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英國、德國、美國和日本科技創新經驗與啟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0 08:33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戰略前沿技術”(id:tech999)摘編自《全球化》2015年第9期       英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科技創新是大國崛起的基石,從引進模仿到自主創新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必經的過程和捷徑,激勵創新的制度和文化是大國科技創新崛起的根本保證,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是新興大國崛起的成功之道,各個國家要根據國情、發展階段選擇適合自身的科技創新模式。

當前,我國正處於重新崛起的偉大歷史復興進程中,應將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切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的歷史機遇,厚植創新的文化和土壤,大力推動實用性創新,構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

文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昌林、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姜江、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盛朝訊、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韓祺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之根,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懈動力,是決定大國崛起的基石。近代以來,英國、德國、美國、日本這四個先后崛起的有世界性影響的大國,無不是以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為支撐的。系統總結這些大國崛起的科技創新歷史經驗與教訓,對我們有重要借鑒意義。
1 英國崛起的科技創新因素  
(一)工業革命將英國推上世界霸主地位

英國地處歐洲西海一隅,面積和人口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中等省份,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處於戰亂,文明進程多次被外來入侵者所打斷,到13世紀至14世紀之交,英格蘭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才形成。此后,英國實施重商主義政策,積極發展海上貿易,先后打敗了荷蘭和西班牙,到17世紀成為海上強國。但這時的英國與許多國家一樣,仍然處於農業社會,還不是世界霸主。

直到18世紀工業革命興起,才將英國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這次發源於英國以蒸汽機發明和廣泛應用為標志的工業革命,促進了紡織、煤炭、冶金等近代機器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英國由於引領了這次工業革命,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從而快速地將其他國家拋到后面。

據統計,1850年,英國占了全世界金屬制品、棉織品和鐵產量的一半,煤產量的2/3,其他如造船業、鐵路修筑都居世界首位。1860年,英國工業品產量占世界工業品的40%~50%,歐洲工業品的55%~60%,對外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由10年前的20%增至40%。1870年,英國工業占世界的比重達到31.8%,美國為23.3%,德國為13.2%,法國為10%。在強大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的支撐下,英國先后打敗了法國等歐洲大陸強國,征服了遠隔重洋的加拿大、印度等國家,在全世界建立了龐大的殖民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形成以英國為核心的商業貿易圈,成為“日不落帝國”。

(二)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

總結其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英國逐步形成了在當時比較先進的君主立憲制,打開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門,在17世紀中葉英國的商品經濟已有較大發展,並率先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消除了農業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小農經濟,為工業革命的興起造就了最重要的經濟前提;英國是近代科學的主要策源地,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和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成為那個時代最先進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產業技術創新和自由市場制度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和支撐,從而為工業革命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科學理論基礎;英國在全球擁有龐大的殖民地,隨著殖民擴張和海外市場的迅速拓展,使得英國可獲取的資源越來越多,全球對英國商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成為工業革命孕育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這些制度和條件在當時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例如,早在1215年,英國就頒布了《大憲章》,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對私有財產及公民個人權利的保障,這是市場經濟制度的核心。而那時的中國還處在專制的皇權之下,歐洲大陸其他國家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還處於蠻荒狀態。又如,早在1624年,英國就已經明確規定把專利權授予最早的發明者,專利權的對象是新創工業領域中的最新發明,專利年限在14年以內。

此外,還有一些因素對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英國最先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銀行體系,金融成為近代工商業發展有力的推進劑。同時英國國內大力興辦和革新教育,早在12世紀—13世紀,英國就建立起牛津、劍橋這樣根本不同於中世紀神學院的新型大學。政府大力支援科研活動,獎勵發明創造,給予科學家和技術發明者極高的榮譽和社會地位。

(三)科技創新中心的轉移是英國衰落的重要誘因

在17世紀至19世紀中期,英國是當時的世界科技創新中心,科學研究、技術發明和創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不僅涌現出培根、達爾文等一批偉大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還涌現出以瓦特為代表的一批偉大的發明家和創業者,產生了蒸汽機、電報機、機動輪船、鐵路機車等一批影響世界的偉大發明。

