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金改:逐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限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9 09:57
——專訪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國家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局長張新
上海自貿區成立三年來,在金融改革的最核心領域探索、試驗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了操作樣本。尤其是作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一盤棋中的“活眼”,自由貿易(FT)賬戶的作用已經凸顯,大幅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為此,在上海自貿區迎來掛牌三周年之際,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張新。
作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一線操作推動者,張新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銀行、銀證保三會和相關部委的支持指導下,上海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上海自貿區積極當好金融改革創新破冰船,金融支持自貿區建設取得了突破性成績。
張新將這些成績概括為“搭建了一個改革框架、建立了一套管理系統、推進了八項改革舉措、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創新成果”。上海自貿區有效發揮了全國金融改革的“試驗田”作用。
展望未來,張新表示,目前要着力抓好服務當前國家金融大局、體現上海金融改革破冰船形象的改革措施。央行上海總部將研究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積極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兌換,依托自由貿易賬戶在上海自貿區建立面向國際國內的人民幣資產池,建立金融綜合監測分析中心。
25項金融改革實施細則已落地
上海證券報:三年來,金融改革一直是上海自貿區改革的“重頭戲”,自貿區金改最大的成果是什麼?今年以來各方都聚焦“金改40條”的推進,請問目前進度如何?
張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銀行、銀證保三會和相關部委的支持指導下,上海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一行三會”深入推進自貿區金融創新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先後出台“金改51條”和“金改40條”,制定了25項落地實施細則。
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成果可概括為幾個方面:一是“搭建了一個改革框架”,即以簡政放權、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金融改革新框架。二是“建立了一套管理系統”,即適應新金融制度的事中事後管理系統——自由貿易賬戶系統。三是“推進了八項改革舉措”,即率先建立宏觀審慎的資金跨境流動的管理制度,推動有管理的資本項目可兌換;創建利率市場秩序自律組織,率先在全國實現利率的完全市場化;加快人民幣資產市場的開放,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建設面向國際的金融交易平台,加強自貿區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依托自由貿易賬戶系統,建立“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監測分析和管理體系;加強自貿區信息的共享,研究構建“三位一體”的金融風險監測與管理系統;探索實施金融綜合監管,提升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四是形成了二十余項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制度,有效發揮了上海的“試驗田”作用。
以上各項金融改革,是全國金融改革的最核心領域,上海探索的改革模式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了操作樣本。
自由貿易賬戶已高度接軌國際經濟
上海證券報:若將上海自貿區建設比喻成一盤圍棋,自由貿易賬戶便是“活眼”之一。目前,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總體運行情況如何?
張新:上海金改“40條”出台後,實體經濟跨境投融資活動將更多樣,風險管理需求將更迫切。我們依托自由貿易賬戶,充分考慮實體經濟的現實需求和運營特點,最大限度地便利了企業的跨境投融資活動。
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具有惠實體、促改革、防風險等功能。推出兩年多來,自由貿易賬戶各項業務平穩發展,截至2016年8月末,各類主體共開立自由貿易賬戶5.8萬個,累計辦理各類本外幣跨境結算折合人民幣7.7萬億元,涉及10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近2.4萬家境內外企業。
自由貿易賬戶監測管理系統集金融業負面清單管理和強大的事中事後風險監測管理於一體,形成了一種新的金融改革模式。我們以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為依托,在上海率先全面對接最新國際高階貿易投資規則,同時進一步拓展了自由貿易賬戶的功能,為企業跨境融資提供了方便、穩定、低成本的管道。截至2016年8月底,企業通過自由貿易賬戶獲得的本外幣融資總額折合人民幣6331億元,人民幣平均利率為3.93%,大幅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2016年,自由貿易賬戶首次出現同業拆借負利率現象,這表明自由貿易賬戶高度接軌國際經濟,靈敏反映了國際金融市場價格變化。
上海證券報:對自由貿易賬戶未來進一步拓展有哪些安排?
張新:對於自由貿易賬戶的未來拓展,我考慮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積極將自由貿易賬戶的成果和經驗作進一步推廣復制;其次,將依托自由貿易賬戶在上海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全口徑信息監測數據中心,構建全面的跨境金融安全網,做好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傳感器和監測器;第三,將全面拓展自由貿易賬戶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外幣一體化功能,並支持銀行類金融機構依托自由貿易賬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跨境金融創新,支持證券類金融機構、保險類金融機構依托自由貿易賬戶開展跨境金融創新;第四,將培育發展試驗區面向國際國內同步開放的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對接支持全國性金融市場的開放,滿足境外主體配置中國資產的需求;第五,將全面優化提升系統功能,提高系統大數據集成處理能力,將自由貿易賬戶系統建立成實時的、網絡化的、全覆蓋的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重要基礎設施。
“三位一體”金融安全網經受住了壓力測試
上海證券報:有觀點認為,自由貿易賬戶也為短期投機資金跨境套利套匯帶來更多便利,如何應對金融開放帶來的金融風險沖擊?
張新:守住風險底線是我們在設計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落地方案時考慮的核心內容。我們以自由貿易賬戶系統為基礎,研究構建了“三位一體”的跨境金融安全網。首先是通過自由貿易賬戶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對上海地區的跨境金融活動進行7×24小時、逐筆、逐企業的實時監測,對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動態進行實時監測;其次是會同金融監管部門、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研究建立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綜合監管監測分析系統,重點覆蓋上海地區各行業、各市場的日常金融業務活動;第三是探索建立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系統,對占上海信貸總量三分之一的房地產金融活動實施全方位監測與管理。
我們還積極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和做法,依托自由貿易賬戶系統,制定了“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監測分析和管理體系,這是市場高度開放的自貿區最重要的金融風險防范制度。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成立了跨境資金流動的實時監測室,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重點監測異常跨境交易等可疑行為,可以有效攔截高風險主體的非法交易行為。
從實踐情況看,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安全網發揮了較好的效果。上海自貿區運行以來,跨境資金流動並未出現異常,也沒有成為熱錢流入套利的管道。尤其是在去年國際國內金融市場波動中,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安全制度設計經受住了市場大幅震盪的壓力測試,體現了強勁的抗風險能力。
為全國金改闖出一條新路
上海證券報:未來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重點和發展方向是什麼?自貿區金融改革將如何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
張新:過去三年,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是對金融核心和敏感領域的全方位改革,這些改革是全面大膽的,為全國提供了樣本。實踐證明,上海自貿區完全有能力承擔進一步的改革重任,為全國闖出一條新的改革之路。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對標國際高階經貿規則、對標全面建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對標國家經濟金融戰略的原則,當好金融改革創新破冰船前哨,推進上海自貿區金改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發展。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積極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兌換。研究依托自由貿易賬戶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創新外匯管理體制,根據形勢變化逐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限制。
二是建立金融綜合監測分析中心。建立能實時監測跨境、跨市場、跨行業金融風險的統一共享的金融綜合監測分析中心,繼續推進金融綜合監管試點。
三是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的開放。參照“黃金國際板”和股票市場“滬港通”的經驗,加快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加快國際能源中心建設,擇機推出原油期貨。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的全球服務中心和“一帶一路”的金融服務中心,加強對人民幣“走出去”的金融服務。
四是依托自由貿易賬戶建設面向國際國內的人民幣資產池,給國內投資者提供穩定的投資渠道,同時將全球充裕的流動性有序導入我國實體經濟。(王媛 顏劍)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