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巴菲特:永遠別和豬玩摔跤 你變髒了而豬會樂在其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25 08:30


巴菲特和芒格合作投資的首個大贏家——藍籌印花

我曾經怪爸爸悲觀處世,他有積極樂觀向上的一面,不過也有悲觀的一面。他說:「不不,我不是悲觀。如果有一個好主意的話,我會像一條小鱘魚一樣跳起來。」他邊說邊揮舞着雙手。

——莫莉•芒格

小查爾斯•芒格知道要是爸爸來找他討論一個數學問題的話,那他的生意上一定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小查爾斯正在攻讀物理學,他的數學非常好。要計算的是一家加州公司,名叫「藍籌印花」,它有一筆公積金,用於滿足未來幾年贖回印花的要求。它有一個備用賬戶,和許多保險公司用的一樣,存放的是用來彌補未來可能發生損失的額外費用——這個賬戶中的資金用於投資,投資回報計算在公司增長額內。每年藍籌印花的贖回額是可預測的。這會導致公積金的減少,不過接着又會被新發行的印花所籌集的資金所填補。芒格真正想知道的是,在不同情況下,藍籌印花的可投資基金會減少得多快。


藍籌印花當時正因為一場糾紛而上了報紙,起因是有一群小零售商想和那些創立該公司的大零售商一樣成為該公司的股東。當時李克•古瑞恩剛從傑克•惠勒賣給他的那家公司的損失中緩過來。

「三年後,我把所有資金都取回來了,接下來沒有投資計劃,我和查理討論了很多投資的想法,」古瑞恩說,「我在報紙上看到了藍籌印花的事情,然後有了一個主意。」查理對古瑞恩說:「我要帶你去見一個我的朋友,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備用賬戶。」

古瑞恩被介紹給了沃倫•巴菲特,就和他第一次見到芒格一樣,古瑞恩意識到自己在和一個非常優秀的人說話。古瑞恩非常高興,因為巴菲特和他一樣立即發現了藍籌印花備用賬戶中的潛在價值,光是投資這個備用賬戶,這家公司也很有價值。巴菲特、芒格和古瑞恩開始慢慢地購入股份,巴菲特同時用他的私人賬戶和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賬戶買入股票。

要追溯藍籌印花從頭到尾的歷史,會讓人覺得撲朔迷離,但是對於理解芒格、巴菲特、古瑞恩的資金如何成長,以及伯克希爾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這家公司來說,非常重要。藍籌印花在收購喜詩糖果、布法羅新聞集團和威斯科金融公司的過程中充當了載體。同時這三家公司後來成了伯克希爾的文化和金融基礎。

首先是公司的歷史: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位常旅客計劃的先驅者,買賣各色印花,有藍色、綠色、金色還有藍色的籌碼,這些都是商家給予顧客的激勵,零售商在藍籌公司存入資金換取印花,印花公司會運作這筆資金,用於購買人們集齊印花後來兌換的商品。消費者在店內每消費一美元都會得到相應數量的印花,他們把印花貼在本子里,集齊後去換些獎品,比如說玩具、烤面包機、攪拌碗、手表以及其他各色物品。顧客通常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夠集齊足夠數量的印花來換取商品,而有些人就把印花隨手丟在抽屜里遺忘,從來不去兌換,於是就會產生備用金。20世紀70年代初,藍籌印花每年的銷售額約為12000萬美元(折算到今天大約是4億美元)。它當時的備用金大約是1億美元。

除了主婦之外,商家同樣歡迎印花,因為它們可以刺激銷售增加利潤。第一家優惠券公司是S&H綠色印花,不過根據他們的規定,在同一地區的每個行業中,例如雜貨店、加油站抑或是藥房僅有一家可以提供S&H印花。1956年,有9家公司,包括CHEVRON加油站、Thrifty藥房,以及最重要的加州連鎖雜貨店希望獲得同樣的競爭優勢,於是他們共同成立了藍籌印花公司。公司由這9家發起的零售商控制,其他參與的商店可以通過向顧客提供印花來吸引客流,但它們無權過問藍籌印花公司業務的運作,也無法分享公司的利潤。藍籌印花成了加州目前為止最大的優惠券公司,而恰是因為公司的巨大成功,招致了一場訴訟。小零售商們認為創始人沒有給予他們公平的待遇,他們聲稱創始公司違背了反壟斷法,因為小商家不能得到股東應有的權利。

