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
港股
香港股市主要指數周五 (31 日) 在全天低迷的情緒中持續走弱,最終錄得連續第 3 日回調。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1.43%,收報 25906.85 點,再度失守 26000 點大關,且以全日最低位收市。恒生科技指數大跌 2.37%,失守 6000 點。
新股上市
香港交易所醫療健康族群正迎來罕見的 IPO 熱潮,從 9 月 21 日至 10 月 21 日共計 17 家醫療健康企業提交 IPO 申請,較 2024 年同期的 4 家大幅成長,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新申請廠商,擬將募資用於擴大中藥飲片產能、升級智慧生產系統及拓展海外銷售管道。
港股
港股迎來今年第 11 家上市的創新藥公司,由海歸科學家創辦的勁方醫藥 (02595-HK) 周五 (19 日) 正式掛牌,引發市場熱烈追捧。該公司上市首日漲幅接近 110%,市值逼近 150 億港元。其火爆行情在上市前便已顯現,申購倍數超過 2200 倍,凍結資金近 3500 億港元,基石投資者陣容亦相當強大,包括 RTW 基金、OrbiMed 等半數以上為專業醫藥投資機構,認購總額創下 2022 年以來 18A 創新藥企的新高。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生醫領域正迎來重大突破,部分國產創新藥療效已能比肩國際藥廠明星藥品,吸引了越來越多國際製藥企業斥資合作。《央視財經》報導,近年來,中國藥廠從仿製藥時代邁向創新藥時代,國際合作日益頻繁,授權合作成為主要形式,外國獲得中方藥品或技術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利。
港股
港股市場周三 (3 日) 主要指數集體下跌。恒生指數收盤下跌 0.60%,報 25343.43 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 0.78%;國企指數下跌 0.64%。市場整體呈現弱勢,不同板塊表現分歧。盤面上,中資券商股與軍工股領跌。其中,中資券商股以國聯民生跌超 5% 為代表。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五 (8 日) 結束連日漲勢,全天低開低走。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 0.89% 至 24,858.82 點,終結 4 連漲並失守兩萬五關卡。恒生科技指數收低 1.56%。大市成交額達 2067.2 億港元。盤面上,半導體板塊領跌,其中中芯國際 H 股大跌逾 8%,中芯國際的下跌原因有二:一是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宣稱將對進口半導體產品徵收 100% 關稅的影響;二是公司公布的最新業績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毛利環比下降 11.1%,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環比下降 29.5%。
港股
港股三大指數周四 (7 日) 集體上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0.69%,收報 25081.63 點,恒生科技指數上漲 0.26%,收報 5546 點,國企指數上漲 0.55%。市場總成交額達到 2457.5 億港元。盤面上,內房股走強,中國金茂漲超 4%,新世界發展大漲 10%。
港股
港股周二 (29 日) 經歷早盤低開後,主要指數午後收復部分跌幅。恒生指數早盤一度跌逾 300 點,恒生科技指數盤中也曾跌逾 2%,但午後兩者均止跌回升。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跌 0.15%,報 25524.45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跌 0.35%,報 5644.38 點。
港股
港股周一 (28 日) 三大指數衝高回落。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0.68%,收報 25562.13 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 0.24%,收報 5664 點,而國企指數則小幅上漲 0.29%。當日港股總成交額達到 2503 億港元。盤面上,科網股漲跌不一,阿里巴巴漲超 2%,嗶哩嗶哩、網易、小米跌超 1%。
港股
香港股市周四 (17 日) 窄幅波動,恒生指數數盤微幅下跌,而恒生科技指數則逆勢上揚。截至收盤,恒指跌 0.08%,報 24498.95 點,盤中最高見 24672.51 點,最低觸及 24447.93 點。全日成交額達到 2,364.12 億元,顯示交投活躍。
港股
港股周五 (6 日) 終結連續三天的升勢,呈現震盪走低的態勢。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0.48%,報 23792.54 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 0.63% 至 0.64%,國企指數下跌 0.63% 至 0.6%。盤面上,科網股漲跌不一,快手漲超 8%,收報 59.1 元,漲 8.4%,原因是其可靈 AI 上線一周年,年化收入運行率已突破 1 億美金,並與 Lovart 達成深度合作提升內容創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