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
國際政經
2025年11月1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丹麥電纜大廠 NKT A/S 今(19)日宣布啟動全新中期策略與 2030 年財務目標,計畫於 2025 至 2028 年投入約 20 億歐元 進行大規模擴產,並設定 2030 年 EBITDA 超過 9 億歐元、資本報酬率(ROCE)高於 22%。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多條原定穿越紅海的國際海底網路電纜因安全情勢惡化與政治緊張加劇,工程進度全面受阻,包括 Meta 與 Google 支持的大型電纜專案均出現明顯延宕,反映該區域的地緣風險已成全球網路基礎設施的新瓶頸。Meta 於 2020 年啟動的 2Africa 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海底電纜計畫之一,全長約 4.5 萬公里,旨在大幅提升非洲與周邊地區的連網能力。
國際政經
2025年11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中國企業正加速在非洲打造從海底光纖、雲網整合到智慧手機終端的「一條龍」數位基礎建設。隨著 2Africa 海底光纜東段正式投入運作,再加上中國移動、榮耀、海能達與亨通光電等企業在非洲科技節大規模參展,中國正以全鏈供應能力推動非洲迎向 AI、雲端與5G 驅動的數位化新階段。
國際政經
2025年11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Amazon Web Services(AWS) 宣布啟動全新的跨大西洋海底光纖系統 Fastnet,未來將把美國馬里蘭州直連到愛爾蘭科克郡,預計2028年完工。這條海纜的容量超過 320 Tbps,強到足以同時播放 1,250萬部 HD 電影,目的就是強化 AWS 全球網路的抗壓性,避免其他海纜出狀況時拖累雲端服務。
台股新聞
2025年11月1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華新(1605-TW)近兩年積極調整營運結構,布局海底電纜與歐洲高階金屬製品市場,以降低不銹鋼與鎳價波動對獲利的影響。市場關注兩大新事業能否在 2026–2027 年成為主要成長引擎,填補資源與不銹鋼事業的獲利缺口。
《路透社》報導,Google 擬在澳洲偏遠的印度洋領地──聖誕島建置大型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此前該公司於今年稍早與澳洲國防部簽署雲端合作協議。聖誕島距離印尼以南約 350 公里,有關資料中心的規模、成本以及具體用途等多數細節仍屬機密,先前也從未公開。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近年積極布局全球,與丹麥國際大廠 NKT 合作,在高雄建置海底電纜生產工廠,預計今年底完工,並進入試車階段,除可接軌政府離岸風電產業規劃進程,並強化本土綠能供應鏈的韌性。 華新持續在歐洲與東南亞擴張不銹鋼事業版圖,發揮垂直整合綜效,推動高階材料,以布局高端應用市場。
美股雷達
《彭博》週五 (3 日) 報導,一場隱形的地緣政治角力正悄然在深海展開,美國與中國正爭奪海底電纜的建設與掌控權,而台灣近期成為焦點之一。美國與中國正爭奪海底電纜的建設與掌控權,這些電纜承載了全球 99% 的跨國網路流量,包括人工智慧 (AI) 運算、軍事協調與每日逾 10 兆美元的金融交易。
台股新聞
有關網傳我國國內外海纜同時有 9 條斷纜一事,數位發展部今(9/2)日對外說明,實際上,我國 10 條國內海纜均正常運作,至於 14 條國際海纜部分,則有 3 條海纜障礙事故待修復,目前均透過替代備援路由提供服務,原有通訊服務不受影響。 數發部表示已掌握我國國內外海纜障礙事件,目前連接我國 3 條待修復國際海纜,而斷裂原因有自然災害(如地震、自然劣化)或人為導致,其詳細原因仍待查,而三條國際海纜分別為:北亞光纜 / 北亞海纜系統(RNAL/FNAL):7 月 6 日於距香港約 260 公里處發生斷纜障礙,預計於 9 月 10 日修復,現海纜修復船已抵達,刻正維修中。
美股雷達
據《金融時報》周三 (16 日) 報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 準備禁止使用特定中國技術和設備的公司建設連接美國的海底電纜,以防範中國可能的間諜活動。這項電信監管新規將於下月表決,目標是確保登陸美國的新電纜較不易受到北京和其他敵對勢力威脅。
歐盟執委會上周四 (5 日) 通過《國際數位戰略》引發廣泛關注,當中明確提出,現有禁止在歐盟 4G/5G 網路中部署華為設備的禁令「恐擴展到海底電纜」,將禁止華為參與連接歐盟與第三國海底電纜鋪設與維護,此舉標誌著歐盟在關鍵數位基礎設施保護立場上發生重大變化。
台股新聞
中華電信 (2412-TW) 今 (24) 日宣布以超過 46 億元投資全新海底電纜系統 E2A,將採用最先進技術建造,提升亞洲與北美間的數位連接能力,布局 AI 發展並強化整體網路韌性。中華電信指出,E2A 海纜系統預計在 2028 年下半年啟用。
美股雷達
外媒報導,Facebook 的母公司 Meta 計劃耗資 100 億美元,建造一條長達 40,000 公里的全球海底電纜,用於幫助該公司處理高用戶流量並保持高品質的國際服務。該電纜將以「W」形路線以避開政治敏感區域,繞地球一圈,從美國東岸出發,穿過大西洋,繞過南非,到達印度,在澳洲北部上空,穿過太平洋到達美國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