1963年12月,司法部向藍籌印花及其9名創始股東提出反壟斷措施。4年後的1967年6月在法庭上,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公司將全面改制,創始人們將不再對公司實行全面控制。

根據法庭判決,藍籌印花要向那些原本不是股東的小商家提供約621600股普通股。股份的數量將和一段指定時期內非股東商家派出的印花數量成正比,每付出101美元現金,就會得到3股普通股和100美元的公司債券。621600股中沒有被非股東類用戶認購的部分將會在公開市場上出售。這部分新股票數量相當於整個公司普通股中的55%。為保證新老股東間交割順暢,新的股份由買賣雙方直接交易。

「數以千計的小商家最後得到了藍籌的股票,」巴菲特說,這些股票催生了一個市場。「我們認為這個股票非常便宜,於是買了很多。查理、古瑞恩和我最後控制了藍籌印花。」

他們分頭購入股份。「我一開始買了80000美元。」古瑞恩說,那是一個起點。芒格的投資額和古瑞恩相當接近。

「在藍籌印花,我們最終取得了公司的控股權。那次接管進行得相當友好而緩慢,不過最終還是接了過來。」芒格說。

20世紀70年代早期,巴菲特名下的幾家公司成了藍籌印花的最大股東,芒格排名第二,古瑞恩則緊隨其後。他們三人積累了足夠的股份,可以成為藍籌印花的董事會主席。

「藍籌印花的董事會是『老年人社團』,里面的人都很抗拒新人的加入,特別是那些在他們看來自作聰明的人,」古瑞恩說,「查理率先加入了董事會,然後說服他們接受了我,最後巴菲特也進來了。」

很快,他們在藍籌印花中的持股結構就變得非常混亂。1971年,沃倫和蘇珊•巴菲特個人名下擁有13%的股權;巴菲特持股36%的伯克希爾公司則持有藍籌印花17%的股份,巴菲特持股42%的多元零售公司也持有藍籌印花16%的股份。此外,多元零售也擁有伯克希爾的股份,而芒格的公司則持有多元零售10%的股份以及藍籌印花8%的股份。古瑞恩的公司也擁有藍籌印花5%的股份。最終,在增持了藍籌印花的股份一段時間後,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清算了資產,多元零售則並入伯克希爾,伯克希爾的總持股數達到了60%。伯克希爾、巴菲特和芒格加在一起擁有藍籌印花已發行股票中的75%。

有好幾年,買賣印花仍是藍籌的主要業務。1970年,處於高峰時期的藍籌銷售額高達124億美元,不過很快買賣印花的受歡迎程度開始走下坡路,到1982年的時候銷售額驟跌至900萬美元。20世紀90年代末銷售額更是只有20萬美元一年,只有一些保齡球館還向顧客提供印花。

一旦成了董事,巴菲特和芒格就得到了公司投資委員會的控制權。於是在印花交易業務日益受人冷落期間,投資委員會就致力於開發藍籌印花的備用金賬戶中的價值。

巴菲特和芒格通過藍籌進行的收購投資中,最大的一單是收購陷入困境的資源資本,這是一家成立於1968年的封閉式基金公司,由聲名狼藉的「沖鋒隊式」基金經理弗雷德•卡爾管理。卡爾一度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但很快就因為20世紀70年代早期起伏不定的股市表現而毀了名聲。卡爾退出資源資本的時候,它的資產凈值是18美元一股,但交易價只有9美元。這種情況和存信基金很相似,只是卡爾離開後接手的基金經理相當有天分,投資思路與芒格和巴菲特很相似。藍籌印花買入了資源資本20%的股份,芒格成了董事,他和負責的基金經理相處得很好。資源資本仍然是一家獨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芒格和巴菲特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為資本資源介紹了很多高端客戶。

