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調查:美就業成長 趕不上經濟復甦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華爾街日報》最新學者民調指出,美國經濟衰退所失去的840萬份工作中,約1/4不會再恢復,而需以其它產業所創造的新型態工作來彌補。
一場經濟衰退,加速了美國的產業興衰,許多企業將產線自動化、或轉移至中國等地區;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就業狀況逐漸好轉,但工作型態將與過去不同。
根據學者看法,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速度將放緩。2010年GDP(國內生產毛額)預估年增3%,由去年第4季的5.7%降下來。
以此經濟成長率推算,美國每個月可增加13.3萬份工作;但由於新增就業人數幾乎同步增長,失業率短期還是很難降下來。
民調預測,今年底美國失業率將由1月的9.7%略降到9.4%。專家表示,每月新
增工作要達到20萬份以上,才能帶動強勁就業復甦。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周四亦發布報告,預測今年每月平均新增工作數為9.5萬、平均失業率10%,GDP成長預估3%。
Decision Economics經濟學者西奈伊(Allen Sinai)強調,就業成長遲緩的原因,不僅是經濟問題,與外包或自動化的產業型態也有很大關聯。
受訪的學者們認為,美國因衰退而喪失的800多萬份工作中,有3/4比例屬循環性。意味當需求恢復時,這些職缺也將獲得回補。
但若干在衰退中找到生存之道的企業,在支出方面謹慎,節支卻更為積極。這也是美國政府在就業政策上,所面臨的最大考驗。
因此,在經濟學者眼中,歐巴馬與財長蓋特納的表現都不夠好。若以100為滿分,歐巴馬與蓋特納分別得到57、60分。
相較之下,聯準會主席伯南克的評價就好得多,平均分數為78分。MF Global學者Jim OSullivan表示:「伯南克起初雖誤判情勢,但往後仍能積極、正確地行動,而且獲得成果」。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