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鈾濃縮基地首曝光 掌離心機技術 實力媲美歐俄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中國核工業集團首次向媒體開放位於蘭州的鈾濃縮基地。圖為鈾濃縮工廠外部示意圖。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曾經為中國的原子彈、氫彈、核潛艇及首座核電廠提供核燃料的甘肅蘭州鈾濃縮基地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向大陸傳媒開放部分廠區。中核集團並宣布,中國完全掌握了濃縮鈾所用的離心機的研製及整個鈾濃縮離心工程的技術,完全可以保障當前中國所有17個核電廠反應堆的燃料供應,即使2020年中國核電規模5倍於現在,也能滿足需求。並具備了國際競爭實力,可以上場同俄羅斯和西歐兩家世界頂尖的鈾濃縮公司同台競技。
 
香港《明報》報導,鈾濃縮離心機技術是核燃料生產的關鍵技術,也是一國核技術水平的標誌。鈾濃縮基地向來被視為高度機密,可謂是外國間諜想方設法要靠近的地方,但如今中國蘭州鈾濃縮基地卻首次向媒體開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官方傳媒日前首度獲准進入蘭州鈾濃縮公司,這裏群山環繞,有多間巨大的廠房,但由於離心機屬於高度機密,官媒記者亦不獲准拍攝離心機廠區。


央視引述中核集團核燃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廣長說,高轉數、可靠性、耐腐蝕是三大技術難題,「每分鐘達到幾萬轉到十幾萬轉,而且這種高轉數下,要轉十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離心機中裝的六氟化鈾氣體腐蝕性極強,所以材料須有極高耐腐蝕性能和強度,而且不是一台機器工作,而是集群化生產,對機器的一致性、批量加工的工藝和裝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

中核集團科技與信息化部科技處長劉仲華指出,長期以來中國鈾濃縮都靠落後的擴散分離技術。經幾十年努力,形成了離心機研發製造及整個鈾濃縮離心工程設計、建造和運行的完整產業體系,已投入應用。中核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雷增光說:「它的耗電量大概相當於擴散法的1/25,綜合成本降下來50%還要多。」

「核電的裝機容量現在是1200萬千瓦,到2020年,按照國家核電發展規劃,我們國家要達到5800萬千瓦。如果要滿足發電,到2020年我們的能力都要跟得上」,雷增光說,「也標誌著我國可以上場同俄羅斯和西歐兩家世界頂尖的鈾濃縮公司同台競技了。」他還稱,中核集團正在研製更先進、更經濟的新一代離心機,目前關鍵技術的研究已取得重要進展。

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最早由蘇聯援建,原按軍工廠編號稱「504廠」,為中國首顆核彈、氫彈都提供過燃料。1954年10月,中國在廣西發現鈾礦,1964年1月14日,蘭州鈾濃縮廠取得高濃鈾合格產品,當年10月,首顆核彈就在新疆成功試爆。1999年中核集團組建,蘭州鈾濃縮廠也改制為「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核集團宣佈,中國核工業關鍵的鈾濃縮技術完全實現了自主化和工業化應用,具備了國際競爭實力,可以上場同俄羅斯和西歐兩家世界頂尖的鈾濃縮公司同台競技。

國際上通常把是否擁有鈾濃縮技術作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進行核試驗的標準之一。而鈾濃縮的關鍵設備—離心機製造技術更是被列為核心機密。

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中核集團科研人員攻克了離心機研製中的多項技術難關,完成了離心機研製任務,實現了離心機的工業化應用,使得鈾濃縮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中核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雷增光說:「它的耗電量大概相當於擴散法的1/25,綜合成本降下來50%還要多。」 (接下頁)

[NT:PAGE=$]

「鈾濃縮離心機技術,是核燃料生產的關鍵技術,也是衡量國家核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我們經過多年自主研製,掌握了這項技術並轉化成為工業生產能力,這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我國核電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戰略意義,也標誌著我國可以上場同俄羅斯和西歐兩家世界頂尖的鈾濃縮公司同台競技了。」雷增光說。

《明報》指出,化學元素鈾(Uranium)有3種同位素,即鈾-238、鈾-235和鈾-234,只有鈾-235可裂變核元素。天然鈾中,鈾-235含量僅0.7%。核電燃料要求鈾-235含量達到2%至5%,核彈濃度更需逾90%,故需要濃縮。

美國在1940年代使用電磁法濃縮鈾-235,後來多國採用氣體擴散法,即將鈾製成六氟化鈾氣體,讓鈾-235穿過有小於百萬分之一厘米細孔的多層薄膜。離心法則是經過豎直圓筒高速旋轉,令較輕的鈾-235積在上層提取,較擴散法快速且節能。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6月初發表各國核彈頭年度報告,稱與2012年相比,中國從240枚增至250枚,而核武第一大國俄羅斯從2012年的1萬枚減至8500枚,美國則從8000枚減至7700枚,第三核武國法國的核彈頭數量則維持300枚。但有軍事專家指,中國的核彈頭數量應不止此數。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說,自蘇聯專家自1960年代撤走,中國應無任何方法從外界取得核心核技術,只能靠自主研發,但數十年以來提煉出的核燃料數量之多,所造的核彈頭相信遠不止200多枚。黃東說,有學者估算中國核彈頭最高達2000枚,而真實數量應介乎200至1000枚之間。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6月3日回應瑞典報告稱,中國一貫主張並積極倡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一直把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洪磊說,希望外界不要對中國有限的核力量妄加猜測,並認為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和優先責任。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