巴菲特和芒格的多數收購意向都進行得相當順利,不過他們並沒有買到所有想要收購的資產。1971年,藍籌印花試圖溢價收購報業企業《辛辛那提問詢報》。這份報紙當時每天的發行量為19萬份,星期天特刊則為30萬份。由於美國司法部控告它非法壟斷了辛辛那提市場,斯克里普斯公司不得不出售報紙業務。藍籌印花向斯克里普斯及其附屬公司斯克里普斯-霍華德出價2920萬美元,但被拒絕了。現在,《辛辛那提問詢報》隸屬於加內特公司。

到了1980年,藍籌印花旗下有5類業務:仍在運作中的買賣印花業務、喜詩糖果、威斯科金融、《布法羅晚報》以及精密鋼業。

在此期間,藍籌印花對於威斯科金融的收購引發了一場令人不愉快的事故,而證券交易所的反應讓巴菲特和芒格重新評估了自己運作業務的方式。

故事始於1972年夏,有一位中間人向巴菲特和芒格出售一部分威斯科金融的資產,它是總部位於帕薩迪納的互助儲蓄借貸聯盟的母公司。威斯科金融的股價不過10美元出頭,還不到它的賬面價值的一半。巴菲特和芒格都認同這是一樁有利可圖的生意,於是通過藍籌印花買入了8%的威斯科金融股份。即使在藍籌印花公司歷史的早期階段,200萬美元的投資也是相當小的一筆生意。

然後在1973年的1月,威斯科金融的管理層發表聲明,計劃和另一家借貸公司——聖巴巴拉財務集團合並。巴菲特和芒格認為威斯科金融此舉無疑是將自己清倉大拍賣出去。這筆交易會讓威斯科金融的股東們將自己手中定價過低的股票拿出去換回財務集團的那些定價過高的股票。芒格和巴菲特不覺得這樁生意有利於威斯科金融股東們的利益。

巴菲特說:「我讀了一遍條款,簡直難以置信。然後我跟芒格說了一遍那些條款,他也不敢相信,但的確白紙黑字地在道瓊斯的公告牌上寫着。」

芒格要多買些威斯科金融的股票來避免收購,但巴菲特不想。查理占了上風,6周內,藍籌印花買下了他們能找到的每一股威斯科金融股票,總計占公司股權的17%。如果沒有明文批准的話,他們不得持有超過20%的股份,而這類批文通常要很久才能拿到。

芒格去拜訪了威斯科金融的總裁路易斯•文森特,看他對於自己這個不滿意的大股東有什麼說法。沒費什麼口舌,文森特就說只要喜歡,藍籌印花完全有權利投票反對合並,也可以去游說其他股東做同樣的決定,但結果由股東們決定,而不是文森特自己。這是芒格喜歡的那種直截了當的談話。他立即對文森特產生了好感,後來巴菲特也一樣。

為了讓股東們投票阻止合並,芒格和巴菲特就一定要說服伊麗莎白•彼得斯。她是一名住在舊金山的女繼承人,在那帕山谷擁有一片葡萄莊園。他們還必須讓她的兄弟們也一致同意。彼得斯的父親成立了S&L並在20世紀50年代將其變成了上市公司,彼得斯家族持有其很大一部分的股份。伊麗莎白•彼得斯希望通過和財務集團的合並來提振威斯科金融低迷的股價。藍籌印花的總裁唐納德•科普爾試圖勸彼得斯改變主意,但他失敗了,巴菲特決定親自試一試。

「我搭飛機過去和她談,我們是在舊金山機場美聯航的貴賓室里談的。」巴菲特說。

彼得斯堅持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來提振S&L的市場表現,巴菲特說他願意親自來負責。她被他的自信所打動,但還是問了一個問題,同樣的問題在伯克希爾後來的成長歷史中也一再出現。

