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資本運作屢屢侵襲實體經濟,政府該怎?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19 21:27
資本運作進入實體經濟 政府該不該管?
今年在資本市場發生的事件,比如寶萬之爭、?大快進快出的財務投資,險資舉牌等,均指向資本該如何投資實體的問題。在寶能“舉牌”格力事件上,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就激情憤言,希望資本不要做制造業的罪人,而證監會以及保監會立即發聲,嚴格監管險資的投融資行?,之前?大集團快進快出的投資操作手法也同樣受到了證監會的質疑和監管。
資本應該怎樣服務實體經濟,才能助推經濟的增長?資本和實體可以割裂開來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這?多年,雖然在整個金融市場所占份額並不大,但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了,各方面的制度,法律以及交易設施均已經配套存在。
國資企業的投資有時總是畏首畏尾
國有資本的投入更看重整個經濟和社會的效益,而不是利潤最大化。像目前國內的金融資源、基建資源以及煙草等國計民生的行業大都被國企壟斷控制,在供給側改革的號召下,這些企業應該將資本用在去?能,創造質量?出的地方,而不是在資本市場上淘金。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要實行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重在質量上,將經濟結構改革視?重中之重。目前中國經濟的問題主要存在太多尾大不掉的落後?能,而這落後?能的供應對應的是落後的部門,調結構必然淘汰落後部門和落後技術。而淘汰必然需要付出代價,這代價當然要國資去支付。
比如中國的煤炭,鋼鐵?業,這類型的?業被公認?中國最大的?能過剩行業,有些煤企和鋼企生?的煤和鋼都不符合標准,或用的是以前的技術,不在具備經濟價值,但這部分企業仍然存在,而且很難擺脫。你要說關掉嗎,那就會有大部分人失業,而且地方政府也沒有稅收,影響到業績,地方政府也不會同意。不關的話,落後的?能遲遲就得不到解決。近年來,政府想通過國企並購重組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做法是對的,但是並購重組最終還是要淘汰落後那部分?能,實際上,操作起來仍然很棘手,需要大量的資?置換,比如新機器代替舊機器,新人才代替就人才等。
在直接投資上,國企明顯不具備敢?天下先的氣魄。很多國資企業是規避風險型,對任何有風險的投資都是避而不談的,這導致了資本永遠推動不了技術的進步。一種技術的出現,在形成?業之前,往往面臨著?多的風險,在中國,這類的風險主要承擔著大部分是民企,也就是說民企在技術推動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國企則是待技術較?成熟後才會進入。
比如在新興技術上,石墨烯技術、新能源技術,OLED技術以及相關顯示領域技術,大部分是民企支撐起來的,民企在技術研發階段上投入了大量資本。比如在新能源技術上,之前董明珠力推收購珠海銀隆,但因?種種原因終止了收購,其中股東因素最具決定性,董明珠曾放言,放棄收購珠海銀隆是部分股東鼠目寸光。
?
