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日本殷鑒 人民幣升值 跨大步不如慢慢走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日本共同社發表評論指出,有觀點認為中國正在吸取《廣場協議》之後的日本經濟的教訓。為了自身的利益,以及避免重蹈日本覆轍,中國逐步提高人民幣匯率應該是個良策。
香港文匯網訊報導,評論指出,日本從上世紀 50 年代到 70 年代經濟高速增長,並於 1964 年加入號稱「發達國家俱樂部」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 1968 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升至資本主義國家第 2 位。直到 1971 年,日元匯率還是一直固定在 1 美元兌 360 日元,低匯率則培育了日本國內的產業。
然而,日本經濟的強勢增長威脅到美歐發達國家, 1985 年日美歐 5 國聯合對美元匯率偏高的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據日本的國際貨幣研究所介紹, 1984 年 12 月外匯市場上 1 美元兌 248 日元,而隨後 3 年分別升至 203 、 162 、 128 ,日元匯率急劇上升。
為了減輕匯率急升對出口產業的影響和防止經濟出現下滑,日本央行長期推行低利政策,結果導致通貨膨脹、地價股價飆升。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陷入了長期的經濟蕭條。
《廣場協議》簽署前,日本的物價與美國基本持平,但是隨著日元急劇升值,日本則成了國際上的高物價國家。如果將日本國內銷售的食品和服裝等價格換算成美元,那將非常令人吃驚。 1994 年日本的物價約為美國的 2 倍。
隨後,日本的物價逐漸調整到日元匯率相當的水平。現在如果去歐美旅行甚至會感到物價高於日本,但是通貨緊縮也為日本經濟帶來極大的困擾。評論指出,如果日本能更早一點逐步提升日元匯率,那麼所帶來的衝擊或許會小一點。
中國的人均 GDP 剛剛超過 3000 美元。站在中國的立場,或許希望在經濟高速成長之際,各國能夠容忍目前有些偏低的人民幣匯率,但評論認為,如果不及時提高人民幣匯率,那麼隨後的人民幣急劇升值將產生極大的副作用。
近來外界普遍預期中國即將提高人民幣匯率,無論來自內部或外部壓力,目前中國正積極找尋最佳的升值時機。評論認為,隨著國家經濟濟實力的增強,貨幣趨於強勢是很自然的事。但為了自身利益,以及避免重蹈日本覆轍,中國逐步提高人民幣匯率應該是個良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