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翻舊帳 追德國二戰債 債務談判關鍵時刻 被指轉移視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二戰期間,德軍在雅典衛城前升起納粹旗幟。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正與歐盟等援助方就債務問題討價還價的希臘「翻舊帳」抗衡德國,總理齊普拉斯公開建議成立戰爭賠償委員會,向德國追討二戰時據稱達1600億歐元(約1.3兆港元)的借款,司法部長則聲言將履行2000年憲法法院判決,充公當地德國資產作為賠償。分析認為,希臘在債務問題談判關鍵時刻之際,重新高調挑起二戰賠償爭議,是想藉機轉移視線,逼德國就財援條款讓步。德國表明已履行戰爭賠償責任,不會理會。
香港《明報》綜合外媒報導,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周三(11日)在國會演說,指納粹德國侵佔希臘期間做出屠殺平民等暴行,又曾強行向希臘借貸,德國有「道德責任」作出補償。他指西德雖在1960年曾向希臘賠償1.15億馬克,但有關款項只是對納粹受害人的賠償,未足以彌補對希臘本身損害,至今「德國仍欠希臘1600億歐元」。齊普拉斯認為,以1990年德國統一後的法律與政治條件,應可解決戰爭賠償問題,可是德國「選擇沉默、玩弄法律及不斷拖延」,公然無視應付責任。他周二(10日)表示支持建立戰爭賠償委員會,向德國索償,並要求德國歸還強行借款及被竊文物等。
希臘司法部長帕拉斯凱沃普洛斯(Nikos Paraskevopoulos)周三亦提出,希臘政府可能充公當地的德國資產,以補償納粹受害人。他說,希臘憲法法院2000年已作出判決,批准二戰時期在希臘迪斯托莫村(Distomo)遭納粹德軍殺害218名死者的遺屬沒收德國資產,包括外交部門的物業及汽車等作補償。雖然判決過往未獲司法部長批准執行,但如今他已準備簽署相關命令。
債台高築的希臘與歐元區就2400億歐元援助計劃的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希臘政府一直暗示,如果德國能就債務重整作出更多讓步,願意考慮解決纏繞兩國多年的二戰賠償問題。《金融時報》引述觀察家分析,齊普拉斯選在希臘與歐洲各國重啟債務談判前夕敏感時刻發聲,相信是要分散反對就希臘財援計劃讓步的聲音。不過亦有專家認為,其發言恐令德國輿論對援希的意願消退,弄巧成拙。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回應稱,德國已履行戰爭賠償責任,確信不論在法律上及政治上均已解決二戰賠償問題,不會重新討論相關爭議。德國強調應集中精力應付當前問題。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希臘與德國長期為戰爭賠償問題爭拗。納粹德軍在二戰期間造成約3500萬人死亡,戰後德國曾與12個受害國家就賠償問題簽訂協議,其中希臘在1960年同意接受德國賠償1.15億馬克。不過希臘現任總理齊普拉斯聲稱,德國仍欠希臘1600億歐元債務,惹起外界議論。
齊普拉斯追討的主要是1942至1944年間希臘被迫向德國央行賒帳的物資欠款及其他借款。倫敦經濟學院經濟歷史學家里奇爾(Albrecht Ritschl)以GDP推斷,按現今幣值計算希臘借出110億至130億歐元,以往德國的賠款或未及補償希臘全部損失,不過仍不及齊普拉斯聲稱欠債金額的1/10,與希臘的3000億歐元欠債相比亦是九牛一毛。
1990年簽署《巴黎憲章》情景。(網上圖片)1990年簽署《巴黎憲章》情景。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事實上,戰後美國推出援助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劃》,包括希臘在內的受助國大部分同意暫時減免或放棄追討賠償。至1990年,德國統一前與盟國簽署《巴黎憲章》,從法理上正式結束二戰,當中並無提及戰爭賠償問題,簽署了憲章的希臘已無追討的法律依據。
不過有專家主張,經歷兩次大戰後,德國獲受害國家同意減免估計達GDP的280%的賠償責任,此後才有空間發展經濟,因此同樣債務難以償還的希臘在道德上應得到類似寬免。
作為二戰主要戰敗國,德國及日本對戰爭賠償的處理大相逕庭。戰後西德雖面對經濟困難,但首任總理阿登納表明會就納粹罪行賠償後便有計劃地向波蘭等受害國提供巨額賠款,估計最終賠償額達880億美元。多間民間企業亦主動向戰時曾遭奴役的猶太受害者賠償。
至於日本,在美國主導下戰後初期曾制定拆遷工業設施代替戰爭賠償的計劃,但未幾便逐漸轉向要求放棄賠償。日本政府利用投資貸款、技術合作等方式,取得柬埔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同意放棄索償,中國亦於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中,宣布「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日本戰後賠償金額估計只有60億美元。對於民間索償,日本官方及民間企業均以戰爭問題已獲解決為由,拒絕受理。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