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及美元因素影響 銅價回調概率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期銅市場繼續延續震蕩整理格局,分析師認為,歐美需求好轉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銅市過剩的格局,受流動性收緊及美元走強影響,銅價結束近期高位整理走勢再次回調的概率加大。
綜合媒體3月22日報道,上周(3月15日至19日)滬銅探底回升,先抑后揚。1006合約上周(3月15日至19日)開盤于59,390元/噸,延續前期走勢快速下跌,最低至57,760元/噸。隨后多頭積極護盤,在前期低位附近獲得支撐,價格止跌回穩,震蕩上揚,重回60,000元/噸一線,3月19日收盤于60,230元/噸,周漲640元,漲幅1.07%。LME銅經過周一的下跌后重回前期震蕩區間。美聯儲在周二發布繼續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不變并再度重申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利率在異常低水平的言論令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樂觀,3月19日收于7,445.0美元/噸,上周(3月15日至19日)小幅下跌15.0美元。
宏觀面上,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10年第二十期中央銀行票據。本期央票期限3個月,發行量1300億元,在較上周放大100億元的同時,一舉創下該期限央票有史以來的最高發行規模。綜合當前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看,在流動性相對過剩的情況下,央行更傾向于采用數量調控的方式,在公開市場上大力回收流動性。而鑒于公開市場回籠效果顯著,預計近期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也大大降低。據Wind統計,上周(3月15日至19日)公開市場到期資金1900億元,周二回籠1,930億元后已提前實現連續第四周凈回籠,且凈回籠量將達千億以上。此外,3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為7,660億元,截至3月17日,央行已回籠7,450億元,本月凈回籠已無懸念。
供需方面,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銅市1月供應過剩86,900噸,而2009全球銅市供應過剩量為246,500噸。WBMS稱,1月全球礦山銅產量為129萬噸,較2009年同期增加2.6%,精煉銅產量為153萬噸,較2009年同期增加5.9%。中國1月銅產量增加30,000噸,而智利銅產量則減少至258,000噸,為自2009年2月以來最低月度產量。WBMS稱,1月全球銅消費量為152.6萬噸,而2009年全球銅消費量為1835萬噸,銅市供應過剩令銅價承壓。
庫存方面,自3月1日以來,LME銅庫存減少30,000噸至總計的522,975噸,為1月中以來的最低位,這扶助支撐銅價。滬銅上周(3月15日至19日)增加13,632噸,至169,101噸,比節前增加54,799噸,顯示LME銅流入國內,國內壓力增大。現貨市場上周(3月15日至19日)買盤支撐,消費尚可,但現貨因庫存消化壓力較大,下游仍多以按需采購為主。
由于對解決希臘等國債務問題解決的不確定上升,使得歐元和英鎊兌美元下跌引導美元上漲,美元的走強令金屬市場承壓。同時,市場仍然充斥著對中國可能進一步收緊信貸的擔憂情緒。除中國以外的市場目前的需求在上升,而這種好轉與擔心中國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經濟增長可能放慢之間帶來的利空作用持續拉鋸。
美元此輪反彈的根本原因一是因為美國經濟自2009年12月份開始出現好轉,并且比歐洲好;二是歐盟爆發以希臘為主的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歐元貨幣危機,資金買入美元做空歐元對沖。以上兩點造成美元此輪強勁反彈。美元反彈至3月份開始出現走弱,因為歐洲央行聯合美聯儲開始對做空的對沖基金調查,因為對沖基金略有收斂。但是4月份,希臘,西班牙、愛爾蘭、意大利將進入債務清償時期,如果他們還不掉780億美元債務,則歐元會繼續承壓,美元將再次走強,從而打壓金屬價格。
整體看來,目前金融市場的不確定行因素交織,而旺季需求預期又使得現貨較為惜售,整體延續震蕩格局。歐美需求好轉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銅市過剩的格局,受流動性收緊及美元走強影響,銅價結束近期高位整理走勢再次回調的概率加大。
(柏青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