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商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多位商品貿易商周二 (15 日) 表示,他們正與時間賽跑,力求在川普政府對巴西商品加徵 50% 新關稅前,盡可能多將巴西咖啡運抵美國。最新數據顯示,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反映出川普政府的關稅成本開始轉嫁至消費者,包括一杯咖啡的價格。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 7 月 9 日最終期限逼近,美國西海岸門戶洛杉磯港在 6 月迎來 117 年來最繁忙的一個月,當月處理標準箱 (TEU) 達 89 萬 2340 個,遠高於去年同期,年增率約 8%,這場罕見的「貨運狂歡」背後是企業為規避川普關稅而展開的瘋狂搶運。
據《CNBC》周一 (14 日) 報導,川普關稅戰持續升溫,進口商紛紛調整策略因應關稅威脅。從零售業到汽車、醫藥公司,企業普遍增持現金並將庫存移出帳面,透過供應鏈金融等工具管理風險。富國銀行 (WFC-US) 數據顯示,相關融資需求成長 5-10%。
根據《CNBC》周一 (1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升高對歐洲與亞洲多國的關稅威脅之際,進口商正透過「供應鏈融資」與「帳外庫存操作」等手段,穩住企業現金流並轉嫁庫存風險,從大型零售商、汽車製造商到製藥公司皆採取相同策略,盼在混亂不確定的貿易環境中保留彈性。
美股雷達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高額關稅政策,許多美國進口商正加速將倉庫轉型為「保稅倉庫」(bonded warehouse),以延後繳納關稅時間,直到商品實際銷售出庫為止,有效改善資金流動壓力。根據《路透》報導,目前美國全境擁有超過 1,700 個保稅倉庫,能讓企業儲存進口貨物而無需立即支付關稅。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川普政府官員正考慮設立一項新的出口商稅收抵免,以減輕白宮關稅政策可能造成的損害。這項計畫旨在提振美國製造商,並將在年底發放,以抵銷美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銷售產品時面臨的報復性關稅影響。這項擬議的稅收抵免需要獲得國會批准。
台股新聞
今年 3 月是國際貿易上紛紛擾擾的月份,美國開啟了向鄰國大國課徵關稅的第一槍,也增加對於中國的關稅課徵幅度,相關國家也陸續回以美方顏色,在川普效率展開關稅戰後,無形對資本市場造成上檔壓力,而在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利空下,無論如何皆有機會在此狀態下受惠之企業,有不小機率成為資金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