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突破下行通道 底部形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滬銅一直處於橫盤調整的階段之中,從7月初至今,調整幅度越來越小,價格區間不斷收窄,目前在36000元/噸到38000元/噸內已經震盪多日,調整區間過債,意味着將會出現趨勢性行情。近期市場又臨近抉擇點,能否快速的成功上破38000一線,形成有效突破,成為短期內會不會走出一輪上漲的關鍵所在。
從內外盤情況來看,國內銅價相比於外盤LME銅更為堅挺,LME銅前期出現明顯跌幅的時候,國內滬銅一直維持挺價,沒有明顯的變化。滬銅與倫銅的比值攀升到了8.07,這一數值即使考慮上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也可算是較高的比值。賣滬銅買LME銅的跨市套利空間被打開,預計會有不少的資金入場,可能會在短期內給銅價帶來一定的壓力。但從長遠來看,很大可能會加大國內市場的銅進口量,給國際投資者以信心。
CRB延續指數能夠有效的反映出大宗商品的總體趨勢,從周K線上來看,目前的大宗商品已經都結束了連續多年的下跌走勢,出現了低位大幅反彈後,橫盤整理的走勢,維持多年的熊市格局已經可以說已經宣告結束,進入築底階段,在低位積蓄能量,等待合適時機,重新步入牛市格局。
宏觀方面,滬銅目前受到的最大影響,還是美元的價格變化。今年從年初開始,一直以來對於美元是否加息的猜測便沒有停止過。通過不停的各種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講話,言論引導,將美元的價格始終牢牢的鎖定在90點以上,使得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受到美元價格高企這個陰影的籠罩。市場上目前對於「加息預期增強」這類的詞匯,已經快形成類似「狼來了」的效應,市場價格對之的反應越來越小。可以預期,即使年內真的美元加息政策出台,其利好效應也早已被之前的預期消耗殆盡,市場可能會有1到2日的反應,隨之便回歸平靜,難以起到形成趨勢性行情的大波瀾。從美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選進行正酣,在沒有明確選出下屆領導人之前,美聯儲的舉措應該也是以穩為主,在不論是非農就業,還是失業率等數據,都沒有較大變化之前,沒有理由推出加息政策,因此年內來看,美元價格對於銅價的影響會越來越小。
除了美國以外,年內還需要關注下歐洲情況,在英國成功脫歐以後,歐盟走向了風雨飄搖之路,內部組織架構出現松動。意大利總理倫齊宣布憲法改革全民公投時間為12月4日,而此次公投越來越成為意大利人對現狀表達不滿的平台,將備受全球市場的高度關注,一旦脫歐成功,對於世界經濟來說又將面臨一場災難。意大利的脫歐事件可以說是市場的定時炸彈,如果意大利成功脫歐,西班牙等一系列國家,都有可能會步其後塵,導致歐盟解體,形成對新一輪的金融崩盤。
根據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1-8月全球銅市場供應過剩9萬噸,2015年全年過剩30.2萬噸。今年1-8月全球礦產銅產量為1344萬噸,較2015年同期增加6.7%。全球精煉銅產量增至156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5%,中國產量大幅增加,增加42.4萬噸,智利產量增加3萬噸。月全球消費量為1559萬噸,2015年同期為1479萬噸。中國表觀消費量較2015年同期增加55.3萬噸至766.3萬噸,占全球需求量的49%以上。
整體供需情況發生改變,在各大有色金屬商減產以及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供不應求的格局已經確立,短期內沒有改變的跡象,這一供需改變,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推動銅價不斷上行,歸根結底,供需關系是商品價格走勢的最大推手。
從庫存上來看,之前LME的全球庫存量持續上漲,目前最新數據為34萬噸,已經有回落的跡象。而國內的庫存量則持續減少,現存僅11萬噸,只有最高峰時的四分之一,國內庫存偏緊,可能會導致國內市場供貨不足,加之外盤銅價偏低,很大可能性會帶動銅大量進口,提高進口數據。從庫存量上來看,偏緊的貨源也會給銅價提供支撐,在短期內提升現貨銅價格。
上圖是滬銅指數的周K線走勢圖,可以看出,從2012年以來,銅價一直處於很明顯的下行通道之中,雖然多次觸及通道上屆,但始終沒有形成有效的突破,一直維持了4年。但近期這一下行通道被成功打破,銅價形成底部盤整態勢,持續了6年的下跌,或許將要宣告結束,築底階段將會展開,一直以來我們所形成的做空思路,也需要轉變,改為尋找低點做多,做中長線布局,等待牛市來臨。
從短線來看,目前銅價處於調整區間的上屆,但底部的積累尚顯不足,預計難以很快形成有效的上行格局,重回調整區間的概率較大,因此短線不宜追多,建議先行等待,在調整區間的下屆附近,擇機建倉多單,短線滾動操作,風險較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