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評:二三線城市限購令名存實亡 玻璃階段性底部臨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3 09:52
【宏觀解析】
markit美國制造業指數超出市場預期,美國4月成屋銷售數據環比出現4個月以來的增長,此前美聯儲在公布的會議紀要中表示了對於美國房地產復甦的擔憂,但是從4月數據來看,房地產復甦勢頭沒有改變,市場關注接下來的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變動情況,但是從當周申請失業金人數數據來看,目前經濟復甦對勞動力市場的溢出效應仍然較弱。
國內方面,政府出臺挽救樓市政策,非一線城市限購政策名存實亡,但是現在的焦點在於銀行加強房地產行業風險控制的情況下,放開限購能夠多大程度上刺激市場需求。此外,財政部表示今年試點發債的十個城市發債規模在1092億元。
? ==本文導讀==
【金屬板塊】加息預期延后 黃金拉鋸戰延續
【能化板塊】下游需求欠佳 玻璃階段性底部臨近 | 塑料基差加速回歸 價格持倉雙創新紀錄
【農產品板塊】豆油弱勢盤整 關注套利機會?| 養殖業現階段回暖 飼料價格逼近歷史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銅價近段時間的走高主要受資金短期支撐。在下游產能過剩風險累積的情況下,后市銅價走高動力不強”。
下游產能過剩風險累積
在貨源緊張、需求旺盛、倫滬銅庫存不斷下降以及國儲收儲銅的傳聞下,3月中旬以來,內外盤及現貨銅價走出一波反彈上漲行情。然而,市場人士認為,銅市風險也在不斷加劇。
“目前國內銅材產能過剩的風險正在累積,何時暴露取決於銅材廠整體資金鏈的承受力。”南證期貨銅分析師徐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據了解,下游銅材產能擴張速度過快,超過了國內精煉銅產能擴張速度以及進口精煉銅的增速。國內銅材月度產量3月曾創出歷史紀錄高點147.5萬噸,4月環比略有下滑,但也達到了144.5萬噸,累計同比增速超過20%。
銅材的下游企業,比如電纜企業今年同樣產能過剩,利潤較薄。不少廠的訂單出現了下滑,囤貨補庫意愿較差。
“近期因處於旺季,銅材對精煉銅的需求還沒有飽和,或者說銅材這一環節的資金鏈還沒出現問題,銅價難以大幅下跌。后市需要重點關注倫銅庫存能否出現拐點,屆時國內銅材對精煉銅的消耗就應該過了瘋狂擴張期,精煉銅的去庫存將變為對銅材的去庫存,銅價將失去重要的買盤支撐,難以維持。我對銅價后市持短多長空的判斷。”徐峰表示。
資金短期支撐銅價反彈
自3月開始,LME銅持倉量不斷增加。5月20日LME銅持倉量約為34.2萬手,創出10年以來的新高。次高點和第三高點分別為2011年1月14日的323079手和2013年8月15日的304446手。2011年1月持倉量創出新高后一個月銅價創了歷史新高,之后開始振蕩回落;2013年8月持倉量創出階段性新高后一個交易日銅價開始振蕩回落。
此次LME銅持倉量創新高后,后期銅價走勢會不會延續歷史規律呢?
“目前銅價所處的宏觀環境和基本面與2013年8月LME銅持倉量第三高點時相似。全球經濟存在下行風險,且市場預期銅市供需格局將逐步轉向供應過剩。”瑞達期貨銅分析師林設提醒投資者,后期需警惕銅價走高后,多頭獲利盤涌出。
基金持倉方面,截至5月13日,美銅CFTC投機基金凈空單10063手,跌回2月25日以來的較低水平。“這表明投機基金對銅價持短多中空思路。”
“從技術上來看,期銅月線圖仍運行於均線組之下,周線圖上方面臨多條均線壓制,日線圖上也未突破M200的中長期上漲趨勢線。操作上,建議滬銅1408合約短多可於49000元/噸之上逢高減持,若未能有效突破,則嘗試建立中期空單,止損參考50200元/噸一線附近。”林設說道。
平淡如水的美聯儲會議紀要令國際金價再獲喘息時間,多空雙方圍繞1300美元/盎司的拉據仍未結束。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延后,金價難以獲得方向性突破。當前歐美經濟復甦尚不穩固,疊加地緣因素的間斷干擾,缺乏訊息指引的金價短期內或持續維持盤整態勢,但中長期恐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議息會議無亮點
美聯儲周三公布的4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提出了多個上調短期利率的方式,但他們的談論僅僅是“謹慎的計劃”,並不是即將升息信號。隨著會議訊息的逐步消化,21日倫敦金價再次運行於1292美元/盎司附近,不改過去幾周在1290-1300美元/盎司間徘徊。
中信期貨研究員朱潤宇指出,目前市場存在多空拉鋸的兩個主要預期:利空方面,美國QE收緊較為明確,而歐元區6月議息會議進一步寬鬆的預期則較為強烈,歐美貨幣政策分化使得美元企穩反彈,壓制黃金價格上行;利多方面,烏克蘭大選給政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短期或給市場帶來避險需求,同時印度大選總理易主,親金派莫迪的上臺給市場對於印度未來放松進口管制充分的想象空間,且目前匯率穩定和貿易赤字縮窄均提供了條件,對黃金價格構成支撐。