但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期,英國科技創新的領先優勢逐步喪失,全球科技創新的中心開始向德國、美國轉移。到19世紀70年代,當以電力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時候,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后起的德國和美國。據統計,到1913年,英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而德國為15.7%,美國為35.8%。加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國力的巨大消耗,使英國終於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讓位於美國。

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伍,主要原因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雖然一度擁有全球最廣闊的殖民地,可以大規模開拓海外市場和大量獲取廉價的海外資源,但卻導致資本家熱衷於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和原材料輸入,對采用新技術、新設備缺乏足夠的主動性、積極性,以致生產率日漸相對落伍。

盡管在19世紀中后期和20世紀,英國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杰出成就,包括白熾電燈、電話、電磁波、雷達系統、青霉素、電視、噴氣式發動機等一批重大技術發明,但這些成果沒有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比如,英國人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於1876年首先發明了電話,但在美國率先實現了大規模商業化。青霉素由亞歷山大·弗萊明於1928年發明,但被大規模產業化、商業化運用的是在美國。同樣,雷達系統、噴氣式發動機最初也是由英國人發明的,卻都被美國人拿去實現了商業化應用。
2 德國崛起的科技創新因素
(一)在電氣革命中崛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這個在20世紀世界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卻是歐洲大陸近代民族國家中的姍姍來遲者。在從15世紀初到19世紀60年代長達300多年的時間里,德國的國土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甚至被稱為歐洲走廊,一直是歐洲大陸的主戰場,英國、法國、西班牙、俄羅斯的軍隊經常在這里廝殺。

統一和強大,成為德意志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最大動力。通過不懈努力,經濟學家李斯特提出的通過經濟統一實現政治統一的路徑得以實施,推動了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德意志經濟快速發展。面對歐洲列強的擠壓、包圍,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外交上做足準備后,最終以三場對外戰爭在1871年完成了德國統一。

統一后的德國緊緊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經濟出現了飛躍性的發展,用30多年的時間超過了英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20世紀初,德國在總人口、國民生產總值、鋼鐵產量、煤產量、鐵路里程等方面都超過英國。德國制造的產品也風靡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的酸、堿等基本化學品產量均為世界第一,世界所用燃料4/5出自德國。1913年,德國的電氣產品占全世界的34%,居各國之首,超過頭號工業強國美國五個百分點。

(二)科技創新因素是德國崛起的基石

國家的統一為德國崛起提供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但是,德國能夠在短時間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因素的長期積累。自查理曼大帝時代起,德國就非常重視教育和文化發展。1818年—1846年,普魯士國民學校學生增加近一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82%,到19世紀60年代提高到97.5%,國民素質空前提高。同時,高等教育也迅速建立起來,1810年,德國創立了柏林大學(現洪堡大學),成為現代大學制度的鼻祖。

對教育和科研的重視與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國站在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1864年—1869年,世界生理學100項重大發現中,德國占89項。1855年—1870年,德國取得136項電學、光學、熱力學重大發明,英法兩國合計才91項。世界第一臺大功率直流發電機、第一臺電動機、第一臺四沖程煤氣內燃機、第一臺汽車等發明創造也紛紛誕生於德國。

同時,德國涌現出一大批科學家和技術發明家,如蔡斯、西門子、科赫、倫琴、雅可比、歐姆、李比希、愛因斯坦、普朗克、玻恩等。從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期的這段時間,德國耀眼的科技創新光芒,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三)德國制造走向世界

兩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經濟基礎遭受毀滅性打擊,但二戰后德國經濟又在戰敗的廢墟上迅速重新崛起,成為具有很強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強國和歐洲最大最強的經濟體。據統計,1950年—1960年,德國國民經濟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5.3%,工業生產年均增長率高達11.4%,工業總產值從487億馬克增加到1647億馬克,增長2.4倍,國民生產總值從233億美元增加到726億美元,增長2.1倍,並先后於1959年和1960年超過法國和英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德國制造的產品大量走向世界,在20世紀70至80年代,德國的機床、汽車、照相機等機械產品已大批出口;80年代以后,“德國制造”的機械設備、化學制品、電氣和電子工程設備等大量出口到美國以及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所生產的汽車占世界汽車市場的份額達到17%。“德國制造”在世界市場上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

