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分析〉為什麼主動基金、被動基金都打不贏指數?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19-12-14 18:00

被動型基金近年來愈來愈受歡迎,原因不難理解,與其繳納高昂的基金經理費用,卻不見得有更好的回報,還不如懶人投資法,追指數就好,至少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也是這麼推薦。

如果想更進一步用數據解釋,The BAM Alliance 研究主管 Larry Swedroe 在近期的文章中,做了類似的分析。根據數字的分析,Swedroe 說:「在 15 年期間,在同等加權的基礎上,主動型基金平均每年落後大盤 1.4%,特別是小型成長股平均落後 1.99%,而小型核心股落後 2.43%,小型價值股落後 2.0%。」

Swedroe 據此得到的結論是,主動管理操作是徒勞的,追逐指數還是更容易的做法。

分析師:投資人更應關注長期結果

但真的這麼簡單嗎?我們難道就讓手上的資金跟隨指數「隨波逐流」,而不進行「趨吉避凶」的管理嗎?RIA Advisors 的首席投資組合策略師 Lance Roberts 對此說法提出質疑,他認為,關鍵之一在於投資期間。

Roberts 認為,投資人首先應該是長線投資者,更該關注長期結果,而不是短期偏差。 

Roberts 表示,由於大多數共同基金直到 1990 年代末期及 2000 年代初才創建,找尋真正長期的基金有難度,但他以 4 檔較「高齡」的基金,與 Vanguard S&P 500 進行了比較,由圖表上看,在多次牛、熊市的循環之後,主動型基金還是具有更明顯的優勢。

指數基金永遠打不敗指數?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即使是指數基金也不能擊敗指數。

這聽來奇怪,但其實很合理,即使是複製指數的基金,也有著更多的成本—諸如手續費、稅金及管理費,指數本身不會有這些額外費用影響表現。

Roberts 列出幾大原因,說明追逐指數基金為何永遠贏不過指數。

1. 指數不包含現金:投資人會因為預期支出、稅收或各種其他原因,而保留現金,而使得績效落後於基準指數。 

2. 指數沒有買進、賣出時間的問題,但是投資人有:雖然長期持有指數,理論上每年可有 8-10% 的收益,但現實來說,如果在相對偏高時進場,偏低時出場,表現將不及指數。

3. 指數不必補償生活水平的分配。投資人一旦需要提款來維持生計時,其投資組合的表現就將趕不上指數。

4. 投資指數其實承擔了過多的風險:這點不太容易查覺。但是追逐指數,就是將投資組合完全分配給股票風險,投資人常常缺少風險意識,但了解時通常為時已晚。

5. 指數沒有稅、成本或其他相關費用:這可能是指數基金與指數最大的不同。

6. 指數在進行調整時可以自我修復,投資不行:在指數中,如果一家公司破產,則指數只會將其撤出,並找出另一支股票代替,然後只需進行「調整」修復指數。但對投資組合來說,這表示需要虧本售出持股,並用剩餘或剩餘的價格購買替代品。增加更多的資本。

此外,遵循著指數進行投資,並沒有實際解決任何關於投資的困難,例如:情緒。投資人總愛在熱烈的高點進場,在市場一片失望時離開,這些實際上的問題,只看指數是看不見的,卻可能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只看指數會完全忽略風險問題

Roberts 指出,指數總是優於基金表現的原因很多,因此,別只因為「所有基金中的 80% 的表現 不及標準普爾 500 指數之類的統計數據」,就認定追逐指數一定是最佳方式。

但他認為,真正跟投資相關最重要的問題,是風險。在關於收益比較的數據中,往往見不到量化風險的正確方式,但它卻是至關緊要的事。

在主動 / 被動投資上的辯論中,有個跟投資策略有關的問題是難以避免的—更重要的是–在牛市周期中匹配指數,還是在熊市周期中保護資本?很顯然,兩者是無法兼具的。

儘管在牛市周期裡,主動的基金經理人可能表現不佳,但在熊市周期中,聰明的、基於風險的調整,卻可能保護投資人的現金、最終挽救投資目標更有機會達成。

Roberts 表示,現實的因素考量下,投資人可能無法做到「超越指數」,但謹慎展開投資,最終仍有機會實現個人投資目標。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