“4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並未太多亮點,委員們對於市場最為關心的加息問題並未做實質性的討論,僅就表達了需要將超寬鬆政策的退出規則與市場做更為清晰溝通的意愿,所以市場也反映平淡,對於通脹的預期保持穩定,但委員們也開始關注到房地產持續疲軟對經濟可能帶來下行風險的擔憂。”朱潤宇表示。
海通期貨研究員王茜同時表示,在目前就業稍有好轉而通漲依舊未達美聯儲目標的大環境下,加息的舉動是不合理的,因此美債收益率依然會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基於美債收益率與金價的高度相關性,短期內美債收益率承壓也就意味著金價相對的堅挺。
周四交易晚盤,美國方面有數項數據發布,投資者試圖從中尋找突破過去幾個交易日狹窄交投區間的因素。朱潤宇認為,周四晚美國成屋銷售將決定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復甦程度,預計量價都難有很好表現。而房地產市場的疲軟確實在近期的數據中影響到了消費者信心和通脹的住房指數分項,這或使得美聯儲的加息時間進一步延后,對黃金相對利好。
金價下破可能性小
從資金面來看,近期多頭籌碼的松動僅投資者擔心短期金價企穩不利。全球最大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周三黃金持倉量,下降3.3噸至776.89噸,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流出量為4月30日以來最高。
“黃金多頭資金出現了松動,這或許和市場對於6月歐元區將采取降息甚至QE的預期有關。”朱潤宇認為,歐美政策的分化導致美元指數反彈對貴金屬不利,但印度方面可能迎來的管制放松促發需求釋放則利好貴金屬,目前市場短期對於以1290美元/盎司為中樞的底部平臺較為認可,在美聯儲加息議題未提上臺面之前,其下破的可能性較小,維持寬幅震盪的可能性更大。而白銀則在資金和技術方面都略強於黃金,19美元/盎司有較強的支撐。
王茜指出,在宏觀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甦尚不強勁穩固之前,金價尚有一絲喘息機會,疊加地緣因素的干擾刺激市場避險買盤,金價在短期內確實尚存相對穩定的理由。但即使在短期地緣政治因素的推動下也未能將價格進一步推高,可見金價上漲動力不足,短期來看,金價仍會在1265美元至1315美元區間震盪一段時間。預計美國經濟在下半年復甦速度將會加快,雖然預計美聯儲的加息舉動今年並不會出現,但美債收益率依然會緩慢的上行,這也勢必會使得金價中線承壓,一旦美債收益率突破3%的關口,對金價將形成極大的打壓。
近期玻璃走勢疲弱,現貨均價跌至1301元/噸,更新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期貨盤同樣連創新低,從周線上看,近月合約跌勢已經持續9周,跌幅7.6%,遠月更是連續13周下跌,跌幅11.98%,近遠月價差由負轉正,呈現“近弱遠更弱”格局。隨著持倉量逐步增加,筆者認為玻璃期貨的階段性底部或正在臨近。
下游需求欠佳,但有政策托底
4月宏觀數據基本出爐,房地產數據不盡人意。1—4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7.3%,增速較前3個月分別回落0.1、0.3和0.34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了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影響。雖然房地產市場進入弱周期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鑒於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地位,為避免其失速下跌造成整體經濟出現硬著陸,政府著手介入一系列微調,以高鐵和棚戶區改造為主的微刺激措施持續出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穩市場情緒,對於短期已經超跌的玻璃期貨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庫存連創新高,但增速放緩
今年的“金三銀四”顯然不是玻璃現貨商所期待的傳統銷售旺季,下游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走弱,全國范圍的玻璃價格普降難以控制。根據中國玻璃資訊網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16日,生產線庫存為3214萬重量箱,較前一周微降3萬重量箱。筆者認為,雖然庫存絕對值仍然處於高位,但目前產能利用率和生產線開工率分別為83.22%和77.02%,均處於2012年以來的較高水平,后期產量或會保持穩定,且今年的產能新建計劃大部分已經完成,庫存再上升的空間較為有限。
價格偏低,企業套保動能減弱