「巴菲特先生,如果我相信了你,你卻在十字路口被卡車撞死了怎麼辦?那時誰來拯救威斯科金融呢?」巴菲特跟她保證查理•芒格將隨時待命。

巴菲特說服了彼得斯投票反對合並,仍然持有家族的威斯科金融股份,為芒格在即將加入的董事局中保留席位。最後的結果讓彼得斯非常滿意,因為財務集團破產了,而威斯科金融則由於巴菲特和芒格兩位董事的加入變得欣欣向榮起來。

成功阻止了合並後,芒格和巴菲特在合法的情況下只能再買3%的威斯科金融剩余股份,於是他們立即着手去做。合並一取消,他們就出價17美元一股買下股票。他們知道短期內威斯科金融的股票一定會下跌,鑒於合並是被他們攪和的,出價17美元對威斯科金融來說才算公平。「我們在某個堂吉訶德式的時刻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認為只有這樣解決才是正確的方法。」芒格說。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拿到了批文,藍籌印花又發起了幾次股權收購,最終將自己在威斯科金融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了24.9%。1974年年中,藍籌印花擁有了威斯科金融的大部分股權。芒格和巴菲特原本打算繼續增持,但在80%的時候應彼得斯的要求停止了,彼得斯還是公司的一位單一大股東。巴菲特讓彼得斯設定威斯科金融的表決政策,她每年將支出預算上調一些。

然而,自始至終,證交所出於某種原因一直在追蹤巴菲特和芒格的活動,同時對威斯科金融的交易存在一些疑慮。

「我一直懷疑某個希望與財務集團合並的家伙跑去證交所告了狀。」芒格說。不過他也承認,藍籌印花錯綜復雜的股權關系的確看起來引人懷疑。

「當證交所開始調查的時候,發現有三家交叉持股的公司。那只是一個巧合,但很復雜。而且因為很多人創造了一些復雜的東西來隱瞞欺詐,證交所研究了又研究,最終決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我們如何收購威斯科金融。人們都假定如果你做的事情非常復雜,那你很有可能在做什麼壞事。」

的確,巴菲特、芒格在一堆關系錯綜復雜的公司中都擁有股份,古瑞恩也多少沾點邊。這三個人的投資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增長了起來,無論他們采用什麼樣的結構,在當時都是合法而公平的。對證交所來說,這種結構有點太雜亂無章了,不過還存在一個法律問題。

證交所關心的是藍籌印花是否以某種方式違法操控了威斯科金融的股價。證交所正確地總結出了芒格和巴菲特以明顯偏高的價格收購了股份,並由此懷疑這是出於某種強制收購的目的,而不是他們自稱的仁慈。巴菲特對這種詢問的回應是:寄了三大箱文件、備忘錄、股票交易文件等等去華盛頓。巴菲特的反應相當平靜,另一方面,芒格卻不耐煩起來。

證交所的調查成了藍籌印花日常業務運作的障礙。1974年秋天,芒格寫信給他的律師說:「我希望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能讓證交所的人都滿意,如果不,請你確保我及時收到任何回音,最好是直接打電話給我,以便於解決任何問題,讓我們的收購圓滿結束。」

取而代之的是,證交所對巴菲特的投資公司展開了全面的調查:《關於藍籌印花、伯克希爾和巴菲特的調查》,編號:HQ-784。

「藍籌印花、伯克希爾、巴菲特,單獨或與他人聯合……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某些行動,制定詭計、陰謀、欺詐或在一份材料中提供一些並非事實的陳述或遺漏某些要點……」

同時,在華盛頓特區盛傳芒格以前的律師搭檔羅德•希爾斯將會被任命為證交所主席。當時擔任巴菲特律師的里克肖瑟給希爾斯打了電話,希望他能拒絕這個職位。里克肖瑟認為一旦希爾斯接受了任命,為避嫌,證交所對藍籌印花案件的調查很可能會變本加厲。根據一些報告,芒格給希爾斯打了好幾次電話,痛罵他不站在老朋友這邊,不過希爾斯說芒格從來沒有為這件事給他打過任何電話。他們當時和後來都沒有討論過這件事。無論如何,希爾斯沒有理會里克肖瑟的非分要求,最後還是接受了任命。

