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豐田本田同召回 重創“日本制造”品質信譽 經濟前景黯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本豐田本田兩大車企陷入“召回門”,不僅重創以質量著稱的日本制造業,也令日本經濟前景更加黯淡。

據中國證券報2月11日報道,繼豐田公司之后,本田公司也在全球范圍召回汽車。日本三大車企已經兩家陷入“召回門”,不僅重創以質量著稱的日本制造業,也令日本經濟前景更加黯淡。


豐田本田身陷“召回門”

2009年11月,豐田汽車因汽車腳墊問題已經在全球召回了數百萬輛汽車。進入2010年,豐田汽車召回規模更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召回牽涉的車型和地區也越來越多。1月21日豐田宣布,由于油門踏板存在質量問題,將在美國召回230萬輛豐田旗下品牌汽車;2月5日,豐田宣布在俄羅斯召回16萬輛汽車;2月7日豐田已經決定在日本市場召回混合動力普銳斯車型。另外,豐田將在美國開始修復普銳斯車型的剎車問題。截至2月10日,豐田汽車公司已因剎車系統、油門踏板和踏墊問題在全球范圍召回的汽車總量約為854萬輛。

無獨有偶,日本另一汽車巨頭——本田公司10日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對逾43.7萬輛安全氣囊存在隱患的汽車作召回處理,這是本田繼1月29日因汽車車窗電動開關存在安全隱患宣布在全球召回約64.6萬輛汽車后的又一次大規模召回行動。

豐田汽車公司1933年建廠,并在2008年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商。連日來,“召回門”占據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顯著版面。鋪天蓋地的負面報道,讓這家汽車業“老大”+“老店”蒙受巨額經濟損失之外,更陷入了質量和誠信的雙重危機。

“召回門”使豐田汽車公司新車銷量驟減。2010年1月份,在美國車市復蘇的背景下,豐田在美國銷量同比下降了16%。自爆發“踏板門”事件以來,豐田股價跌幅達到22%,市值蒸發400億美元。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正在考慮調低對豐田的評級。而此前豐田品牌在《商業周刊》2009年進行的全球調查中

市值價值310億美元,是汽車制造商中市值最高的。

為應對危機,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在媒體現身,表示“為引發麻煩,使大家為豐田汽車質量和安全道歉”,并于2月9日在《華盛頓郵報》網絡版發表文章,向公眾公開豐田為重新贏得客戶信賴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檢查生產流程、建立車質中心、促進豐田全球業務部門的信息溝通、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并保證此類事故不再發生。但即便如此,仍被媒體批評為“行動得太慢”。

波及“日本制造”

豐田汽車大規模“召回”帶來的影響不僅如此,日系汽車整體形象都受到損失。實際上在“召回門”之前,日本汽車業的表現就已差強人意。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日本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汽車消費也隨之陷入低迷。為此日本政府出臺了針對汽車業的一攬子危機應對政策,對購買和更換環保車的消費者給予補助的政策。

[NT:PAGE=$]

在上述因素刺激下,日本車市銷量逐漸回升,生產也隨之走出了最艱難的時期。據日本汽車行業團體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09年11月,日本國內汽車銷量已連續3個月同比增加,但由于上半年數據太差,2009年日本銷量跌破500萬輛,創31年新低。受“召回門”的沖擊,日本汽車市場短暫的恢復可能已經告一段落。更有日本媒體認為,日本制造的“品質神話”正遭到動搖,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

日本富士通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柯隆指出,豐田汽車此次出現的品質問題,“全球化”或是其結癥的根源。過去10年之間,豐田在汽車生產和零部件采購方面,大大推進了全球化。豐田的海外生產輛數也從2000年175萬輛到最高峰的2007年達到430萬輛以上。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豐田發生了自我認知危機,“豐田所經歷的自我認知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也在不少日本其它巨企中存在。它們從追逐者變成領先者后,不約而同地進入了瓶頸狀態。從幾年前的索尼到今天的豐田,日本巨企紛紛在自我認知危機中倒下。”

對于日本經濟而言,原本各方就預計2010年將萎靡不振,聯合國此前預計2010年日本經濟復蘇增長預期僅為0.9%,美國標準普爾也將日本長期國債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分析人士指出,民主黨上臺后大把花錢刺激經濟,目前已經沒有余地采取財政刺激政策支持經濟復蘇,需要嚴重依賴外需。但“召回門”沸沸揚揚,無疑使汽車和電器制造為主的日本出口再次遭受重大打擊,而日本現在的出口額僅為峰值時的80%左右。這無疑讓日本經濟復蘇的前景更為黯淡。

美國汽車業的陰謀?

