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提前縮手 嚇跑資金?投顧:四大利多 繼續支撐新興債行情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13-06-04 20:30
QE3可能提前縮手消息擾亂市場氛圍,資金更是因此退離新興市場,拖累其行情表現。對此,先機新興債券基金委外顧問Stone Harbor亞洲區合夥人李為凱(Lee Wei Kai)表示,儘管資金受量化寬鬆消息面衝擊撤離,但事實上新興債市因擁有穩定增長、流動性佳、匯率和信用評級調升等四大利多,不妨利用拉回時期逢低布局。
受到聯準會恐縮減購債規模影響,截至5月底止,國際資金淨流出新興債券基金達2.24億美元,是去(2012)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淨流出。不過,儘管國際資金淨流出強勢貨幣計價新興債券基金,但本地貨幣計價新興債券基金卻有2.65億美元淨流入,且過去26周以來,就有25周淨流入本地貨幣計價新興債多於強勢貨幣新興債,顯見投資人相對偏好本地貨幣新興債。
李為凱進一步指出,新興市場基本面並沒有改變,比起已開發國經濟成長放緩,新興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去年占全球GDP比重達五成,與成熟國家平分秋色。
李為凱分析,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強勁,央行控制得宜,亞洲金融風暴以前逾20%通貨膨脹率不見了,過去的10年中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膨已經下降,物價漲幅緩和。此外,新興國公共債務和財政赤字,與當前許多已開發國家相比,不僅債務規模較小、赤字也控制得宜。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王華謙表示,各種債券指數利差擴張的程度跟過去兩年經歷相比更為溫和,顯示債券下跌主要是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影響,並不代表債券本身失去投資價值。
王華謙指出,美國公債的利率終究要回升,並或多或少對債券帶來衝擊,但同時也伴隨景氣好轉、企業獲利成長等利基,對於基本面良好且殖利率較高的新興企業債來說,衝擊多為暫時性,甚至之後有機會出現彌補性的漲升行情。
事實上,回顧過去10年美債殖利率波段彈升超過50bps之後,雖然常造成新興企業債的短線拉回,但後續的漲幅卻也多能收復甚至超越先前的跌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