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投資理財





    2025-04-01
  • 雜誌

    撰文:李亞珊陳雨德 小檔案曾任廣達電腦工程師、塑膠射出印刷業總經理,32 歲即當上公司合夥人,因前 3 大客戶為蘋果(Apple)、宏碁(Acer)、華碩(ASUS),朋友戲稱他為「3A 總裁」。39 歲離開職場、提早退休,具備鐵人三項玩家、視障陪跑員、自釀冠軍啤酒師等多重身分,並經營臉書粉專「Daniel 鐵人精釀啤酒誌」,分享人生下半場體驗和閱讀心得。






  • 雜誌

    撰文:游季婕Mike 小檔案出生:1981 年現職:YouTube 創作者、財經作家2016:35 歲移民美國2018:開啟美股投資之旅,成為特斯拉(TSLA)早期投資者之一。2022:透過投資美股,實現數 10 倍資產增值,提前退休。2023:創立個人 YouTube 頻道,影片內容以移民與賺錢經歷為主軸,現已累積 17 萬位訂閱者。






  • 2025-03-18
  • 基金

    Jeff Blazek, 多元資產共同投資長Erik Knutzen, 多元資產共同投資長路博邁對 2025 年的投資展望之一,是股市表現將擴大至美國超大型股之外,如今這投資主題在歐洲最為明顯。至少自疫情以來,許多投資者一直都視美國超大型股為唯一值得關注的投資選擇。






  • 2025-03-14
  • 雜誌

    文.黃淑珍2025 年注定是多事之秋,台股除了受川普上台的諸多政策影響,在春節後的首個交易日,因為殺出 DeepSeek 這個程咬金,加權指數崩跌超過八百點。2025 年開場就如此「高潮迭起」,也讓投資人悄悄捏一把冷汗,暗忖該如何布局,才能在震盪格局下累積財富。






  • 2025-03-07
  • 文.蔡武穆  圖.Elaine 提供大學畢業生起薪不過三萬元,扣掉生活及娛樂費用,一個月可能存不到幾千元,護理師出身的梁靖悅,跳脫傳統的思考,斜槓自媒體創造多元收入,24 歲存到一百萬元,可以做為新鮮人或上班族參考的典範。她以「理白小姐」自稱,所謂「理白」,就是理財小白,希望以自身的經驗,幫助理財小白順利累積第一桶金,完成人生的夢想。






  • 2025-01-23
  • 雜誌

    撰文:李亞珊過年時,每個孩子最期待收到紅包,但如果隨便使用紅包錢,說不定幾天就花光了,爸媽們不妨把這筆錢當作一個理財資金來源,為孩子未來的財富扎下基礎。本刊專訪 3 位理財部落客,請他們分享個人經驗,提供爸媽們做好紅包管理和親子理財的建議。全職媽咪姿穎善用 ETF 替孩子打造財富未來身為 1 寶媽的姿穎,是臉書粉絲專頁「退休的全職媽媽日誌-育兒/理財/生活」的板主,每到農曆新年,她都會替孩子做紅包規劃,讓這筆錢發揮最大效益。






  • 2025-01-10
  • 雜誌

    文.黃淑珍  圖.超馬芭樂提供「除了打雷、颱風不跑,其他天氣因素我都會照常執行。」對超馬芭樂來說,跑步就像是投資,天氣就像是行情,多頭、空頭都會是決定要不要投資的條件。超馬芭樂本來就有跑步的習慣,而他的 FB 社群常有粉絲在上面向他詢問私人理財問題,超馬芭樂心想,這些問題大概不想在社群上討論,被別人知道,於是心生一計,向粉絲提議:「不如我去你家解惑,你就請我吃頓飯」。






  • 2024-12-30
  • 雜誌

    撰文:李亞珊今(2025)年 47 歲的楊忠憲,擁有超過 15 年的投資經驗,專注研究台股技術分析,具有「K 線捕手」稱號的他也是許多投資新手的啟蒙老師,在長年實戰中,他的平均交易勝率高達 8 成,但看似一帆風順的他,也曾在股市遭遇滑鐵盧,所幸他憑藉從失敗中學習的精神,重新站起來,並在 37 歲成功提早退休,樂享財務自由的生活。






  • 2024-12-20
  • 雜誌

    文.陳春霖即將送走 2024 年,12 月 11 日的早晨,天氣乍冷還暖,驅車前往位在內湖,甫獲遠見雜誌頒發台北市最佳私立科大排行第一名的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今天採訪的人物很不一般,她就是校長盧秋玲,在其執掌校務後,德智體群均有突出的優異表現。






  • 2024-12-19
  • 雜誌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受到傳統教育的薰陶,我們被標準答案制約了,以為任何事情都只有 1 個標準答案。然而現實社會中幾乎沒有標準答案,在投資領域中也是如此。雖不敢說哪種投資方法是最好的,但一定要能賺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之後,就可以繼續執行,當然也可以繼續尋找更「好」的方法,更簡單、獲利更高、風險更低或是更省時間的均可。






