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錯估形勢 這場石油戰OPEC恐難取勝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OPEC 想贏得這場石油戰,首先得瞭解時代已經不同了。 (圖:AFP)
自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對美國頁岩油全面宣戰以來,情勢演變似乎不如原先預期。美國頁岩油業表現較預期更加頑強,導致全球石油供需極度失衡, OPEC 更無法討到便宜。
媒體《QZ》報導, OPEC 的問題不僅在於無法掌握油價走勢,現在看來所有傳統制定策略的工具也都一併失靈。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的教授 Jeff Colgan 對此指出,無論是價格或成本預測均出現困難,而這更帶有地緣政治的意涵。
上週五 OPEC 否決由委內瑞拉等會員國提交減產的議案,會後公報並未提及目前每日 3000 萬桶產能的目標該如何處理。然而,目前 OPEC 每日產能實際已上升至 3150 萬桶。儘管油價初步下跌回應,不過 OPEC 仍堅信油價很快就能大幅上漲, OPEC 也能重拾油市的權柄。
但就算是最樂觀的預估,油價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反彈的契機。不過多數分析師並不這麼認為,預估明年油價仍續處低點;國際能源總署 (IEA) 雖稱油價未來會重回每桶 80 美元,但這卻得等到 2020 年。
OPEC眾人仍沉醉在過去好夢
OPEC 去年 (2014) 通過以極高產量維持市占的策略,對抗美國產能大爆發的頁岩油。原先沙烏地阿拉伯認為這場石油戰應該很快就會落幕,也因此說服其他 OPEC 產油國;然而,事實證明 OPEC 完全錯估情勢,也誤認過去 150 年來運作良好的策略工具,仍能排除其他競爭對手。
就目前油市發展來看,全球目前擁有更多的產油者,而非傳統油業的頁岩油也加入戰局,其更不適用於一般油田經濟的規則。換言之,頁岩油開採的速度遠快於傳統油田,投資成本也更低,這讓市場在供給、需求、油價以及開採成本等基本面都出現混亂。
根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學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 在 11 月發表的報告指出,學者 Blake Clayton 與 Michael Levi 批評目前普遍用來量測產油國的財政損益平衡點,也就是單純以國家預算的角度劃分一國產能及油價對財政平衡的影響並不精準。
若以俄羅斯或沙國為例,這 2 國向來編篡大筆預算在社福領域,用來緩和社會反對力量;但依標準來看,若油價持續在目前低點徘徊,這 2 國勢必因財政處於平衡點之下而陷於麻煩。但學者指出,儘管這 2 國處在平衡點之下已逾 1 年,卻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另外, Clayton 與 Levi 也指出,用損益平衡點進行評估,通常會受到許多外力造成起伏。就以俄國的例子來看,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讓盧布重貶近半,幾乎彌補了油價大跌的虧損。此外,俄國與沙國仍保有大量外匯存底供調度。
但也不是所有產油國都能像沙國或俄國一樣,政策研究機構 Medley Global Advisors 的分析師 Yasser Elguindi 指出, OPEC 產油國中的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奈及利亞與委內瑞拉等國,接下幾年若再不找出新的收入來源並調整國家開支,勢必將陷入極大麻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