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歐歌唱大賽政治化 烏助奧如花奪冠 變裝男挑戰普京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武斯特憑歌曲《如鳳凰再起》在歐洲歌唱大賽中奪冠。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有58年歷史的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決賽前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這項向來政治味甚濃的賽事,今屆適逢烏克蘭危機,顯得更加政治化,來自東西歐的觀眾以至主辦單位,都趁機宣示立場,如俄羅斯代表在台上被觀眾瘋狂喝倒采。冠軍最終由有「奧地利如花」之稱的變裝歌后武斯特(Conchita Wurst)奪得,隨即在俄羅斯引發反同性戀者不滿。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事件,跟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交惡,對立氣氛在歌唱大賽現場表露無遺。代表俄羅斯的17歲托爾馬喬夫孖生姊妹無論是在開幕式、上台演唱還是獲得票數時,都遭觀眾狂噓,相反烏克蘭代表則獲得連串掌聲和歡呼聲。

俄烏角力同樣表現在投票上。根據賽事規則,主辦單位會點算每個國家的觀眾和5名專家評審的投票,得票最多的國家代表可獲12分,其次為10分、8分和7分,結果俄羅斯前3位分數分別給了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白俄羅斯代表,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亦互相「配票」,唯獨烏克蘭把8分投給奧地利,協助武斯特「封后」。

有來自荷蘭的觀眾坦言,托爾馬喬夫姊妹被噓並不是她們的錯。另有觀眾表示,民眾將票數投給烏克蘭,「反映他們對當前政局的不滿」。

即使曾提醒觀眾不應把比賽與政治混為一談的主辦機構,計分時也以電話投票按國家區碼劃分為由,把克里米亞的票計入烏克蘭。

奧地利今年派出「變裝歌后」武斯特出戰,他留有濃密鬍鬚、穿上金色長裙,憑精湛歌藝和過人魅力,俘虜萬千觀眾,以290分摘下桂冠,繼1966年後再為奧地利贏得冠軍。武斯特勝出在一些反同性戀國家引起爭議,他表示變裝是要證明「可做任何想做的事」,賽後公開向俄羅斯總統普京下戰書,而他的奪冠歌曲《如鳳凰再起》(Rise Like a Phoenix)更成為反偏見之歌。

25歲的武斯特原名諾伊維爾特,他在官方網站形容自己具有雙重人格,就像「體內有兩顆心臟在跳動,兩人有獨立的性格和各自的故事」。他表示,創造出鬍鬚女士這個身份是要向世界證明,只要不傷害到其他人,便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武斯特(Wurst)取自德文「es ist wurst」,意思是「不要緊」。

諾伊維爾特1988年11月6日在格蒙登出生,時裝設計學校畢業。他2006年參加奧地利才藝表演節目,其後曾短暫加入男子組合,2011年以「武斯特」登台後聲名大噪。雖然奧地利是保守國家,但武斯特出乎意料地沒引起太大反對,不少化上「鬍鬚妝」的支持者前晚到奧地利酒吧捧場。

早前部分反同性戀國家民眾發起聯署,要求剝奪武斯特的出賽資格,他勝出更引起當地不少政客不滿。當被問到會否有話想向普京傳達時,武斯特表示:「我曾清楚指出:我們是無法被阻擋的。」

首屆歐洲歌唱大賽1956年在瑞士舉行,旨在團結二戰後的歐洲,曾經誕生出瑞典著名流行組合ABBA和加拿大樂壇天后Celine Dion等巨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