  • 雜誌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這一路走來,股利在成長、持股數在成長、市值也在成長。慢慢的增長,時間拉長了還是有不錯的成績,完勝定存和通膨。在達到財務自由之後,除了不用再擔心與錢有關的煩心之外,生活並沒有多大改變,但是心境有所改變。現在面對理財時會像玩遊戲一樣,每次跨過一個關卡或是安全度過一個股災,都是頗有成就感的。






  • 2024-11-28
  • 雜誌

    企劃:編輯部完成 5 個金錢整理小任務讓財富通通歸位到了年末,不僅家裡要大掃除,財務上也可以來一場「金錢大掃除」!很多人平常花錢時,可能不會在意零散的支出或不常動用的資產,透過定期整理帳戶、錢包、保單等,就能找出隱藏在生活角落的「小財富」,找出更多可以靈活運用的資金。






  • 雜誌

    撰文:游季婕越來越多人選擇 ETF 作為資產配置的工具,優點包括入手門檻低、有效分散風險、買下整個特定市場。因此,本文將利用 ETF 來幫助讀者建立資產配置。不過,在進入配置說明之前,建議已經有投資組合配置的讀者,先檢視現有部位是否需要調整,以下 3 大檢核點供您參考:1. 投資組合再平衡:每年固定時間(例如每年的第一個交易日)重新調整配置比例至設定的初始值。






  • 2024-11-22
  • 雜誌

    文.黃淑珍學術界不斷證明,被動投資長期買進持有的績效會比主動投資要好,尤其是對沒有資訊的投資人,也就是一般的散戶。周冠男早期在念博士班時,認為自己念財務,擁有專業能力與知識,也嘗試過主動投資,但後來發現自己一沒有時間研究,二沒有專業工具,即使花費心力投資個股也沒有賺比較多,於是轉向被動投資,用二十年的時間累積成效。






  • 雜誌

    文.理財周刊新聞中心歐大 (Suntree,薛常浩) 與李嘉修 (修大) 一同在臉書、Line 社群創辦「修歐期權秀」分享選擇權的心路歷程。歐大的投資路開始得比多數人都還要早,大二那年憑藉同學一句話「要懂得理財,才能致富」,展開他的投資生涯,從定期定額買共同基金,一路到台股再到選擇權,歐大曾經短短一年獲利超過 30%,卻也一度差點輸光媽媽的百萬投資金。






  • 2024-11-07
  • 雜誌

    撰文:師慧君你有信心存到足夠的退休金嗎?這個問題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先來看看由國泰投信與台灣指標民調所做的「2024 年全民退休大調查」。該份調查以 35~55 歲、尚未退休的民眾作為統計分析對象,結果顯示,民眾預估的退休年齡平均在 60.1 歲,預期自己需要的退休金平均為 1,432 萬元;然而,認為自己財務準備足夠的人只有 29.2%,連 3 成都不到,自認為財務準備不足的人則高達 67.5%。






  • 2024-10-25
  • 雜誌

    文.黃淑珍  圖.孫太提供出版過投資暢銷書《存股輕鬆學》系列與《存股致勝心理學》,在存股上有一番見解的孫太,帶著新書《最美好的投資》強勢回歸。讀者千萬別被書名侷限,認為《最美好的投資》是寫給對財務規劃有需求的人,事實上,無論你是想尋求理財的方向,還是人生的指引,都可以透過孫太樸實又溫暖的文字得到啟發。






  • 雜誌

    文.洪寶山10 月 11 日剛過重陽節,日本是全球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九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敬老節、國定假日,不知道重陽節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也成為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因為台灣從 2025 年起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20%。






  • 2024-10-24
  • 台股新聞

    「台積電創下歷史天價、美國聯準會將降息、法人關注鴻海法說、輝達財報風向球」不論你是否為投資人,這類新聞標題時常映入眼簾,但資訊眾多時,如何辨別資訊能否為己所用,也成為相當重要的議題,因為資訊傳播越發迅速,一個不實的資訊就有可能驚動到市場。因此你可能需要:加入豐學 PRIME,成為更懂投資的投資人例如 2024 年初某財經網紅因愚人節當日寫到巴菲特增持台積電,令市場聞之波動,這對於價差交易者而言,既是風險更是機會。






  • 鏈文

     進行投資,要在起起伏伏的價格波動中獲利,就必須對投資標的進行分析。分析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一種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技術分析方法,透過各種技術指標來分析價格走勢,確立投資策略。那麼,什麼是技術指標呢?我們又該如何運用它們呢?本文將介紹六個常見的技術指標及其基礎運用方式,幫助你掌握基本的技術分析方法! 什麼是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的意義與適用場合技術指標是技術分析中,是用來評估市場走勢的工具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