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望實
台股新聞
AI、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挹注,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穩健提升,表現優於預期。美國對 AI 需求強強滾,經濟部(23)日指出,8 月來自美國訂單達 223 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幅達 33.6%,主要是半導體、伺服器訂單增加。
專家觀點
聯準會主席鮑爾最新演說指出,10 月降息是未知數,且同時要面臨,通膨上行風險,和就業的下行風險。9 月降息 1 碼,是風險控管的降息。因為發現就業風險,可能稍大於通膨風險。還說美股估值相當高,結果美股全面修正,台股今天也開高走低。但我認為,AI 的需求和獲利,才是真正的關鍵。
專家觀點
外資期貨空單最新數據來到 5 萬 6 千口以上歷史新高水位。還記得 2 年前 2023 到 2024 年,2 年大多頭行情,當時外資空單,也有數萬口以上紀錄,當時有些人認為,外資空單留倉那麼多,好可怕,也有人覺得大盤 1 萬 8 是高點,結果他們錯過了,一波 AI 大行情。
專家觀點
美系外資推出報告指出 BBU 備援電池模組在 GB200 伺服器將從選配變成標配,預估 2025 年會產生全新市場機會,帶動整個 BBU 題材、電源管理、超級電容 (被動元件) 等族群全面擴散。先是 BBU,像是 AES-KY(6781-TW)、順達 (3211-TW)、新盛力(4931-TW)、西勝(3625-TW)、加百裕(3323-TW)、興能高(6558-TW)、系統電(5309-TW)、全漢(3015-TW)、偉訓(3032-TW)、錸寶(8104-TW) 全面上漲,操作節奏方面,像順達、新盛力、興能高、偉訓算是第一梯隊,漲幅最快也最快,離 5 日線乖離過大仍要小心短線超漲,先看回測 5 日線的機會。
2025-09-25
2025-09-24
2025-07-07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