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分析〉Fed第二輪量化寬鬆可救經濟?小心恐淪政策失序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垂手可得的資金,就像其他興奮劑,恐怕無助理智判斷。

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決定出手大買公債,不再著眼於讓資產負債表縮水。此舉堪稱明智,因為讓 Fed 資產萎縮,恐在經濟成長依舊微弱的情況下,讓貨幣政策實際上緊縮。


不過,現在傳出越來越大呼聲,要求 Fed 更進一步顯著擴大其資產。原因是擔憂美國經濟繼續走軟,可能陷入全面二度衰退。

主張 Fed 採取二度量化寬鬆 (quantitative easing) 的人士表示,不應該讓這類措施污名化。他們稱,這只是央行在基準利率已接近 0、無法再調降的情況下,增加市場資金供應的另個政策工具選項。

問題是,Fed 在 3 月份結束的第一回量化寬鬆措施,已支付逾 1.7 兆美元收購公債。《華爾街日報》指出,關鍵疑問在於:為何上回行動,不足以阻止經濟走軟?

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時也暴露出量化寬鬆的侷限。雖然此措施確實將大量資金注入銀行體系,但從目前銀行業帳本上抱著 1 兆美元現金,而不見放款金額大增,顯見申貸者既無意借更多錢,銀行也不願擴充信用。

報導表示,這可從兩方面來解決。Fed 一方面可以維持謹慎寬鬆立場,另一方面則等待民間家庭資產負債表復原,且房市真正觸底。如此一來,民眾才會願意申請更多貸款,銀行可能也更願意放款。

儘管這可能意味,經濟成長不及預期的情況,將維持一段時間;但卻也讓稍後經濟出現持久成長的機會增加。

不過,主張採行第二波量化寬鬆的人士則不同意,表示這可能引發通貨緊縮式的經濟混亂。

然而,第二輪量化寬鬆唯一能夠「修補」家庭資產負債表的方法,是除非投入資金夠多,足以讓民眾的不動產等資產價值,提升至可彌補負債的水準。但是這筆資金恐怕大到可能撼動經濟穩定。

換句話說,二度量化寬鬆,最後恐怕淪為一艘彷彿由酒醉水手駕駛的船。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