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4大步驟建構ETF長期投資組合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8-09-17 12:56
台灣已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退休理財的需求將明顯增加,但國內投資人對於建構長期投資組合與分散風險的觀念明顯不足,元大投信分析師邱鉦淵建議,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已是家喻戶曉的投資工具,透過 ETF 建構長期投資組合是規劃退休理財其中一種簡單又聰明的方法,只要 4 個步驟就能建構 ETF 長期投資組合。
在實務上,專業的投資機構建構投資組合的方式有:一、統計各資產歷史報酬、波動性、相關係數、總體經濟等數據;二、透過基本面,判斷目前景氣循環位置;利用量化、AI 機器學習演算法;投資組合最適化,並動態調整內容。但邱鉦淵表示,「一般投資人很難完成這些事情。」
因此透過大數據做功課相形重要,邱鉦淵表示,「元大 ETF-AI 智能投資平台」將於今年第 4 季推出「智能投資組合」服務,透過大量數據與 AI 技術的導入,提供投資人最新的服務體驗。
而投資 ETF 首重長期投資,邱鉦淵表示,投資人只要透過簡單 4 個步驟就能建構 ETF 長期投資組合:
步驟一、風險偏好程度確認
了解自己是屬於哪種風險屬性的投資人,簡單回答三個問題 (年紀、風險接受度、投資期間) 並進行分數加總即可得知所屬的風險屬性。
步驟二、判斷景氣循環位置
了解目前全球景氣位置,來進行資產類別的權重調整,例如,在景氣復甦階段與寬鬆貨幣階段,即可針對步驟一得出的投組進行股票部位的加碼。
步驟三、降低各資產的相關性
邱鉦淵表示,建置投資組合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整體波動性,並提高報酬 / 風險比」,例如:美國股市與中國股市、黃金、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近三年的相關係數分別為 52%、-18%、-16% 及 66%,值越高代表兩資產報酬的走勢或波動方向越類似,投資人即可就相關係數低的資產進行加碼,此對於投資組合的長期績效將有顯著提升的效果。
步驟四、定時檢驗及調整投資組合
顧名思義,長期投資組合不需每天檢視持股內容,可以設定固定一段時間或當市場發生特定事件時,進行投資組合檢驗,觀察各資產的權重是否與最初的配置有明顯的變化。
邱鉦淵表示,舉例來說,若投資組合原本配置 50% 的股票及 50% 的債券配比,經過一段時間後投資組合的市值權重變成 70% 的股票及 30% 的債券,此時投資人可以將股票的比重再降回 50%,此重新調整投資組合的動作也有助於長期績效的穩健。
另外,隨著投資人年紀的增加,也應該適度調降風險性資產於投資組合中的比重。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