根據鄭商所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21日,玻璃注冊倉單僅為25張,為荊州億鈞注冊。而4月同期,荊州億鈞的倉單數量一度達到562張,隨著玻璃期價的不斷下行,倉單數量急速下跌。截至昨日,荊州億鈞5mm浮法玻璃的出廠價為1256元/噸,高出盤面價格100元/噸左右,期價偏低導致企業失去套保動力,而荊州億均一直是全國的價格洼地,也就是說,目前全國大部分玻璃現貨企業都無法從期貨盤上套保盈利。
總之,目前玻璃期價已經跌至成本線附近,近期又出現加速趕底的趨勢,后期隨著庫存狀況的改善,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減弱,或陷入底部振蕩。
現貨連續多日維持高升水,期貨市場多空分歧開始明朗化
在LLDPE現貨連續多日維持高升水的格局之下,過去兩天塑料期貨市場多空分歧開始明朗化。
“持續高貼水的期貨市場近月合約價格開始受到市場參與者的關注。”大連投資者單承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昨日,LLDPE市場多空再度展開對決,交投最為活躍的1409合約和1501合約盤中價格分別創出11350元/噸和11010元/噸的上市以來最高紀錄。同時,塑料市場再度增倉6580手至739626手,創出該期貨合約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至此,塑料期貨市場總持倉已經連續3天更新歷史紀錄。
“過去兩個月,國內塑料現貨市場價格維持對期貨的高升水格局,而近期隨著1409合約交割時間點不斷臨近,期貨市場開始向現貨市場加速回歸。”單承軍分析道。
昨日,除華南地區石化企業上調報價50—100元/噸之外,其他地區報價變化不大。市場交投暫時平穩,商家多數隨行就市出貨,下游需求延續平淡,采購積極性不高,實盤成交欠佳。華北LLDPE報價在11650—11900元/噸,華東LLDPE報價在11800—12000元/噸,華南LLDPE報價在11550—11700元/噸。
“從華東地區現貨報價來看,期貨市場近月主力合約1409仍貼水現貨價格500—700元/噸,這成為期貨價格過去兩天大幅回升的重要動力。”單承軍稱。
據記者了解,在此之前,國內LLDPE市場多家企業開始檢修,5月3日至15日,新疆獨山子石化60萬噸全密度已有一條生產線處於停工檢修階段;5月6日至14日,該企業30萬噸低壓線性也已經處於停工檢修期;5月5日至17日,吉林石化27萬噸線性停車檢修;而在5月18日,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45萬噸全線性裝置的鎮海煉化也將開始停工檢修42天……
“近期,上述檢修企業已經陸續恢復了開工,而神華集團包頭工廠原生產低密度的生產線也轉向線性,這導致6月國內市場供給實際上反而在增加。”中國國際期貨北京產業中心總經理高春民告訴記者。顯然,對市場下月供給的分歧成為多空雙方的主要著力點,這是過去兩天LLDPE市場持倉不斷增加的重要因素。
高春民認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漲至近一個月高位,為塑料市場提供了額外的看漲動力。“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幅度下降導致美國基準原油期貨漲至一個月以來高位,布倫特原油期貨突破每桶110美元。”
之前,美國能源資訊署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當周,美國原油進口量減少460萬桶,原油庫存減少720萬桶。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庫欣地區原油庫存減少22.5萬桶,降至2321.6萬桶,為2008年12月5日以來最低水平。
5月中旬豆油期價經歷了弱勢反彈再轉跌的倒“V”形走勢,截至發稿,豆油主力價格已跌破3月底拐點區域所在的6770-6780元/噸一線。豆油供應壓力較大而下游需求疲弱,基本面偏空。但是豆油的下跌行情已持續較長時間,利空已部分體現,下方空間有限,因此筆者預計近期豆油的走勢仍將以弱勢整理為主。操作上,可以從油粕、豆棕間的比價和價差關係中尋求套利機會。
供應壓力凸顯
前期豆粕需求的減弱使得油廠停機挺粕,曾造成豆油短期供應偏緊,隨著大豆到港量增加和油廠開機率的上升,最近豆油供應端壓力開始顯現。
首先,大豆到港總量巨大。2014年5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總量646.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36.55萬噸,比5年平均增加131.3萬噸。2014年1-5月國內大豆進口總量達2811萬噸(5月份為到港預估),較去年增加731萬噸。預計未來6、7月仍有1260萬噸進口量。
其次,油廠開機率不斷恢復,豆油庫存盤踞百萬噸以上。截至5月16日當周,國內大豆壓榨產能利用率上升至48.15%,壓榨量提高至138萬噸。根據開機計劃,本周大豆壓榨量將提高至158萬噸左右。截至5月20日,豆油商業庫存總量為104.24萬噸,較去年同期的95.3萬噸增加8.94萬噸,增幅為9.38%。
