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臨儲退出首個收購季:市場一片「寂靜」 新季玉米後市弱勢承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3 12:20


十月,正逢秋收,眼下東北玉米全面進入收獲期,新季玉米陸續上市。再加上,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聯合宣布:將取消東北四省區的臨儲玉米收購政策,轉而實施種植補貼政策。臨儲收購政策取消第一年,新季玉米上市,玉米一夜跌回十年前的苦狀將維持多久?玉米價格將怎樣波動?市場上將如何應對當前的風險與挑戰?

臨儲政策取消玉米價位漸走低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備戰、備災,實行了多年的儲備糧政策,而且2008年開始,為了維護量價穩定,促進農民增收,實行國家玉米臨時收儲制度,政府通過收儲玉米以維持玉米價格高於某一特定水平。該計劃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紛紛增產玉米,中國的玉米庫存也隨之飆升,目前已達到2009年的兩倍,為全球最高水平。

此前有關官員透露,中國臨儲玉米的庫存總量已達2.6億噸,遠超國內玉米一年的消費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玉米總產量為2.24億噸,較上年增加893.4萬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而且面對數量龐大的國儲庫存,不盡帶來財政資金壓力,還需要負擔巨大的庫存費用和利息費。


玉米庫存「糧滿為患」,涉及北方多個省區的臨儲政策改革已呼之欲出,促使臨儲政策改革。在政府每周舉行國儲玉米拍賣和取消最低收購價格的雙重政策影響下,市場流通的糧食供應量相應增大,近幾個月中國國內玉米價格已出現下降。

新季玉米收購「靜悄悄」現貨價格繼續承壓

隨着臨儲玉米收購政策的「壽終正寢」,「市場化收購」和「價位分離」登上歷史舞台,但這概念對於農戶還屬新興事物。新糧上市之初糾結於賣與不賣之間。另一反面,失去政策支撐,大部分農戶只能隨行就市,但用糧企業趁機壓價收購,農戶議價能力低,只有小部分農戶會產生惜售心理,等到春節後再賣。

與往年收購市場「熱鬧」的景象相比,今年市場「靜悄悄」,市場收購主體入市動力不足,大多持觀望「等等看」的觀望態度。一方面是失去臨儲支撐,玉米銷路不暢,占用大量資金,貿易商不敢貿然收購;另一方面,因臨儲政策取消,部分貿易商會的收購重點轉移到水稻上,收購玉米態度謹慎。

十一期間北方地區由於陰雨天氣,導致華北地區農民售糧延遲,東北推遲收割進度,以致企業到貨量減少,提高玉米收購價格,期間最高提價幅度達到180元/噸,節後玉米期貨價格受此影響出現補漲。盡管如此,但接下來東北玉米的集中上市,現貨價格將繼續承壓,下游貿易商及企業對後市較為悲觀,備庫積極性不強,短期充足的玉米供應必將壓制市場價格進一步走低。期貨市場受此影響,價格亦會出現下跌。

展望後市,臨儲政策退出的首個收購季,玉米購銷就面臨價格下跌和需求疲軟的雙重難題,尤其東北市場將受到較大壓力。但市場也有聲音指出臨儲退出初期,整體影響並不大。這從價格波動上體現出來,今年玉米市場被沒有出現去年同期的斷崖式下跌。

新季玉米的上市,玉米價格或再度受沖擊,但短期潮糧較多,並且新季玉米供應壓力還沒釋放完全。所以10月份國內玉米價格承壓下跌仍是大概率事件,但在沒有明顯利空因素作用下,未來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