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9正是軟性面板元年?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19-02-13 18:00
通訊界最具影響力的世界行動通信大會 (MWC) 即將在台灣時間 2 月 25 日開幕。在已經趨於飽和的智慧手機市場中,各廠希望在這次大會中發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技術應用,期待能為未來手機形態立下新標竿。
而型態方面的改變,當下話題主流非折疊螢幕莫屬,而在這項技術的挹注,有機會為手機領域帶來重要的革新。
軟性面板元年
折疊螢幕的核心之一就是軟性面板,以三星為首的帶領下,2019 年能稱之為可彎曲可折疊應用的元年。
三星的可折疊手機在去年的 SDC 開發者大會中亮相,其搭載 Infinity Flex Display 的 OLED 技術,宣稱可折疊數十萬次。此外,華為也緊跟在後,市場預期在今年的 MWC 上將公布採用京東方 OLED 面板的可折疊手機。至於小米、OPPO、VIVO 亦可望陸續公布其折疊手機機種,分食這塊大餅。
根據 IHS Markit 預測,2019 年可折疊 AMOLED 面板出貨量將達到 140 萬台,之後會快速成長,預計到 2025 年可折疊 AMOLED 面板出貨量將達 5000 萬台。
OLED 將取代 LCD 成為手機面板霸主
目前主流品牌廠紛紛採用 OLED 螢幕,市場預估今年將有逾 50% 的機型搭載 OLED 面板。而手機螢幕發展逐漸成熟,螢幕零組件模組化程度提升,加上導入螢幕指紋辨識技術、螢幕下鏡頭,甚至是全螢幕發聲技術等,都是為了帶給消費者極致的視覺體驗,而 OLED 成為現今最佳解決方案。
從 2018 年主流手機機種的面板規格來看,三星接近 70% 的機型使用 OLED 螢幕,VIVO 也有近 40% 機型搭載 OLED 面板。IHS 預估 2019 年智慧手機 OLED 面板滲透率將首度超越 LCD,達 50.7%,2025 年則進一步至 73%。
硬變軟
至於如何將 OLED 硬式面板轉變成軟性面板,主要的工藝差別簡單來說在於軟性面板利用鐳射剝離設備,將玻璃與基材分離。
而目前已有多種新型的顯示技術,如 Micro LED、Mini LED、QLED 等,但這些技術與 OLED 相比,OLED 的顯示技術成熟度較高,良率符合商業化規模,並且在市場已有一定的接受度。
至於與 LCD 相比,OLED 反應速度更快、顯示效果更好、無需背光,螢幕更輕薄,及在各類材質基板上的適應性更強,更容易彎曲。最重要的是,是自體發光,製造工藝簡單,在產業成熟後成本可低於同尺寸 LCD 產品。
因此,在小尺寸市場,特別是手機市場,軟性 OLED 面板目前已有話題熱度,只要產品接受度高,就有機會逐步替代 LCD 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產品。
軟性面板技術的隱憂
螢幕從平面走向彎曲,仍有多項難題待突破,如有機材料的特性,使得封裝更為困難、軟性 OLED 面板折彎次數或者折彎半徑均有限制,以及軟性 OLED 面板成本居高不下,材料成本、良率等均需要改善。
跟消費者最息息相關的就是價格。目前 OLED 面板的成本是 LCD 的 3~4 倍,價格過高的原因在於目前全球 PI 膜產能不高,加上面板新設備折舊成本高、良率低,及相關零組件依賴上游供給,議價能力低。
上述因素將導致產品售價可能不夠親民,使得產品接受度會受到嚴重的考驗。畢竟從蘋果的高單價策略已經告訴市場,就算是明星級的產品,價格不對,需求就會有落差。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