證交所並沒有停止對威斯科金融的調查,還將調查范圍擴大到了資源資本身上。此時巴菲特和芒格意識到他們的財務關系過於復雜,很難向證交所解釋清楚,於是他們決定進行重組,把事情簡化下來。查理已經結束了惠勒和芒格證券公司,以5萬美元的年薪在藍籌印花擔任主席。巴菲特則關掉了自己的合伙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到伯克希爾身上。

1975年,芒格在證交所就藍籌印花事件出庭作證,竭盡全力想使那些官員們相信他和巴菲特在合並計劃流產後出高價收購股份只是出於公平的考慮。證交所認為公司投資者的工作是為股東賺取利潤,而不是在股票交易中讓那些無名賣家獲利。芒格解釋說,他和巴菲特希望那樣的行為能夠證明藍籌印花的公正性,從而提升公司的聲譽,最終會對所有的股東有利。不過這一解釋收效甚微。芒格和巴菲特特別希望給路易斯•文森特留下好印象,他們希望他能夠留在自己的老位子上做CEO,他在那個位子上已經待了很多年了。這樣的考慮在證交所中沒有得到任何積極的回應。

經過了一系列標准的流程後,證交所將文件歸檔,同時對藍籌印花提出一項法律訴訟,指控公司購買威斯金融並不只是作為一項投資,而是為了阻止合並。同時也斷言,藍籌印花在合並計劃流產後,人為地將威斯科金融的股價推高了好幾個星期。巴菲特和芒格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是同意再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藍籌印花被要求向威斯科金融的股東支付115000美元,因為證交所認定他們在那次商業行為中受到了損失。

那是一段壓力很大的日子,不過最後伯克希爾成了一家規模更大、結構更簡單的公司。在此後的重組過程中,藍籌印花賣出了它在資源資本中的股份,當時已經翻了一倍。威斯科金融由於持股比例已經達到80%,出於稅收的考慮與藍籌印花合並。多元零售和藍籌印花都並入了伯克希爾,讓芒格最終得以在伯克希爾中有一個正式的職位。芒格得到了伯克希爾2%的股份,並擔任副主席,薪水仍然是5萬美元。鮑勃•德漢姆參與了這些法律事務中的一部分,他說:「在同一集團下設立公司的結構,消除了幾乎任何表面上的利益沖突。在合並前藍籌印花和伯克希爾的股東不同,一旦有了一項真正的有利可圖的投資項目出現,很有可能巴菲特要以犧牲一方股東為代價讓另一方股東獲得收益,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直到合並前,藍籌印花的股東們都會收到他們自己的年報,附有一段芒格的話。當合並完成後,巴菲特和芒格一起寫了一封致股東們的信:「管理合並後的企業對我們來說簡單很多,成本也降低了。同時,簡單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因此也有利於實現更佳的表現。」

伯克希爾和藍籌印花合並的時候,伯克希爾持有藍籌印花60%的股份。1983年7月28日,伯克希爾收購了其余的40%股份。每一股藍籌印花都換得0077股伯克希爾股份。合並後的公司總資產約16億美元。股東們在奧馬哈相聚,確定了新公司的結構。沃倫和蘇珊•巴菲特持有足夠的股份,自己就可以決定合並的事情,不過他們告訴其他股東們要對合並進行投票表決,只有在大多數其他股東都同意的情況下才會執行。

多年後,芒格說合並是正確的選擇。「現在的情況簡單得多。從那以後我們有一個最簡單的結構。在最高層只有一家大公司——伯克希爾。不過結構圖的下面,還是有點復雜。有些公司是100%持股的,有些是80%,有些只是持有一大筆股票而已。」

回想這一切的時候,查理發現最有趣的是用不到4000萬美元的資金創造了幾十億的財富,在這個過程中真正重大的商業決定卻並不太多,不會超過每三年一次。「我認為這樣的記錄顯示出的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聰明人的優勢,他不是只追求出於自己利益的考慮,取而代之的是將無比的耐心和果斷堅決結合在一起。」

