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紐約聯儲文件:央行在危機期間應提供比市場條件更優厚的貸款

鉅亨網新聞中心


紐約聯儲1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經濟學家認為央行應該在危機期間提供比市場更為優厚的貸款,并接受質量可疑的抵押品,以改善市場流動性。

綜合媒體8月12日報道,美國紐約聯儲(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1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央銀行應在市場流動性缺失時提供條件更為優厚的貸款,而不是只在銀行需要資金來補充儲備金時才提供此類貸款。


這篇文章出自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研究員切凱蒂(Stephen Cecchetti)和Piti Disyatat之手,文章指出,鑒于在后一種情況下,央行會提供低于市場利率的貸款并只接受最高質量的抵押品,因此當面臨系統性危機時,央行也應該以低于市場水平的利率提供貸款并接受“質量可疑的抵押品”。

這篇文章收錄在紐約聯儲的《經濟政策回顧》特別版中,文章主要討論了美聯儲在2007年和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

BIS的兩位研究員還總結到,在市場流動性缺失期間,央行在表達貸款意愿時應放棄它們含糊其辭的偏好。

文章寫到,當一家銀行存在流動性需求時,模糊的表達能夠有效防止“道德風險”,因對央行貸款擔保的臆測可以鼓勵過度冒險行為。但是,在解決流動性普遍短缺問題或面臨系統性危機時,這樣做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特別版收錄的另一篇研究文章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John Geanakoplos用其有影響力的抵押率和“杠桿循環”理論來論證,在危機期間,央行需要以比市場更慷慨的條件來提供貸款。

Geanakoplos認為,近期危機反映了一種杠桿的轉變,即貸款人向債務人提出的抵押條件從過度寬松的小型抵押品向質量極高的抵押品過度逆轉。為打破這種自我增強的循環,央行在危機期間應更注重提供比市場主流貸款成本更低的抵押貸款。

這些文章是在美聯儲宣布政策調整的兩天后公之于眾的。美聯儲10日宣布,將把來自于機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債券的本金付款再投資于較長期美國國債,從而將美聯儲所持債券維持在當前水平不變,以適量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

(張軼婷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