二戰后德國經濟迅速恢復並長時期快速增長,雖然最初得益於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但更為重要、更具根本性的因素是德國特色的“社會市場經濟”系統連貫的創新制度環境,以及服務於科技和經濟發展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尤其是高水平、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系和先進高效的職業教育體系。

首先,德國的經濟基礎設施和工業設備雖然被戰火摧毀殆盡,高階科技人才也大批流失到美國,但長期積累的技術能力和高素質技能型勞動力仍然存在,戰后在“社會市場經濟”的制度安排下,只要獲取必要的資本投入,就能夠迅速形成科技創新力和現實生產能力。

其次,德國擁有一批歷史悠久、技術積淀深厚的大企業,如西門子、大眾汽車、戴姆勒奔馳、寶馬、蒂森工業、紐倫堡機器公司等。

第三,德國歷屆政府都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科技政策具有較強連貫性。早在二戰時期就引入國家標準體系並發展為德國工業標準(din)和電子設備技術標準(vde),為二戰后德國制造業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第四,德國先進的大學教育和面向企業的職業教育“雙元發展”模式,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的工程師和高級技工,有利於將科技研發成果快速實現產業化、商業化。
3 美國崛起的科技創新因素
(一)美國歷史就是一部創新創業史

美國建國200多年來經濟發展的歷史,是一部高揚進取精神的創新創業史。

從19世紀的蒸汽船、軋棉機、電報、牛仔褲、安全電梯、跨州鐵路,到后來的電燈電話、無線電、電視、空調、汽車、攝影膠卷、噴氣式飛機、核電、半導體、計算機、互聯網和基因工程藥物;從建立大批次工業生產流水線到后來的風險投資公司的大量創立;從面向成熟企業的主板資本市場到面向創業企業的納斯達克市場;從我們熟悉的電燈發明者愛迪生、飛機發明者萊特兄弟和軟件帝國的締造者比爾·蓋茨,到鮮為人知的牛仔褲發明者李維·斯特勞斯及信用評級的創立者劉易斯·塔潘,等等。

這些持續不斷的重大發明和創新,催生了一個又一個新興的產業,持續提高了美國的生產率,大幅增強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將美國這個年輕的國家推上了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自20世紀40年代之后,美國成為全球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潮流的引領者,並一直保持到現在。據統計,美國研究開發(r&d)支出總量占全球的30%(2011年);世界前1%引用論文中,美國占46.4%(2012年),三方專利占全球的27.85%(2010年);知識產權貿易費用占全球的50%(2011年),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全球的32%(2012年)。全球諾貝爾獎得主近一半是美籍人,世界大學百強排名中美國大學占到一半以上。

(二)美國強大的創新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歸納起來,主要是下述幾個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是富於進取的冒險精神和創新文化(300336,股吧)。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其國民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國家。這些移民本身就帶有強烈的冒險和創新精神。他們重視通過自身奮斗實現人生價值,鼓勵探索創新,既贊美成功也寬容失敗,崇尚愛迪生、蓋茨、喬布斯這樣的英雄。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價值,是美國夢的核心內容,這是美國創新力特強的文化基因。

二是高素質的國民教育和廣納人才的政策。一方面,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立國后不久,就頒布了《全民教育法案》,要求每個公民都要接受教育,並且把受教育的權利作為人權的重要部分。美國對教育舍得投入,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教育體系,特別是高等教育方面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另一方面,美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視人才引進的國家。在200多年歷史中,成千上萬乃至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懷有抱負和夢想的高素質移民為美國創新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和動力。

