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信用卡新增發卡量呈兩極分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30 09:27

華道行業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信用卡報告》稱,整體來看,2016年上半年,各大銀行新增發卡總量為4976萬張。與此同時,新增發卡量呈兩極化趨勢,有的增長快速翻倍,有的則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信用卡業務監管新規的落地,以及信用卡業務子公司化運作的提速,未來信用卡業務的競爭將呈現更為激烈和差異化的格局。

第一、第二梯隊比拼激烈

根據上市銀行披露的數據,從各大上市銀行的累積發卡量來看,截至2016年上半年,工行累積發卡破億,達到11779萬張,位列第一。報告稱,第一梯隊由工行、建行、招行、農行和中行構成,第二梯隊由中信、光大、浦發、興業構成。盡管在體量上第二梯隊與第一梯隊仍有較大差距,但在增長勢頭上好於第一梯隊。

若從新增發卡量角度分析,2016年上半年,工行、建行和農行的新增發卡量位列前三位,分別為888萬張、716萬張和537萬張。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新增發卡量位列第四至六位,分別為451萬張、442萬張和399萬張。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和浦發銀行的上半年新增發卡量增速均超過50%,其中,浦發銀行的新增發卡量為328萬張,同比增速達107.59%,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的新增發卡量增速分別為65.81%和78.24%。與此同時,建行、中行和民生銀行的新增發卡量較去年同期呈現負增長,同比分別下降了14.04%、14.65%和5.62%。

子公司將更具激勵機制和風險隔離意識

記者注意到,位於第二梯隊的銀行中,有一些已經公開提出信用卡業務分拆子公司化運作的計劃。

9月20日,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為促進金融服務和消費升級,降低服務成本,發展普惠金融,推動信用卡業務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發展,公司擬獨資設立信用卡業務獨立法人機構,公司名稱暫定為“中國光大信用卡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金額不超過100億元。

今年7月中信銀行也曾發出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開展信用卡業務公司化改制,並將設立中信信用卡公司。早在今年1月,民生銀行董事會通過《關於成立中國民生信用卡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事項變更的決議》,將成立全資子公司——中國民生信用卡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98億元。

上述報告稱,相比事業部制運營模式,獨立的子公司將更具激勵機制和風險隔離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時下商業銀行對利差的依賴。然而,銀行信貸、信用卡、消費金融等業務在市場和客戶定位上存在部分重疊,這塊“蛋糕”的爭奪無疑對信用卡子公司運作將是考驗。

好策略、好布局或成制勝關鍵

由於既能帶來利息收入、又能帶來手續費等非息收入,信用卡業務已然成為不少銀行着力布局競爭的一項重點業務。華道行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呂紹婉表示,從數據上看,之前的市場份額和銀行體量是各銀行重要的競爭優勢之一,與此同時,具有更好的策略、布局的銀行在業績上能夠得到更好的回報。

呂紹婉表示,在新增發卡量同比增長這個維度里,興業、浦發和光大增長較快。其中,興業銀行在2015年12月推出了網絡申請“最快5分鍾發卡”業務;浦發銀行實施全民保障免費防盜刷權益保障計劃,並推出“全能額度”平台,實現額度自助管理;光大銀行與京東金融合作推出Visa信用卡,與芝麻信用合作推出在線申請信用卡。“三家銀行或提高發卡速度,或提升客戶用卡體驗,或拓寬發卡渠道,各有優勢,從數字增長上也有較好的反饋。”呂紹婉稱。

業內人士也表示,從過往經驗看,不少銀行在信用卡領域的競爭更多是依靠額度,以及和商家聯合推出優惠活動來吸引用戶。在未來,銀行的競爭策略將更為差異化。(張莫)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