第三,豆粕需求的轉好將繼續增大豆油供應。大豆的進口和壓榨需求主要由豆粕帶動,4、5月份以來,禽料水產料需求逐漸恢復和啟動,豬料產量也有一定增加,對豆粕的需求出現一定刺激。后期油廠和飼料廠繼續看好未來兩個月的豆粕需求,壓榨需求將被進一步帶動,開機率將維持在較高水平,豆油的供應將繼續增加。
下游需求難言樂觀
從下游需求角度看,豆油的需求難言樂觀。首先,豆油的季節性消費明顯。每年進入5月份以后,油脂整體消費將逐漸轉淡,而需求將在9月份以后才逐漸轉好。目前豆油的成交處於清淡狀態,難見起色。近期豆油現貨價亦處於緩跌頻道中,亦反映了消費清淡的一面。
另一方面,棕櫚油對豆油的替代作用將增加。夏季是棕櫚油增產和庫存增大的季節,而且因為熔點較低,夏季也是棕櫚油的消費旺季。由於增產及庫存壓力,棕櫚油的價格將承壓下行,因其與豆油近千元價差的存在,在調和油中的攙兌比例將提高,其消費量將明顯增加,從而減少了豆油的消費量。
關注套利機會
因短期供需不平衡,豆油基本面呈現偏空白字元局。但是考慮到豆油盤面價格的下跌行情使得利空已部分兌現,豆油低位已有支撐體現。而且考慮到油脂的相關性較強,齋月需求和厄爾尼諾炒作以及菜籽收儲等利多因素也將使豆油做空受阻,后期豆油維持弱勢整理的可能較大。操作上,中長期來看,可繼續尋機進多,但由於利多支撐仍需時間醞釀,短期可尋求套利機會。
豆棕供需基本面上的差異決定了其價差的季節性走勢非常明顯,根據歷史數據,豆棕價差在4月份至9月份以逐漸走高為主要趨勢,因此,在厄爾尼諾等天氣炒作對產量、價格造成實質影響前,豆棕價差存在繼續走高的趨勢。操作上,買豆拋棕建議選1月合約。而從油粕比值來看,由於油脂需求增速低於蛋白需求增速,油粕比值處於較低位將成為常態,加之二季度粕類需求有轉好預期,而油脂的需求則缺乏有效利多,仍存繼續走低可能,因此油粕比的正套可繼續進入。操作上,合約選擇9月為宜。
隨著雞蛋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豬肉價格反彈回升,國內養殖行業迎來了階段性回暖,而飼料價格則搶先一步逼近歷史高點,進一步考驗養殖戶止虧轉盈的能力。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國內豬配合飼料價格均價3220元/噸,是歷史最高價的97%。而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則創出新高,達到3490元/噸。從飼料原料價格來看,小麥價格仍處在歷史高位。玉米、豆粕、菜粕價和棉粕價格小步上漲,仍在歷史相對高位,蛋氨酸和賴氨酸價格、魚粉價格均保持回升趨勢。
而同期,全國仔豬均價僅為歷史最高價格的43%;二元母豬價格仍處在歷史高點的70%;白條肉均價處在歷史高點的70%;終端肉價處在相當於歷史高點的65%。這已經較一個月前,平均回升幅度達到了9%。
禽畜價格觸底反彈,導致養殖出欄下降趨勢放緩,農戶加大了飼料投放量,導致飼料需求的大幅攀升。就在昨日,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競價銷售交易會上,計劃銷售的100萬噸玉米被一掃而光,成交率98.86%,2011年的玉米成交均價2182元/噸,遠高出當初的收儲價格。
國產玉米被一掃而光的背后,是今年國內對於美國進口轉基因玉米的限制。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為9.3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77.8%,主要來自烏克蘭以及泰國。
不過,其他形態的玉米進口卻出現大幅飆升。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月度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的玉米酒糟粕(DDGs)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61.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252%,比3月份的進口量高出40.6%。這也使得今年頭4個月的進口量達到200萬噸以上,相當於2013年全年進口量的50%以上。進口的玉米酒糟粕全部來自美國。
同期,大豆進口也創下歷史最高水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650萬噸,高於3月份的462萬噸和去年同期的398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4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約605.45美元/噸,折合完稅成本約4410元/噸,較3月份進口成本上漲160元/噸,為年內最高水平。今年1-4月份累計進口大豆2185萬噸,較上年同期的1547萬噸增長41%。
國家糧油信心中心根據船期統計,今年5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640萬噸,略低於4月的預估到港量645萬噸,為今年以來月度到港量次高水平,但高於此前預估的600萬噸-620萬噸,也遠高於去年同期的實際到港量510萬噸。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