芒格的繼子哈爾•博思威克對於查理幫助藍籌印花解決很多問題給予了高度評價:「早期查理做了很多非常艱苦的工作。那些人都是固守思路的投資人,你知道的,他們一直都在找便宜的資產。查理幫忙解決了這些問題。」

「我們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時候只有一項業務,那就是買賣印花,最後業務注定衰退成了昔日規模的一個零頭,以前的股東手中的一堆證券、抵消印花贖回的負債,如果留到現在就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芒格1981年在致股東的信中這樣寫道。

「在我的管理下買賣印花的銷售額從1.2億美元下降至不到10萬美元,所以我的管理失敗率是99.99%,」芒格說,「即便如此,公司在其他方面的投資表現卻非常優異。不過從一家印花交易公司的角度來看,我是完全失敗的。其他人也都是。現在在美國沒有剩下一家大型印花交易公司了。」

「不過我們沒有料到印花交易業務會成為大贏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它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與此同時,我們收購了喜詩、布法羅新聞和威斯科金融,並且運用備用賬戶和其他資金在證券市場進行了相當成功的投資。財源滾滾,就像發了瘋一樣。」芒格說。

1972年,藍籌印花的資產負債表上的凈值約為4600萬美元;而到了1981年底,增長到了16900萬美元,10年間增長了267%。股東在這10年間的年投資回報率是15%。

後來,據芒格說,回報更為豐厚。如果藍籌印花仍然是一家獨立公司的話,它今天會是一家發電廠。它以前運營的那些子公司稅前收入超過15000萬美元。此外,威斯科金融有超過20億美元的證券在手。時至今日,藍籌印花自己的價值則高得多。

雖然深埋在伯克希爾的文件櫃里,藍籌印花仍然是一家完整的公司。如果人們在廚房抽屜的角落里仔細找一找,或者打開過世的母親留下的箱子發現了一本藍籌印花的話,他們還是可以拿去兌換。

「大部分印花交易公司直接消失了。藍籌印花仍然存在,保留了很小一部分印花業務——兌換1961—1962年間發行的印花,」巴菲特解釋,「上面的數字表明是30多年前發行的。我們保留了這家小兌換公司,還有一本很漂亮的目錄,提供的價值和25年前一樣。」

他和芒格決定把藍籌印花的公司一直開下去,只要他們認為還會有相當數量的未兌換印花會出現。想到伯克希爾成了那些曾經為爭取在公司分一杯羹而斗爭的小商家們一生中最好的投資,他們就心花怒放。

「很多年前,在我和沃倫買入股票之前,藍籌印花寄給幾位加油站老板少量的藍籌股份,作為小商家們打贏了反壟斷官司後的解決方案,」芒格說,「我太太告訴我她時常去修車的那家汽修廠老板,有一天在她剛下車時就緊緊擁抱她並送上香吻。所以也許我們該再買一門日落西山的業務進來。」

證交所的麻煩最終平息了下來,不過伯克希爾和藍籌印花之間的問題卻還沒有完全解決。剩下的問題涉及那些在20世紀70年代收到過股份的加油站和其他小商家老板。20多年後,有一小群忘記有這些股票或是失去股票記錄的股東們忽然間發現自己錯過了這麼重要的一件事。

這些股東稱他們的股票在交易經紀人的記錄中遺失了,致使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持有伯克希爾的股份。根據加州法律,在一定時間後這些股份要麼充公,要麼會轉交州政府保管,也就是伯克希爾交易經紀所執行。在一些案例中,州政府會繼續持有這些股份,那樣的話價值就已經增長了近100倍。還有一些案例中,州政府會賣出伯克希爾的股份,以最初藍籌印花股東的名義保存這筆錢。

1993年,加州通過了法律,允許州政府通過賣出它所持有的無人認領的股份來降低管理成本。州政府然後就將資金存入有編號的賬戶,以信托基金的方式保存這筆錢供後人認領。1995年11月,加利福尼亞州政府以31177.77美元一股的價格售出手上所有的伯克希爾股份。當這些忘記股票在何處的藍籌印花股東們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時就提出了訴訟,當時伯克希爾的股價是37950美元一股。

