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撤了也沒用!阿里巴巴遭股東提告 涉嫌違反美證交法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阿里巴巴遭股東提告 涉嫌違反美證交法 (圖:AFP)
美國一家法律事務所以向紐約地院提起集體訴訟,控告電子商務巨擘阿里巴巴集團 (Alibaba Group) (BABA-US) 違反美國證券交易法。
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LLP 於 1 月 30 日聲明,阿里巴巴於在 Nasdaq 掛牌上市前,使用業務經營的穩定性、財務前景等錯誤資訊誤導大眾,並隱瞞重大的監管審查事實,因此代表阿里巴巴的股東 Manishkumar Khunt 向法院提出告訴。
該法律事務所主張,阿里巴巴沒有揭露 7 月時公司高層與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SAIC) 會面的訊息,2 個月後阿里巴巴以 250 億美元在紐約進行 IPO,該會議上主管單位曾質疑阿里巴巴「眾多高度可疑,甚至非法的業務操作」。
該事務所正廣邀其他投資者加入集體訴訟,但並未透露具體求償金額。
該所稱,阿里巴巴 1 月 28 日的股價在交易量異常高時下跌,SAIC 剛巧公布一份《白皮書》,提及 7 月時與阿里巴巴高層開會的訊息。
阿里巴巴股價在 1 月 29 日下跌至 89.81 美元,較前一日收盤大跌 8.8%,而 28 日收盤則較前一日下挫 4.4%。阿里巴巴周一股價收在 90.13 美元。
回顧阿里巴巴與工商總局因「假貨爭議」的數日交鋒:
2015 年 1 月 23 日:中共工商總局公布 2014 年網購商品抽樣結果,點名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假貨率高達 62.8%。
2015 年 1 月 27 日:淘寶微博質疑調查公正性,以未署名的貼文指稱工商總局網路交易監管司司長劉紅亮評判不公,隨後該貼文遭刪除。
2015 年 1 月 28 日:工商總局在網站公布《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指出 5 大問題,包括淘寶把關不嚴、對商品資訊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
隨後馬雲回應:假貨雖然不是淘寶網造成的,但淘寶網註定要背負這種委屈。這種責任,淘寶只能認下它,解決它,因為解決假貨和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就是解決淘寶的生存問題。
2015 年 1 月 29 日:阿里巴巴公告季度財報,獲利不如預期,股價暴跌。工商總局網站撤下《白皮書》,並稱該文件僅是一場閉門會議的紀錄,不具法律效力。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的一位成員 Chen Litong 表示,美國法院可能接受《白皮書》作為對抗阿里巴巴的證據,因為任何存在於訴訟提起前的證據,都會比訴訟過程中蒐集到的證據還具有效力。陳律師在在中國與美國紐約州均執行法律事務。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