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英國經濟終於脫離衰退 但前途茫茫 分析師同表悲觀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周二(26日)時英國終於傳來好消息,那就是在一年半載的經濟衰退後,英國終於從開始復甦,不過,Q4 GDP是有點令人難堪的0.1%…
這樣的經濟成長不僅少得可憐,而且還遠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更糟的是,接下來幾季英國可能都得與這樣的經濟成長為伍,其歐盟同伴也好不到哪去,同樣深陷經濟泥沼。
但如此經濟成長,卻也足夠讓英國官員歡欣鼓舞一番。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表示:「我們正處於經濟復甦的道路上,但需格外留意市況。」
許多經濟學家對達林的樂觀感到相當敬佩,更多人則難掩對於0.1%經濟成長的失望。畢竟經濟學家以為,在聖誕節及1月增值稅開徵前的買氣助推下,經濟成長會來到0.4%或更多。的確,消費者開支是上揚了,但是卻被其他經濟區塊的下行抵銷。
儘管英國政府提出消費者誘因,比如說舊車換現金的計畫,希望能夠刺激工業生產,但是結果卻未能如願,工業生產並未全面上揚、服務業活動也未見成長。分析師的難過之情溢於言表,畢竟在政府投入了那麼多的心力後,經濟體未能以強勁復甦回報。
此外,經濟學家也不相信英國政府的樂觀說詞,不認為經濟體在轉正的Q4經濟成長後,便能夠回到常軌。而這樣的懷疑不僅僅是針對英國,也遍及其他經濟體。分析師指出,就算法國、德國、美國在幾個月前就已脫離衰退,但是這樣的復甦被質疑是經刺計畫的奏效的緣故,其本質是脆弱的,且可能再度陷入衰退。
分析師指出,政府先前為了推出的經刺計畫,日後一定會縮減開支及增稅應付,這意味著會有一段公共事業工作機會減少、政府補助下修的時間,且消費者口袋裡的錢也將越來越少。而企業只有在確定需求回來前,才會重新於生產及人事中投資,但這情形不太可能在政府緊縮成本時發生。
經濟學家指出,歐洲的失業率可能從2010年到現在持續上揚,但這還是在企業再次投資後才會發生的情形,反之則情況更糟。
若此情形為真,則歐洲人可能要再等上整整一年,才能真正感受到經濟的回暖,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何周二的英國經濟成長,掌聲竟是如此稀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