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小七「未來形象店」 背後沒說的秘密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01-27 13:47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統一超未來形象店把櫃台拉長、用 6 個電子看板輪播商品資訊,致力打造一條龍省力動線。(攝影者.駱裕隆)

文●蔡茹涵

約兩個星期前,統一超罕見的向各大媒體發出了一紙神秘邀約。


信中寫著,將帶大家參觀新形態門市,但從地點、店型特色到出席主管,所有訊息全數保密。對照著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去年底的發言:「我們也在籌備無人商店,推出時間也許比你們想像來得早!」受邀媒體的期待值,頓時飆升到頂點。

新店型兩組關鍵字:大店格、節省資源

1 月 18 日,位於中壢的「未來形象店」,揭曉答案。

在 2 小時的導覽過程當中,有兩組關鍵字不斷出現。一是「大店格」,在未來,大店標準將由 30 坪提升至 40 坪以上,保留 25% 給獨立座位區,更把裝潢改為粉嫩色系,以期拉長留客時間。

二是「節省資源」,例如,把冷藏櫃的高度降低 10 公分、縮短店員的補貨時間;或將 LED 螢幕、電燈、店招牌等設備連線,一有異常,系統就會自動通報;靠著調節燈光明暗,一年可節省 25% 用電量……。

在競爭者全家便利商店,陸續推出數位會員、線上集點等話題性十足的服務後,統一超醞釀一年後端出的「未來形象店」,方向卻不相同。「它各種設備和動線上的優化,幾乎都是指向 cost down(降低成本),」一名不願具名的國內證券分析師直言。

在新零售戰爭打得火熱的此時,超商龍頭眼中的未來,為何傾向節省成本?

首先,人力緊縮問題日趨嚴重。目前,統一超約有近 9 成為加盟店,工資調漲與一例一修推行後,儘管人事成本多由加盟主負擔,但隨著招聘人才日漸困難,間接壓縮到加盟主利益,這些壓力,最終還是會回歸到總公司,無論統一超或全家,這幾年都開始提高分潤,補貼加盟主。

自 2016 年起,統一超平均每年就得為此多付 4 至 5 億元。

大店格的坪數增加,難道不會導致人力緊縮更嚴重?「其實正好相反!店鋪面積和人力需求的比例不是一條曲線,而是階梯狀的,」商業發展研究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說。

他分析,大店格增加的面積以座位區為主,原本就對人力影響不大。況且,未來形象店的策略,是透過優化設備,讓機器最高限度的輔佐人力,「再加上大店格坪效普遍較高,甚至可以說:店變大了,人力成本的比例反而縮小了!」

努力降低成本的關鍵:賣上海星巴克後,動能減弱

統一超努力降低成本,當然有其背後原因。最關鍵的因素,正是其海外成長動能已經大幅消失,放眼未來,須更聚焦提升台灣市場的獲利。

時間倒轉回去年 7 月底,轟動業界的星巴克交易案,讓統一超祭出「一讓一吃」的股權交易模式──以新台幣 300 多億元賣出上海星巴克,轉而吃下台灣星巴克的所有股權。這筆收益,讓統一超的股票成交價近日一路飆升到近 290 元,但攤開數字,情況其實並不如想像中樂觀。

目前,統一超轉投資事業中的版圖,除了上海星巴克過去是名副其實的「小金雞」外,其他多表現持平。就海外市場來看,上海 7-Eleven 尚未轉虧為盈、菲律賓部分擴點迅速,但去年的前三季獲利仍小幅衰退;而就國內市場來看,康是美暫停展店、正逢大規模改裝,統一超商的市占率又已高達五成,難再有大幅成長。

賣掉小金雞後,「統一超未來值得期待的動能,只剩下台灣的星巴克,還有台灣 7-Eleven 的 EC(電子商務)部分了,」一名外資分析師直言。

上海星巴克已於去年底完成交割,業界普遍預測,這筆錢會被拿來配息,也是如今統一超股價成長的關鍵因素。

最後一點, 即便對手全家喊創新,但全家去年財報獲利數字不如市場預期,也給予統一超更多的時間去布局。

目前統一超端出來的菜,仍是從細部改善體驗感,例如在店內增設血壓計、不定期舉辦年菜試吃、小小店長、好鄰居同樂會等商圈活動。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部經理林立莉強調,未來體驗將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主軸,優化設備正是為了縮減工作流程,讓店員有更多時間與消費者互動:「我們聘用的人力並不會減少,投資設備的成本還更高!」

這也是日本超商目前的進化邏輯之一。如日本連鎖超商羅森(Lawson),目前已針對年輕家庭多的社區做出親子店型,高齡化社區則與物流公司合作,提供銀髮族代送餐點、居家清潔等服務,其善用店數多的優勢,已成功開拓出新市場與新客群。

以台灣現今的支付發展來看,無人商店確實屬於「本大利小」的投資,且在國外表現上,確實難立刻有回饋收益,具有經濟規模的統一超,現階段確實不用急著為創新而創新,等到技術成熟時,再以後進者姿態切入即可。但若人工智慧跟電商仍是大勢所趨,我們也樂見,統一超提出更明確的想像脈絡,以阻絕對手在下一波變革時趕上。

 

來源:《商業周刊》 157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散戶進大戶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