在“召回門”事件中,各種批評和質疑的聲音不絕于耳,其一則指向美國汽車制造業。

此次豐田召回的汽車最早都源于美國,而幾乎所有重要的美國媒體上,都可以看到豐田召回的大幅報道,以及對豐田“遲鈍、緩慢、故意誤導”的批評。這些報道導致美國公眾對日系汽車的不信任感上升、日系汽車銷量驟減。資深汽車媒體人管學軍認為,汽車業背后也有政治經濟學,政治目的與經濟目的的取向,決定著汽車戰爭的走向。

就在日本汽車深陷“召回門”之時,通用汽車9日公布了對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兩家公司重組計劃,計劃到2014年投資110億歐元進行重組,并計劃裁減8300個工作崗位。

有評論指出,汽車大國美國不會容忍豐田在美國及全球市場獨占鰲頭。此外,美國2010年秋季將進行中期選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國廠商正在成為攻擊對象。美國朝野是在借召回事件“修理”豐田汽車。

2月9日,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再次向全球消費者致歉,稱豐田公司必將竭盡全力將傷害降至最低。截至目前,豐田汽車已因剎車系統、油門踏板和踏墊問題在全球召回汽車總計約854萬輛。

車企老大損失嚴重

[NT:PAGE=$]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口號一直是豐田車標榜全球銷量的廣告語,2009年,豐田車更是坐上了“世界銷量老大”的交椅。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新年伊始,世界老大頻頻出現各種“召回門”:豐田“踏板門”、“腳墊門”、“剎車門”愈演愈烈,“跑偏門”又接踵而至。而豐田汽車也正是敗在了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質量問題上。有專家認為,豐田車實際上在公司進行全球擴張的同時,企業的內部整合和運營機制并沒有與之相適應,而豐田汽車大幅削減汽車制造成本,也是“豐田門”頻出的根本原因。換言之,豐田汽車存在外包現象,在美國銷售的豐田汽車大多數都是美國制造,而豐田公司本身并沒有進行把關和質檢,豐田車那樣的“捆綁式”供應商合作的模式缺陷,也導致了豐田與零部件供應商互相持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封閉關系。有分析人士認為,豐田能夠在全球享有盛譽的原因在于它所推崇的“精益化管理”,而在豐田急速擴張的同時卻弱化了公司的管理要求,導致豐田汽車質量下降,蒙受巨大損失。

豐田汽車公司常務董事伊地知隆彥4日在東京對媒體說,豐田公司處理從美國等市場召回的問題車相關費用約1,700億日元至1,800億日元(約135億人民幣)。豐田召回事件公布后,對投資者信心也造成沉重打擊,豐田股票大幅縮水。

2月9日,豐田宣布召回普銳斯后股價上漲2.9%,反彈至每股3375日元,2月10日豐田公司股價繼續小幅反彈0.44%收于每股3390日元。但實際上,自2010年1月至今,豐田公司股價已經累計下跌近20%。而豐田車所停產車型均為暢銷車型,包括在美國十分暢銷的凱美瑞等八種,累計起來這八款車型占豐田2009年美國總銷售的57%。直接經濟損失或許可以用金錢衡量,但豐田多年建立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任”已經面臨崩潰,這樣間接品牌形象的損失恐怕是難以估量的。

豐田公司的全球召回對中國豐田汽車的銷量也有巨大影響。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豐田旗下雅閣、卡羅拉、凱美瑞的年銷量分別為17.54萬輛、15.75萬輛和15.62萬輛。數據顯示,2009年的11月份,雅閣、卡羅拉、凱美瑞的銷量均在銷量前十強中,分別居第六、第九和第十位,而12月,凱美瑞跌出前十排行榜。2010年1月份,這三款車型均不在轎車銷量前十強中。

企業文化害豐田不淺

知情人士說,豐田與美國監管部門間矛盾的核心是:豐田公司的家族企業文化與美國要求汽車生產商披露安全問題的規定產生了沖突。盡管豐田雇傭了兩名NHTSA前官員來打理該公司與這一機構的往來,但雙方的關系還是出現了惡化。

早在2004年初,就有人向相關部門反映豐田汽車的質量問題,稱豐田汽車在沒有觸及油門之時就有加速的現象。2005年和2006年,NHTSA接到數百個涉及豐田汽車的意外加速事件報告。直到2009年8月,發生在美國境內的一起致命事故使故障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從問題發生之初到現在,其實豐田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去解決“剎車門”和“腳墊門”,但是他們一直選擇了一種回避的態度,這種企業文化被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為“家丑不外揚”的企業文化。

輿論普遍批評豐田公司應對此次危機表現不佳,各種表態和提供的服務不及時。對于豐田章男在道歉中的表態,日本媒體在報道中各執一詞,共同社認為這個表態并沒有提到具體的措施,但是,對于豐田這個百年企業,或許對于應對這樣“從未考慮”會出現質量問題的豐田公司,的確做出反應的時間有些過長。

對于豐田汽車來說,樹立業內聲譽需要百年,然而,正如某些學者所說,“做大象”倒不如“學大象”,如大象般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對于豐田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豐田未來的路究竟在何方,這還是當下比較困惑的問題。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