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安倍選舉精算+美牽制中國=日韓慰安婦和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16 12:03


為什麼安倍突然改變在「慰安婦」問題上的政策,尋求與韓國和解?專家表示,1.選舉考量,安倍估算,「慰安婦」問題突破,有利今年8月參議院選舉。2.美國在背後推動,鞏固日美韓民主同盟,防範中國崛起。

日本早稻田大學地域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副教授張望接受香港《明報》採訪時表示,2016年是日本的選舉年。從去年12月開始,安倍政府各類內外政策的推出,其實都在為今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做準備。比如有關在2017年增收消費稅至10%的政策,就採納了執攻聯盟中公明黨的建議,引入免稅項目,以便尋求公明黨在今年選舉中支持。NHK電視台12月的調查顯示,安倍的支持度開始回升,支持率達46%,不支持率跌至36%。按照安倍的計算,和韓國就「慰安婦」問題有所突破,還可擴展日本自由派對其政權的支持(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就對本次「慰安婦」協議正面評價),有利於8月的參議院選舉。


美國在背後的推動也功不可沒。美國自2013年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之後就積極推動日韓和解,其背後意圖是鞏固日美韓民主同盟,防範中國崛起。美國外交界的資深日本問題專家Michael Green早在2006年就建議日本要妥善謹慎處理歷史問題,以免被北京利用在國際上打壓日本。理解日韓歷史問題突破,顯然必須從中美大國角力的背景來切入,當前的歷史和解仍屬戰術性和解。

時間需倒退回2015年初秋。9月3日,中國在北京舉行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閱兵,展示大量海陸空武器。習近平閱兵存有強烈國內政治意圖。過去,前任胡錦濤由於未能在上任時同時掌握軍權,令黨內改革政令不暢,無法服眾。當前,習近平所遇到的國內政經矛盾嚴峻,改革迫切性極強,需得到全黨積極配合。因此,透過在抗戰紀念日閱兵,習意圖顯示已完全掌控槍桿子,震撼黨內對他的政令視為兒戲的勢力,連敢於損害軍方利益的裁軍30萬都可以推出,改革必須徹底貫徹。同時,展示二炮能夠攻擊美國航母的東風21D 和東風26飛彈和打擊美國本土目標的東風31A和東風5B洲際導彈,向國內展示對美強硬姿態,為習近平9月底訪美提供自由施展外交空間,免除在國內被批評為對外軟弱。

不過,中國的要求沒有獲得美國的全面認同。中國的外交意圖是:美國需承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即中美關係是世界性的大國關係,美國需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然而,雙方就網絡安全,人權問題,南海造島問題爭持不下。10月,美軍派出駐防橫須賀的神盾驅逐艦「拉森」號前往南海宣示自由航行,中國視南海的重要性猶如美國視加勒比海為其後院,此舉令中方不快。

10月中,中國外交隨即向歐亞大陸和周邊出擊,反制美國包圍。首先是19日習閃電訪問英國,受到隆重接待,其後法德首腦也先後訪問北京。11月初,中日韓三方峰會開幕,三方同意恢復合作,致力於地區經濟整合。年底,兩岸關係也出現突破,罕見舉行了首次習馬會,其實都是針對美國的動作。

面對美國來自東面的包圍,中國選擇轉向西部歐亞大陸出擊和重視周邊,在戰略上採取類似國共內戰時期的策略,主動跳出對手包圍圈避實擊虛,實施外線作戰,從大西洋方向對美國實施反包抄。但另一方面,因為其戰略目標限定在逼迫美國承認中國大國地位,北京依然堅持鬥而不破的原則, 2015年夏,美國資深海軍軍官團被邀請參觀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2015年11月,中國艦隊也首次在大西洋和美軍舉行聯合軍演,兩軍保持和而不同,溝通合作。

張望表示,2016年的中日關係也需在以上中美大國角力的脈絡下來理解。中國閱兵在日本國內輿論的意識中不是為了和解而是意在宣示戰勝,這連日本部分反對安倍法案的自由派也難以接受。中國閱兵大大加強了日本對中國正在大肆擴張的認知,配合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令日本國內對中國的恐懼蓋過了對安倍的恐懼(NHK在2015年9月1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安倍支持率達到43%,反而上升了6個百分點)。

隨着習近平國內政局的鞏固,2016年中國對日外交將呈現戰術性和解,剛柔並濟。在領土問題上堅持底線外交,在歷史問題上低調處理。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方依然保持原則不變,日本英文報章Japan Times報導日方發現中國海巡船已配上了機關炮,這是剛的一面。然而,去年11月中日韓峰會的召開、12月中央領導人避免高調參加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中方外交細膩柔軟的一面亦展現無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