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莫尼塔:快變量與慢變量驅動的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0 15:00


核心提示:

經濟增長放慢本身就是結構調整。舊增長動能放慢,在經濟中占比下降,即使新動能未加速,其占比也會隨之提高。這樣的調整不是經濟結構的實質性改善,而是增長從快變量到慢變量的切換,是衰退性結構調整。

中國經濟傳統動能放慢是快變量,如出口與投資;而新動能增長是慢變量,如新經濟、創新、消費和服務業。新動能無論從規模、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均不足於與舊動能抗衡,是經濟持續放慢的主因。除非放棄現有GDP增長目標,否則在新經濟、新動能尚無力獨自支撐增長的情形下,穩增長離不開對舊經濟、舊動能的依賴和刺激。

報告摘要中國經濟增長從快變量向慢變量切換按照名義GDP計算,中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從1996年的33.6%開始上升,2011年達到44.2%,但第二產業的占比基本穩定在46%左右,為非農化時期,增長由相對較快的變量主導;2011-2015年,服務業占比升高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卻下降了5.5個百分點,開啟了去工業化時期,增長由慢變量驅動。


未來十年,慢變量驅動的增長或拖累潛在GDP增速至4%國際經驗表明,服務業占比超過50%時,GDP增速約在4-7%左右;過60%時,約在2.7-4.4%左右。據莫尼塔研究估算,2025年中國潛在GDP增速在5%左右,但考慮到服務業生產率較低這一因素,或降為4.0%左右。

「L型增長」的底部或在4-5.5%之間改革可提升潛在GDP增速,主要表現為資源特別是資本配置的優化,推動中國經濟從快變量、重資產的增長模式向慢變量、輕資產的增長模式轉變。如果改革落地,到2025年時,潛在GDP增速可能在5.5%左右,這一增速或是「有改革的L型增長」的底部。

這是一個最不確定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確定的時代。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一個可持續的角度來看,這個新常態還在演進之中,是一個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行業和結構分化是常態,表現為經濟放慢和崛起的力量並行,流動性泛濫與資產價格暴升更迭,結構與周期性力量交錯。

解構中國轉型,解讀新常態,不能簡單地用過去推斷未來,需要從新的角度厘清下一步增長的脈絡,采取新的對策。

不可否認,中國經濟正走在日本的老路上,認清前面的分岔路口,中期可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長期可以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

從本文開始,我們將發布系列研究報告,分析中國經濟轉型的特征和可能演進的路徑。

本系列第一篇文章討論經濟增長的快變量與慢變量,以及轉型期經濟動能從快變量向慢變量轉變對GDP增長的影響。在從舊常態向新常態演進的過程中,經濟放慢是快變量,而未來支持經濟增長的大多是慢變量。放慢的力量快而上升的力量慢,是轉型期中國經濟放慢的基本格局之一,短期內難以改變。

本文的主要結論是:在增長由快變量向慢變量轉換的過程中,服務業主導的潛在GDP增速或在未來十年滑落至4%;以提升生產率為核心的實質性改革,或可提升潛在GDP增速至5.5%左右。據此,我們建議,順應經濟放慢大勢,放棄6.5%的GDP增長目標,減輕穩增長後遺症;通過加快改革和財政政策托底,守住4-5.5%的增長底線。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