有一家在紐約和聖地亞哥都有分部的律師事務所以擅長處理股東共同起訴案件而出名,狀告伯克希爾未盡全力尋找400名早期的藍籌印花股東,讓他們知道自己現在擁有的是伯克希爾的股份。他們希望公司補償股東們在州政府售出股份後未能獲得的價差。

「問題是,他們應該給我寫封信讓我知道。」61歲的原告約翰•德威特說。他擁有幾家加油站,在加利福尼亞的南埃爾蒙特地區銷售汽油。「我們從1972年開始就在同一個地方了。」

雖然沒有列入被告名單,芒格和巴菲特以及他的太太蘇珊還是在申訴中被提及了名字。

「那些小商家所說的根本就是假的。」巴菲特說。他認為有時股東們只是忽略了自己收到的信件。最後,「人們拿到了他們的錢。他們只是因為州政府出售了伯克希爾的股份而發了瘋。我們還發現了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持有伯克希爾股份的人,他們現在都是百萬富翁了。」

法院駁回了股東們的訴訟請求,認為已經過了訴訟時效。要是這次訴訟真的跑滿全程的話,伯克希爾可能一點責任都不用擔了。有些股票在伯克希爾收購藍籌印花之前很久就「掉了」,無論如何,對那些無人認領的股票,該走的程序都走了。

「有些股東老是容易『掉』,也就是和公司交易經紀失去聯系。由此產生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所有商業化程度高的國家都有無人認領法,」芒格說,「伯克希爾比多數公司都要積極地督促交易經紀去找到那些失蹤的股東們。」

就像前文中暗示的那樣,巴菲特、芒格和威斯科金融的首席執行官文森特之間的關系就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好。文森特曾經是帕薩迪納最好的商務律師之一,後來成了自己最佳客戶的CEO。「他聰明、有原則、果斷,還很節儉,」芒格說,「而且他做了很多年CEO,熱愛這門業務。最後他得了阿茲海默症。那個時候我們非常喜歡他,只要他來上班就算他在履行CEO的職責,一直到他再也來不了為止。貝蒂•彼得斯也很高興地參與了這個非同尋常的決定。」

伯克希爾從藍籌印花那里繼承得來的股東中包括傳奇投資人菲利普•卡雷特。卡雷特自1968年開始就持有了藍籌印花的股份並以400美元一股的價格轉成了伯克希爾的股份。卡雷特參與投資組合管理長達78年。最早一批最成功的對沖基金之一——先鋒基金就是由他成立的,這個基金從1928—1983年在各種經濟環境下都一直在運作。在此期間先鋒基金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是13%,而標准普爾500指數則是9%。

菲利普•卡雷特生於1896年,於1998年5月28日去世,享年101歲。前一年他還參加了伯克希爾在奧馬哈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雖然坐着輪椅,卡雷特還是用了幾乎一天的時間和其他投資人交談。去世前兩個星期卡雷特還在工作,至死都保持清醒的頭腦。

從他們開始買入藍籌印花到這家公司並入伯克希爾的這段時間里,巴菲特和芒格緩慢而穩妥地鞏固了他們的合伙人關系。從來都沒有一份書面的合同來定義他們合作的條款。芒格和巴菲特只是憑着信任一路向前。

「對我們這些成為律師的人來說,」溫迪•芒格說,「從他的經商生涯中學到的寶貴一課就是不要和自己不信任的人做生意。如果沒有信任,經濟條件如何根本就不相干。大多數人只會考慮經濟問題,認為當自己和一個不信任的人交易的時候合同會幫你把關。你一定要和高水准的人做生意——和他打交道的都是這類人。」

查理也用這種方式說:「永遠不要和一頭豬玩摔跤,因為如果你這麼做了,你們兩個都會變髒,但是豬會樂在其中。」

摘自《》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