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蔓延 美增發8國旅警 病毒衝擊奧運 巴西急推對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由於擔心當前在蚊蟲傳播的寨卡(Zika)病毒可能導致新生嬰兒畸形並留下後遺症,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對加勒比海和拉美8個國家或領地發佈旅行警報,建議孕婦避免前往報告有寨卡病毒傳染的地區。目前,已有22個國家和領地被列為旅遊警告名單。巴西里約熱內盧當局宣布了防止寨卡病毒在奧運會期間散播的計畫。
中新網25日援引外媒報導,疾病防治中心22日稱,出於對寨卡病毒傳播的考慮,孕婦不應前往巴貝多、玻利維亞、厄瓜多、瓜德羅普島、聖馬丁、蓋亞那、維德角、薩摩亞和聖馬丁島。
而在一個星期之前,疾病防治中心已因相同原因發佈旅行警報,建議孕婦推遲前往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馬提尼克島、墨西哥、巴拿馬、巴拉圭、蘇利南、委內瑞拉和波多黎各。
美國紐約州官員說,已確診3名寨卡病毒攜帶者,他們曾出境旅行,前往寨卡病毒正流行的地區。紐約州衛生部門呼籲,民眾慎重出行,如果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區,應採取防護措施。
就紐約州確診的最新病例,紐約州衛生部稱,3人寨卡病毒檢測呈陽性。他們去過寨卡病毒流行地區,一人已經康復,另外兩人正在好轉。
至於他們去過的具體國家,衛生部沒有說明。紐約州衛生專員霍華德·朱克警告,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區必須慎重。尤其是孕婦,出行前了解衛生通告,到這些地方要採取防護措施。
1月16日,一名在夏威夷出生的小頭症新生兒被確認感染了寨卡病毒,這是美國首次在本土出生的新生兒中發現這種病毒。
《星島日報》報導,英格蘭公共衞生局日前也證實,3名曾前往哥倫比亞、蘇利南和圭亞那旅遊的英國人患上了寨卡熱。這是英國首次在本土發現寨卡熱病例。
英格蘭公共衞生局介紹說,引起寨卡熱的寨卡病毒不會自然出現在英國,但病毒會通過蚊蟲傳播,在極少數情況下,病毒也會通過性傳播或者母嬰傳播。 (接下頁)
[NT:PAGE=$]
寨卡病毒爆發漸受國際關注下,巴西里約熱內盧推出清理孳生蚊子的積水等一連串防疫措施,希望消除旅客對到訪當地參與2月嘉年華會及今夏奧運的疑慮。
香港《明報》援引巴西衛生部表示,舉行奧運的8月天氣較涼兼較乾燥,較少蚊子,蚊子傳播病毒的病例也較少。不過,為了釋除疑慮,當局宣布里約熱內盧將加強撲滅病媒白紋伊蚊孳生地,在奧運會期間每天打掃。倘若運動員與訪客有健康問題,主辦單位還會逐一處理,可能實施煙熏。當局又趁舉辦嘉年華推出傳宣歌曲《趕走寨卡》(Chase away Zika),呼籲群眾清除積水,其中一句歌詞稱﹕「如有積水,孑孓會生,孵化成蚊子。」
里約熱內盧由2月5日起舉行聞名遐邇的嘉年華會,8月5日至21日主辦夏季奧運,近月在拉美地區迅速蔓延的寨卡病毒令這兩場盛會蒙上陰影。
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約20%會表現輕微症狀,如發燒、皮疹、關節疼痛和結膜炎等,症狀通常不到一週即可消失。然而,如果孕婦感染,胎兒可能會受到影響。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激增的巴西,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已經確診超過3500名小頭畸形胎兒和新生兒。
醫學專家尚不了解寨卡病毒如何干擾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對寨卡病毒,目前也沒有疫苗和有效療法。香港、台灣、美國、歐盟、加拿大的衛生部門均發出旅遊警示,勸喻孕婦避免到巴西等發病國家
寨卡病毒最早於1940年代在非洲被發現,此後也傳播到東南亞、太平洋島國和美洲地區。由於傳播該病毒的伊蚊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發很可能會傳播到更多國家。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已表示,來自全球的調查人員正在調查寨卡病毒與出現在巴西的新生兒小頭畸形之間的聯繫。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中,數以千計當地出生的嬰兒頭部大小不正常。
WHO公佈的資料顯示,寨卡熱目前在巴巴多斯、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馬、巴拉圭、波多黎各、蘇利南和委內瑞拉等國家和地區流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