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食2000億美元汽車“后市場”蛋糕 外資發力在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13 14:36
隨著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后,在汽車后市場方面,何時超過美國也成為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
綜合媒體12月13日消息,“從后市場的容量來看,我認為2012年,汽車市場的保有量將與美國持平,到2015年,我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將與美國持平。”昨日,嘉之道汽車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嘉之道”)合伙人李斌表示,屆時中美兩國的汽車后市場的銷售額將突破2000億美元。
按照統計,目前美國汽車保有量為2.1億輛,而今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剛突破7000萬輛。如何在2年內實現翻兩番,李斌表示,由于統計口徑的關系,我國有大量的農業機械沒有按照“汽車”這個門類歸口管理。
這些編外機動車與普通機動車最大的區別在于不用上牌,而這一塊的保有量十分巨大。因此,李斌表示,如果將這一塊“編外人員”統計在內,那么國內汽車保有量將不再是2020年達到2億輛,而是在2012年,即提前8年達到這一規模。
不過,雖然汽車保有量與美國持平,但后市場規模超過美國尚需時日。汽車市場的“前、后”之分是按照整車銷售的順序來劃定的。目前,后市場環節包括汽車保險、金融、IT服務、維修、配件、二手車和租賃等等。
根據統計,2005年,我國汽車后市場的銷售額為880億元,到2009年增至2400億元,預計到2012年左右增至4900億元,其年復合增長率為26.9%。李斌認為,在2015年,國內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汽車售后第一大國。目前,美國后市場規模為1860億美元,但年增長率大大低于中國,僅為每年2%左右。
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700萬輛,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汽車第一大國。不過,近年來,隨著廠家產能的不斷擴大,4S店數量的不斷增長,新車銷售的利潤也越來越薄,整個汽車經銷行業事實上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3萬家汽車經銷商中,僅有三分之一能維持盈利,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是賠本經營。同時,在汽車經銷商的利潤結構中,在國外占經銷商盈利60%的后市場部分,在國內所占的比重不到30%,發展汽車后市場已經刻不容緩。
而在這方面,首先布局的顯然是跨國零部件供應商。目前,博世已經宣布要在2010年前,在中國建立1000家汽車維修店;日本最大的汽車用品經銷商——黃帽子(YellowHat)計劃在2015年前將中國直營店和加盟店數量增加到500家;3M在中國則將其8000種汽車售后產品覆蓋到700家特約美容店、6000家汽車維修廠和4S銷售中心中……
“我們目前提供給4S渠道和零售連鎖的比例為1∶4,未來我們當然要繼續服務于主機廠來主導的4S渠道,但更重要的是各種多元化的售后體系。”德爾福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市場及工程總監陳立迅表示。
而面對國際大鱷的大舉進駐,國內售后市場的整合還是以汽車經銷商為主導,近年來包括廣匯汽車為代表的汽車經銷商,都在研究如何做大售后蛋糕,不過,其規模與動輒門店數以百計的外資相比,仍然是小打小鬧。
(都穎琪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