對東南亞進行考察之后,副總統尼克松明確批評美國新聞署在對抗東南亞共產黨方面並沒有贏得冷戰,認為該機構應進一步增加在東南亞的圖書館項目,同時擴大人員交流活動的開展[34]。

此外,新成立的行動協調委員會並沒有對這份限定於泰國的心理戰略計劃給予更多關注。通過重新評估東南亞的形勢發展,行動協調委員會快速制定了多份新的針對東南亞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行動計劃。不可否認,心理戰略因素在這些重新制定的行動計劃中都有所體現,但它現在卻作為美國采取系列活動的一個方面來加以考慮[35]。既然有這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新的行動計劃來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psb d-23號檔案所列階段二的行動設想基本也就喪失了考察的必要,並最終不了了之。

對上述話題做深入探究,實際引出了如何評價心理戰略委員會這一問題。盡管杜魯門政府設立該機構原本是想以此來更好地推動美國冷戰心理戰略的實施,但從實際運作情況來看,很多時候心理戰略委員會從計劃籌備開始便“陷入了嚴重的跨部門爭議之中”[36],這在psb d-23號檔案籌劃過程中有明確的呈現。正因為此,也就不奇怪緣何泰勒會感慨:“如果委員會成員可以學會如何順利合作來對抗共產主義,這實際就等於贏得了冷戰。”[37]應該說,正是由於該機構難以滿足美國的冷戰需要,才致使其最終被行動協調委員會所取代。

【注釋】

[1]究竟應將哪些國家和地區納入到東南亞范疇之內,不同的美國政府檔案有不同的劃分方式。例如,1952年4月23日心理戰略委員會制定的“東南亞計劃小組權限條款”就將其范圍劃定為菲律賓、印度支那、泰國、緬甸、馬來亞和印度尼西亞;而在1953年4月6日國家安全委員會制定的“美國對遠東的政策”檔案中,則認為東南亞僅僅包括印度支那、泰國、緬甸和印度尼西亞。鑒於本文研究重點所在,本文以心理戰略委員會就東南亞的劃分為標準。參見harry s. truman library,psychological strategy board files(以下簡稱:psb files),box 24,“terms of reference for southeast asia planning panel”,apr. 23,1952;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以下簡稱:ddrs),“united states policies in the far east”,apr. 6,1953,ck3100395005.

[2] ddrs,“role of psb under 4/4/51 presidential directive detailed”,apr. 4,1951,ck3100310384.

[3]相關成果如:於群:《新冷戰史研究:美國的心理宣傳戰和情報戰》,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張楊:《以宗教為冷戰武器——艾森豪威爾政府對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心理戰》,《歷史研究》2010年第4期;史澎海:《美國心理戰略委員會研究(1951—1953)》,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

[4] 劉蓮芬:《論杜魯門時期的美國東南亞政策》,《史學月刊》2007年第12期。

[5] ddrs,“dos meeting with bohlen,barnes,and morgan”,feb.4,1952,ck3100328782.

[6] ddrs,“record of actions by the nsc 113 meeting”,mar.5,1952,ck3100395466;ddrs, “united states objectives and courses of action with respect to southeast asia”,june 19,1952,ck3100399828.

[7] ddrs,“nsc senior staff meetings of march 4 and march 6”,mar. 6,1952,ck3100318379.

[8] 同[6]。

[9] ddrs,“topics discussed at a psb staff meeting”,mar.19,1952,ck3100022475.

[10] ddrs,“minutes of the eleventh meeting of the psb”,mar.27,1952,ck3100107336.

[11] harry s. truman library,psb files,box 24,“request for nomination of panel members southeast asia plan”,apr. 9,1952.

[12] psb files,box 24,“state membership for southeast asia panel”,apr. 17,1952;psb files,box 24,“organization of panel ‘h’ and ‘i’”,may 6,1952.

[13] psb files,box 24,“terms of reference for southeast asia planning panel”,apr.23,1952.

[14] psb files,box 24,“procedure being followed by southesat asia planning panel”,may 14,1952.

[15] psb files,box 24,“suggestions for panel meeting to be held on july 1,1952”,june 30,1952.

[16] psb files,box 13,“conference on southeast asia during the week of august 11”,july 30,1952.

[17] ddrs,“psychological strategy board (psb) report entitled: ‘psychological strategy for southeast asia’”,jan. 5,1953,ck3100568523.

[18] ddrs,“summary of 1/15/53 meeting of psb”,jan.15,1953,ck3100306963.

[19] ddrs,“draft summary of u.s. psychological warfare activities”,july 20,1953,ck3100667814.

[20] ddrs,“state department revisions of psb d-23”,july 24,1953,ck3100678139.

[21] ddrs,“psb office of plans bi-weekly progress report from 5/16-5/31/1953”,june 2, 1953,ck3100608400.

[22] ddrs,“excerpt of minutes from a psb meeting with respect to a portion of agenda item no.1 which deals with a decision to rewrite psb d-23”,may 28,1953,ck3100604643.

[23] ddrs,“draft of u.s. psychological strategy with respect to the thai peoples of southeast asia”,june 12,1953,ck3100276850.

[24] 同[22]。

[25] ddrs,“edmond taylor comments in carrying out of psb d-23”,june 17,1953,ck3100616502.

[26] ddrs,“three draft revisions of psb d-23”,aug. 25,1953,ck3100676296.

[27] u.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以下簡稱:frus),1952—1954,vol.ii,part 2,washington,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4,pp.1854—1855;“executive order 10483”, sep. 2,1953, 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pid=60573,2012-12-11.

[28] ddrs,“discussion at 9/9/53 nsc meeting”,sep.9,1953,ck3100216500.

[29] ddrs,“progress report on psb d-23”,jan. 27,1954,ck3100062499.

[30]u.s. national archives,record group 306,records of the u.s. information agency(以下簡稱:na,rg 306),review of operations reports:8/1953-12/1971,box 2,“usia second review of operations”,jan.-june 1954,p.21;na rg306,review of operations reports:8/1953-12/1971,box 2,“usia third review of operations”,july-dec.1954,p.19.

[31] 同[30]。

[32] na,rg 306,review of operations reports:8/1953-12/1971,box 2,“usia first review of operations”,aug.-dec.1953,p.1.

[33] ddrs,“progress report on psb d-23”,jan. 27,1954,ck3100062499;na,rg 306,“usia second review of operations”,jan.-june 1954,p.21.

[34] na,rg 306,1949-1970 general subject files,“criticism of the program in southeast asia by nixon”,jan.21,1954.

[35]例如,1953年11月10日,國家安全委員會制定的“美國針對印度尼西亞的目標和行動路線”報告出爐;1954年9月,國家安全委員會向緬甸出售武器和戰爭資源的檔案頒布。參見:ddrs,“draft statement of policy on u.s. objectives regarding indonesia to be considered by nsc at 11/19/53 meeting”,nov.10,1953,ck3100454539;ddrs,“southeast asia,proposed policy on sale of arms and war materials to burma”,sep.23,1954,ck3100480103.

[36] frus,1952—1954,vol.ii,part 2,p.1854.

[37] 同[25]。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