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監局:在滬村鎮銀行資產過200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09 20:40
和訊網消息12月9日,上海銀監局召開在滬村鎮銀行會議。據上海銀監局披露消息,自2009年上海設立第一家村鎮銀行以來,截至2016年11月末,在滬村鎮銀行數量達到13家,還有一家正在籌建,目前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富有特色的村鎮銀行板塊。
在銀監會的指導下,上海銀監局積極支持村鎮銀行在上海落地發展,村鎮銀行「支農、支小、支實體」的金融服務也成效顯著。截至2016年10月末,上海轄內村鎮銀行存貸款增長勢頭良好,各項規模指標增速均超出上海銀行業機構水平,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資產總額合計238.70億元,較年初增長22.98%;各項貸款餘額合計109.43億元,較年初增長17.12%;各項存款餘額合計187.84億元,較年初增長25.70%。累計發放農戶貸款金額33.66億元、農戶貸款戶數2131戶,貸款筆數3319筆;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548.75億元,戶數6011戶,貸款筆數1.66萬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滬村鎮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優化,今年預計能實現不良貸款「雙降」。
全轄村鎮銀行服務「三農」的產品與手段不斷豐富,比較典型的有:一是對「三農」信貸實行優惠利率,如崇明滬農商村鎮銀行「三農」貸款利率比一般貸款低10%-20%,自成立以來累計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戶減少利息支出達1000餘萬元;二是開發多樣化信貸產品,如奉賢浦發村鎮銀行與奉賢區農機站合作向農機補貼對象提供信用貸款,閔行上銀村鎮銀行開發了扶持經濟薄弱村建設專項金融產品「扶農貸」;三是創新擔保方式,解決「融資難」,如金山惠民村鎮銀行推出了農業生物資產抵押、農業生產附屬設施抵押等多種擔保方式。村鎮銀行還不斷加大現有涉農業務挖潛,積極擴大涉農貸款覆蓋面。如奉賢浦發村鎮銀行在當地農業合作社貸款的市場占比高達50%,家庭農場貸款戶的市場占比高達90%。
作為銀行體系中的「小微銀行」,村鎮銀行與小微企業有着天然的緊密聯繫。上海銀監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蔡瑩在會上指出,村鎮銀行要形成有效制衡、有序運轉的公司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堅持「支農、支小、支實體」的戰略定位,與大中型銀行錯位經營,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他告誡村鎮銀行董事會、高管層不要有賺「大錢、快錢、熱錢」的心理,扎紮實實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樹立「合規、安全、簡單、高效」八字經營理念,發揮「小快靈」的優勢,在不違反內控原則、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村鎮銀行合併工作環節,推行扁平化管理,有效降低管理和營運成本。上海銀監局支持在滬村鎮銀行往「專深新細」四個維度發展創新:第一,提高業務專注度,合理控制資金投向非農化、理財化,專注於信貸本源業務,加大「支農支小」的信貸投放。第二,深入社區郊區,下沉普惠金融服務的終端,支持各行在滿足風險管理的前提下,以適當方式延伸金融服務。第三,創新符合新型都市農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在農村「三產」融合、消費升級、農業新技術應用中尋求業務新空間,拓展農村服務領域。第四,立足區域經濟特點,選擇細分市場,培育核心客戶群,大力推動微貸技術和續貸業務落地,打造具有村鎮銀行特色的產品服務體系。
設立村鎮銀行是銀監會貫徹國務院有關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創新政策的重大舉措,對促進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推進普惠金融,有很重要的意義。截至2016年10月末,在滬村鎮銀行資本凈額30.99億元,有3家村鎮銀行的民間資本持股比例已超過50%。
上海銀監局表示,在滬村鎮銀行與農行、農商行一起成為上海支農主力軍,在上海形成「金融三農」與「實業三農」的良好互動。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上海地區涉農貸款餘額達2054.55億元。農業在上海GDP中占比較低,但都市型、創新型農業蓬勃發展,新技術農戶和新農村建設為上海銀行業創造了新市場,「金融三農」在農村支持上海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意義重大。上海銀監局將繼續支持轄內村鎮銀行穩健發展,更好地完成「支農、支小、支實體」的使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