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清:中國信貸高燒不可延續的4理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0-16 17:40
財新網今 (16) 日報導,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中國 9 月社會融資數據再次超出市場預期,從分項來看,「信貸 + 非標」超預期是社融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此外,債券融資也出現回暖。9 月信貸規模同樣再度超市場預期,從結構上看,居民短期貸款、居民中長期貸款、企業中長期貸款是信貸超預期的主要貢獻項目,非銀機構貸款也出現回升, 社融和信貸均超市場預期,融資呈現全面高燒局面, 鄧海清表示,信貸高燒的現象不可繼續下去,他提出 4 點理由。
鄧海清說明,第一、信貸高燒的本質是另一種經濟刺激,與宏觀經濟調結構背景違背。新常態下,政府對於 GDP 和經濟增長的重視程度下降,政府更看重的是經濟結構調整,而信貸高燒則是與過去的貨幣刺激、財政刺激類似,容易導致經濟過熱或虛高,與調結構為主的經濟調控背景不符。
第二、信貸高燒本質是居民和企業加杠桿,特別是居民加杠桿,與去杠桿完全相悖。現在監管層和銀行對於頂層政策理解存在一定誤區,似乎 “信貸是服務實體,而並非加杠桿。這顯然是大錯特錯,信貸恰恰是最主要的加杠桿手段。信貸高燒無疑等同於杠桿程度持續提高,這與去杠桿思路完全相悖。
第三、信貸高燒特別是居民加杠桿顯著增加金融系統性風險。中國過去居民加杠桿空間很大,居民適度加杠桿無可厚非,但是 2016 年之後,在政策鼓勵下,居民加杠桿已經持續將近兩年時間,同時居民信貸資質不斷下沈,其金融系統性風險不斷增加,需要警惕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居民加杠桿恰恰是最大的風險。
第四、信貸高燒與房地產密切相關,這與政策對房地產定向相悖。居民中長期貸款大部分是房貸,居民短期貸款中可能也有相當部分用於首付貸或者償還房貸,非標則與房地產企業開發貸等密切相關。在抑制房地產泡沫背景下,信貸高燒需要抑制。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