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1人顧5台刀 麻醉專科醫師:我們不是打個針讓患者睡著就好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12-01 12:15


文/賴若函、呂苡榕

這幾年因為電視劇《麻醉風暴》,以及層出不窮的醫美診所麻醉意外事件,讓麻醉專科醫師開始受到矚目。翻開工作表,亞東醫院麻醉部專任主治醫師簡吉聰簡介著麻醉專科醫師的一天:每日早上七點半晨會,八點開始進開刀房,以平均一場手術二小時、一個麻醉醫師同時能顧三台刀來計算,一天約有六到八個開刀病人。「不過我們醫院算是人力充足的,有些醫院麻醉專科醫師一次要顧五台刀。」


「麻醉不是打個針讓患者睡著就好,麻醉後患者可能會窒息或心跳停止,各種狀況都有的。」談起開刀房裡的各種突發狀況,簡吉聰無奈地笑。

專長心臟手術的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輕描淡寫地談起工作狀況:「有時病人麻醉完血壓過低瀕臨休克,或是本身有心臟病自己卻不知道,一麻醉就心肌梗塞,都是常有的事。」因此一旦實施麻醉,醫師仍得寸步不離守在開刀房,頂多病人情況相對穩定時,才能稍作休息。

常態工作量之外,麻醉專科醫師也得輪流值班留守急診室。夜間急診室常常一推進來就是出血性中風,因此麻醉專科醫師總是穿著手術衣,遇上緊急狀況病患得馬上送開刀房時,麻醉專科醫師就能立即跟著插管。「雖然我們有固定上下班時間,但緊繃程度不亞於航空機師。」簡吉聰笑道。

須支援高難度插管
恐遭噴濺、感染性風險大增

雖然工作如行軍打仗,但麻醉的健保給付點數始終不高,讓麻醉專科醫師成了「不賺錢」的人事支出。從去年五月一日公布的健保醫療費用支付標準來看,「面罩吸入全身麻醉法」點數 3582 點,「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法」則是 3917 點,而最近一次調整是在 2013 年,僅調高 2%。

點數相對低,今年九月底剛成立的麻醉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儲寧瑋計算,一家醫院每月至少要有四百台刀,才有足夠的經濟規模養四位麻醉專科醫師。

工作超量已是常態
術前評估「擋刀」遭醫院白眼

為了收支平衡,醫院得讓麻醉專科醫師的工作量極大化,才能平抑人事成本。監察院曾在 2010 年糾正衛福部未具體改善麻醉專科醫師勞動情形,當時的糾正案文指出,一位麻醉專科醫師平均每年約執行 2002 件麻醉病例,平均一人同時顧五台刀。相較美國,每位麻醉專科醫師同時顧一至二台刀,每年僅做七百到八百例麻醉,台灣麻醉專科醫師的勞動狀況足足翻一倍,超量已是常態。

 「加上現在醫院人力都卡很緊,一旦有人請長假,其他人要把工作量補起來,就會非常累。」儲寧瑋無奈地說。雖然任職勞動條件相對優渥的公立醫院,但王明鉅對人力問題同樣有感,「如果醫院只有三個麻醉專科醫師,等於三天要輪一次值班,非常辛苦;若醫院打算多聘人,可是醫學中心的評鑑限制每人每年最多做一千五百個麻醉病例,案量有上限。醫院要算成本,人力當然卡死。」

除了得讓人均工作量極大化之外,由於半身麻醉點數大約二千點,比全身麻醉少,因此有醫師私下透露,「若全身麻醉與半身麻醉風險相當時,難免會有醫師傾向鼓勵患者全身麻醉,這樣點數比較多。」

另一個道德風險在於,麻醉專科醫師需要在手術前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開刀風險,「所以我們有時會出來擋刀。」簡吉聰說,但是當醫院邏輯是「開愈多刀愈賺錢」時,點數低、收益少的麻醉專科醫師若還「擋刀」,免不了遭醫院管理者白眼,「在點數給付的邏輯下,醫院思惟和麻醉科的專業難免會出現矛盾。」

來源:《今周刊》 114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