三是良好的制度安排。美國是第一個將保護知識產權寫進憲法的國家,在建國之初就頒布了專利法,極大地調動了發明創新的積極性。林肯稱:“專利制度是在天才的創造火焰中添加了利益的燃料”。與此同時,美國也很注意防止專利權的濫用而扼殺競爭,於19世紀后期制定了“不公平競爭法”和“反托拉斯法”。到20世紀中期之后,隨著美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基礎研究、國防軍工技術研究、前沿性技術研究投入大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為加快研究成果向應用技術轉化,美國先后出臺了《塞勒-凱氟維爾法》《國防航空和宇宙航行法》《購買美國產品法》《拜度法》《小企業創新法》等法案,建立和完善了軍民融合、技術轉移和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等制度,逐步形成以企業、大學、國立科研機構為主體的完備的創新體系。

第四,有效的政策支援體系。早期美國奉行自由市場經濟主義,對創新的支援政策很少,到20世紀40年代之后,美國才對科技創新進行“適當干預”,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支援科學研究、技術發明和創新的政策體系。其主要做法是:在促進研究開發方面,政府持續提供大量財政資金支援基礎研究、重要產業關鍵共性及前沿性共性技術研究和軍用科技研究等市場失靈的項目,同時采取稅收減免等措施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在成果轉化方面,政府大力支援產學研合作和軍民科技研究合作,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扶持中小企業、創業投資發展;在需求培育方面,主要通過軍事訂購和政府采購對創新產品給予支援。

總之,在長期的發展中,美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能有效激勵創新的制度和政策體系,使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優化資源設定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積極作用。這是美國創新活力源源不竭和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的根本原因。

(三)美國創新的主要特點

與英國等歐洲國家不同,美國創新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一是以實用性創新為主導。在美國眾多發明創新中,大都是針對市場需求的實用性發明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正如《美國創新史》作者哈羅德·埃文斯所指出的:“實用性創新是讓美國出類拔萃並讓其他條件優越的國家落后乃至失敗的首要原因。”

二是注重全面創新。在美國人看來,創新是指一個人或機構產生新的想法並將其進行商業化應用的過程。不僅僅是實驗室的發明,更應指能投入實際應用的發明。創新有多種形式,諸如新的技術設備、新的產品設計,新的生產經營方式、新的工藝流程等,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

三是草根創新蔚然成風。美國上流社會精英階層雖然出現了諸多創新人士,但絕大多數創新是來自社會草根階層的能動者、實踐者,而不是呆在實驗室的科學家,更不是夸夸其談的空想家。在《美國創新史》收錄的53位偉大的創新者當中,有卡車司機、肖像畫家、修鞋匠、中小學教師、海員、賣蔬菜水果的僑民、毒販子、美發師、小商販、廣告員、磨坊主、不識字的奴隸女兒、20世紀60年代舊金山街頭的暴亂份子、海灘出租車司機、花花公子、小職員等等。

四是軍民融合互動創新成效特別卓越。戰爭和軍備競賽對加速科技創新無疑具有刺激作用。但迄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比美國更自覺、更善於通過軍民融合互動來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商業化應用。尤其在航空航天、核能、電子資訊網絡、新科技、海洋、生物工程等科技領域,美國軍民融合互動創新成效卓著。
4 日本崛起的科技創新因素
(一)從明治維新開始崛起

日本位於太平洋(601099,股吧)西岸,是一個與亞洲大陸隔海相望的蕞爾島國。自然資源匱乏,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日本一直是一個貧窮、弱小、落后的封建小國。經歷長期的戰亂后,德川家康於1603年統一了日本,建立了江戶幕府政府。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幕府政府施行閉關鎖國政策。直至19世紀中葉,歐美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日本的大門,迫使其開放港口,並簽署通商條約。1868年,封建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上臺,拉開了日本走向近代化並開始崛起的帷幕。

明治政府執政后,銳意改革維新,在確立天皇絕對權威下構建議會、內閣、軍部並立的中央集權制后,大力推行“脫亞入歐”戰略。在明治天皇在位的近50年里,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1.6倍,超過了英國的增速。期間,日本不僅建立了全國的鐵路網、電報網,絲織業、棉紡織業、鐵路車輛與機車、造船業以及電氣機械等產業也快速發展起來,並且擁有亞洲最先進、最強大的軍工企業和軍事力量。對外貿易結構也從明治初期以出口生絲、茶葉、海產品、礦產品、煤炭等資源型產品為主,到明治末期轉變為出口棉紗、棉布等輕工業產品為主,進口則由成衣棉紗等輕工制成品為主轉變為機械、棉花等資本品和原料為主。