看看董明珠?啥要說部分股東鼠目寸光,前十大股東有多少國資背景的股東呢?這張圖已經很明顯給出了答案。因此在發現新技術、新?業上,國資的投入力度是不足的,政策需要加大改進力度,加強國資對新技術的投入,在?業發現上國資應該要起一個帶頭作用。
在證券市場上,國資的動作備受關注,金融是國資的?物,銀行、證券、保險都不例外,因此在某一種程度上,中國的資本投資市場其實就是國資的市場。這句話說得並不錯,我國1991年建立交易所時,本來就是?國企融資的,到現在雖然有了中小板、創業板,而且民企數量已經足夠的龐大,但是不要忘了參與證券投資的投資者中,券商、部分銀行理財?品、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大部分公募基金以及政府部門的投資平台等,哪一個不具有國資的烙印。而其他投資者比如散戶,私募基金、部分陽光私募等這部分投資者資金占比遠不如國資背景投資者。
因此在證券市場上,國資的投資應更應該要審言慎事,更加關注實體企業的發展。類如某證券公司高層違規投資操作,以及某保險公司頻繁對某一只股票投資操作等,這類的事件反應的是國資運作的不成熟,?了一己之利,不顧大局。要規範資本市場的投資行?,必須規範國資背景機構的投資行?,規範代理人的投資行?,限制代理人所持有國資的特權。證券市場的投資標的均是具有一定的成熟性,無論國資投資的是大型規模性企業還是中小型創業型企業,在風險上已經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國資投資應本著對實體企業負責的原則,?實體企業注入更多的發展資金。
民間資本逐利而生 政策應引導投資關注實體經濟和新興?業
對于民間資本的投資,中國在某些行業限制較?嚴格,比如金融、基建、水利等行業,資本進入門檻很高,而且就算有資格申請沒有關系未必可以進得去。雖然國家倡導混合所有制改革,但部分地方國企仍然不願意出讓股權,而且願意出讓股權的大都是質地劣等的企業,試問有那幾個民資想要接手呢?大部分民資在某些行業的參與只能通過二級市場,但是只能是占有少部分股份,就算頻繁操作對企業的發展也沒有任何影響。
民間資本是趨利的資本,哪?可以賺錢哪有就可以投資。民間資本在?業發現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上文已經闡述到,民間資本對技術的投入,遠遠要比國資高很多。據相關資料顯示,80%左右的新技術出自私營企業,而新興?業的出現往往都是隨著新技術出現而?生,因此,民企照樣也是新?業的開拓者。
民資在直接投資上,對新技術有很大的貢獻,政府應該有所支持。實際上,政府在這塊確實有扶持,但扶持力度差異性很大,比如新能源汽車的扶持,這種扶持往往存在地域方面的限制,每一個地區所?生的補貼不一樣,受惠程度也不一樣。往往較?落後的地區沒有得到應有的實惠,而在大城市,部分企業借著新能源的幌子或與地方官勾結騙補獲利,政府扶持的透明度也不高。因此在新技術和新?業扶持上,政府應該要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將實惠落實在民資上,並且加大實惠力度,在技術?生更多的財富。
實際上,正因?民資是趨利性質,因此,哪種資?熱門,就會撲向哪種資?。就像吸了毒一樣,盈利的誘惑力始終是民企投資的唯一動力。因此政府的引導投資尤?重要,政策的引導決定了資?的熱點問題,比如2015-2016年間,政府的政策著力點在房?和資本市場上,于是大量的民間資本湧向股市和樓市,一度將股價和樓價推向了新的高點。
房地?是中國現在面臨著比較棘手的問題,北上廣深以及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已經脫離實際價值,引發市場對房?泡沫的擔心。而大部分城市房價並沒有特別的波動,成交量極少,大部分庫存房子賣不出去,造成了地區房價的兩極分化現象。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正是資本的投機行?。房子本來是供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國內大量資本進入房地?行業,擠占掉其他行業的進入資金,肯定會導致房地?行業的虛假繁榮現象。
政策引導投資,應該要脫虛向實,更應該關注新興?業和實體經濟,而不是把焦點放在資本市場上,同時官媒的病態報導應該要有所規制,把報導落實在每一處經濟實體上,將資本引導到實體企業中,而不是浮遊在資本市場上做利差交易。
綜上,不論是針對國資資本還是民資資本,中國仍需要很多完善的地方。基于中國目前的國情,經濟市場化程度不夠高、資本市場交易制度仍需完善、新興?業扶持力度有待加強等,我們不可能跨越國情談投資,建立在國情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資和民資資源,在證券市場和直接投資上能夠帶動新興技術的發現和新興?業的誕生與崛起,能夠引導資金流入到該流入的地方,避免脫實向虛,比如積極引導資金流入智能科技領域。對民資放開部分資源市場,讓民資也享受到資源市場的紅利,同時充分引入競爭機制。
這樣實體經濟才有動力,?業政策引導,熱點投資引入新技術新?業,新技術才會被發現,而掌握了核心技術,?能和質量才會爆發,消費才會升級,經濟結構才會調整,經濟增長質量才會提高,供給側改革才得以全面落實。
文|陳銘京,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注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