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設專組 嚴盯虧損重組高危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日表示,證監已成立「企業規管專責小組」,主動緊盯異樣及高危上市公司,如長期虧損、經常重組、有核數師劈炮等公司,採取先發制人,冀由「被動變主動」,及早偵察和跟進可疑失當行為,以提升企業管治水平,強化投資者保障。
《星島日報》報導,上市公司失當行為愈見增多,假帳、造市、誤導股民時有所聞。這等「白領罪行」不見血腥暴力,遺害卻非淺,投資者的半生積蓄隨時付諸一炬。證監不敢坐視,部署主動出擊,防患未然。
唐家成昨(12)日在上市公司商會晚宴上透露,證監已成立一個企業規管專責小組,以「偵察風險為本」態度,主動監察上市公司公告、通函和年報,亦會定期深入「體檢」每家上市公司,尤其是一眾高危股,例如長期虧損、經常企業重組,或是頻密更換核數師等公司。
他說︰「這意味證監將有更多監察、分析及執法行動。」此舉源於各界關注時有上市公司涉及嚴重企業失當行為,證監希望盡早發現,以減低投資者損害。他又稱︰「透過主動偵察企業的失當行為,以及跟進可疑活動,維持優質市場,藉此強化市場信心。」
證監近年在法規執行部主管施衛民領導下,作風愈見強硬,打擊金融壞分子的宗旨是不手軟、不賣帳,大藍籌大銀行也「無面畀」。如今證監更主動出擊,有市場人士擔心適得其反,令上市公司綁手綁腳,但也有人讚好,因可避免壞分子拖累好公司,因「一粒老鼠屎可以壞了一鍋粥」。
擁有不少上市公司成員的上市公司商會,其主席辛定華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亦認為證監嚴厲監管,旨在維持高質素的管治水平,公司只要做好自己,就不用擔心太多。
唐家成指出,香港絕不可滯後於全球的企業管治標準,並相信上市公司可受惠於良好企業管治,因不少權威學術研究顯示,優質上市公司與股價表現成正比。他續指,收緊監管法規無疑可增加阻嚇力度,但理想而有效的企業管治,不能完全倚賴法例,也得靠公司自律。
因此,他認為上市公司對於甚麼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不宜用「剔格仔」心態,圖用盡一切法律及會計技巧,滿足到法規基本要求便算。企業做決定前要自問的問題,不是「這是否合法」,而是「是否正確」。
他續指,要有優質企業管治,董事的「獨立角色」非常重要,英國近日倡議收緊上市要求,不容公司股權與投票權脫鉤,正好說明董事局必須保持中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