(二)西方技術本土化和培植人力資本是日本崛起關鍵的科技因素

日本之所以能在19世紀末實現崛起,是國內國際多種因素作用和一定歷史條件的結果,其關鍵的科技因素是通過大膽引進和吸收西方先進技術使之本土化並著力培育人力資本,從而在亞洲率先建立起近代產業體系,實現了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

明治政府上臺后,在“脫亞入歐”的總方針指導下,不遺余力地引進西方技術。日本中央政府專門設立工部省,大力推行“殖產興業”計劃,主要舉措是在各官營產業中廣泛引進、采用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大量引進、譯介西方科技資訊情報資料(圖書、文獻和圖片),聘用外國工程師、技術人員,派遣留學生到歐美學習以及引入外國直接投資等。

日本政府經濟部門和私營企業還與歐美企業締結許可證生產合同、技術協作合同等,並通過反求工程(即倒序制造)快速消化吸收西方先進技術,成功實現了技術轉移和本土化。

同時,著力夯實智力基礎,培育人力資本,包括頒布《學制令》,自1871年開始實行強制性初等教育,仿照西式教育構建國民基礎教育體系;創辦帝國工程學院(亦稱工部大學,后與東京大學合並),並在京都大學、東北大學和九州大學設立工程系,積極培養日本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使其能夠接管由西方專家管理的工廠、礦山和鐵路,實現技師的“進口替代”。

(三)二戰后日本再次實現經濟騰飛

二戰后,日本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但在美國的監護和扶持下,再次通過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更加注重消化吸收基礎上再創新,又迅速實現崛起。到20世紀60年代末,也就是明治維新100年后,日本經濟總量超越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此后,日本經濟又延續了十幾年的快速增長,產業結構由“重化工業化”向“技術密集化”升級。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許多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成為對美國也具有巨大競爭壓力的經濟強國。直至上世紀80年代后期,日本形成嚴重的“泡沫經濟”。但時至今日,日本主要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仍處世界一流。

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還是將其善於學習、慣於“拿來主義”的傳統,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更充分地演化為通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

首先,雖然二戰摧毀了日本的經濟,但作為經濟之根的技術能力並未被摧垮,這為其戰后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二戰結束后,日本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為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適應技術革新需要的熟練勞動力和中高級科技人員。

第三,高度重視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把科技創新的重點放在應用研究和產品與工藝的開發上,在引進硬體設備時注重購買技術許可證和專利,鼓勵企業收購國外的小型高科技公司。

第四,在重大技術創新和發展中發揮政府強有力的組織和協調作用,並采取市場保護、金融支援、財稅扶持等措施給予支援。
5 結論與思考
(一)科技創新是決定大國興替的關鍵因素

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要崛起為大國並持久保持大國地位,主要是靠科技創新能力及其主要載體——制造業的競爭力,而不是靠自然資源,也不是靠殖民掠奪。在歷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都曾經是占有大量殖民地的“大國”,但由於缺乏科技創新的支撐,只能“曇花一現”。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迅速崛起為“日不落”帝國,但后來隨著科技創新能力的減弱,一戰后逐步淪為二流國家。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世界超級大國,關鍵因素正是其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

今天,中國正處於重新崛起的偉大歷史復興進程中。從經濟總量看,我們已經堪稱世界大國。但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低效消耗資源和物質資本投入取得的,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日趨突出。還要看到,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偏低,也不可能走發達國家那樣掠奪別國資源的老路。因此,中國要實現和平崛起,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必須充分激活和發揮十幾億國民巨大的創新潛力,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必由之路。

(二)從引進模仿到自主創新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必經的過程和捷徑

早期美國的科技創新也是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整合創新起步的,以實用性創新為主。在美國建國后的頭100多年,主要是把歐洲的先進技術發明拿到美國實現商業化,而在基礎科學研究和原始積累方面建樹不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才大力支援基礎研究和前沿性重大技術研發,實現了向原始創新轉變。德國也是如此。享譽全球的“德國制造”,當初也是從仿制開始的,早期的“德國制造”也曾經是劣質仿冒產品的代名詞。日本更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已到了從引進技術向自主創新為主開始轉變的階段。但要看到,目前我國仍處在以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整合創新為主的時期,還沒有進入原始創新為主的階段,必須切實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已有技術的整合創新,特別是要像美國那樣注重實用性創新,緊緊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結合,更有效地推進全面創新和加快先進技術產業化。當然,也要有重點地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加快培育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夯實持續創新發展的科技基礎。

(三)激勵創新的制度和文化是大國崛起科技創新因素的根本保證

檢視歷史上大國崛起的科技創新因素,歸根到底是這些國家較早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激勵創新的制度,包括知識產權制度、教育制度、反壟斷制度、投融資制度等,以及在全社會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然而如果沒有憲法和專利法的保障,還會出現愛迪生嗎?”“如果沒有專利制度,像福特這樣的人就沒有動力了”。同樣,如果沒有風險投資和納斯達克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像微軟、英特爾等這樣的企業也是難以發展起來的。

因此,推進科技創新,根本在於建立有利於充分激勵創新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文化。

一是要切實加強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使科技創新的價值、市場價值和創新者的人力資本價值都能得到充分實現。

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厚植人力資本,建立健全國民教育體系,普及基礎教育,積極發展中等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不斷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

三是對應從基礎研究、應用技術基礎研究、工程化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到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各個環節,在財稅、金融、政府采購等方面要有合適的政策制度安排,努力使充分發揮市場設定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四是要在全社會弘揚創新創業精神,真正形成有利於杰出科學家、發明家、技術專家和企業家不斷涌現,全民創新大眾創業蔚然成風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

(四)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實現科技創新能力跨越式提升是新興大國崛起的成功之道

從歷史上看,每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都會帶來世界經濟快速增長,導致世界各國間國力和地位對比的重大變化,為新興大國崛起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如果制度安排和發展戰略得當,就能夠抓住機遇實現科技創新能力跨越式發展,成功崛起為新興大國。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與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形成歷史性交匯,是我國和平崛起難得的歷史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新一代資訊網絡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制造等領域,有利於解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等重大瓶頸問題。

同時,與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不僅具有一般的后發優勢,還在國內市場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現代企業體系構建、科技教育發展、戰略規劃措施和資源動員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經濟優勢和制度優勢。

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國要像歷史上一些成功崛起國家那樣后來居上,還必須破除許多深層次的體制機制障礙。否則,將難以真正抓住、抓好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機遇。對此,我們必須以高度自覺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的憂患意識,著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營造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社會文化生態和土壤,努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搶占先機。

(五)各個國家要根據國情、發展階段選擇適合自身的科技創新模式

從歷史上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大國崛起都是結合自身國情和發展階段,采取了恰當的科技創新模式。這些各有特色的科技創新模式,大致可以歸並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技術追趕型模式,以日本在上世紀中期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的做法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點是:國家戰略著重於主要依靠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產業技術進步,以傾斜式產業結構政策和財政投融資政策支援重點產業升級換代,在政府的強力主導下,以大企業為主導,構建產學研合作機制,迅速實現突破重大核心技術和產業化。

另一種是技術領跑型模式,以美國從二戰后至今的做法為代表,其主要特點是:著眼於不斷構建和始終保持在全球科技創新中的全面領先優勢,在政府財政民用預算和國防預算中以專項資金的方式資助前沿性、原創性基礎科學研究和重大技術應用研究,以政府采購和國防訂貨的方式為創新技術產品培育市場並引導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以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尤其是大跨國公司通過大力度的研發投入和並購創新型中小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發展,眾多富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在風險投資支援下成為持續推動產業技術發展的源泉。

上述兩種模式,都有值得我國借鑒、吸納的長處,從中可以獲得許多重要的啟示。當然,我國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國情和發展階段不同,不能簡單照搬發達國家的科技創新模式和創新戰略,必須結合我們的國情和發展階段,走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道路。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