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
專家觀點
【美中關稅戰停火】在上週末的瑞士日內瓦的經貿會談中,美中兩國達成共識,美暫停對中國輸美進口關稅從 145% 降回 30%,而中國則是對美輸中國的商品關稅從 125% 降至 10%,維持 90 天讓雙方有談判溝通的時間,而從消息傳出之後,也帶動全球股市都有所反彈,不過在這一週反彈的不僅是科技股,若以我每天幫大家整理的台股早報中,有一檔重要的國際大廠也在漲幅較大的行列當中,那就是以星航運 (ZIM-US),最近一週股價上漲 26%,而以星是全球第九大的貨櫃航商,股價走強當然有利於整體貨櫃航商的股價走強註: TEU 20 呎貨櫃 反映的是航商的運力,資料日期 2025.05.16【貨櫃三雄首季獲利公告】而在這個禮拜二貨櫃三雄也都公告了首季的獲利,基本上除了陽明 (2609-TW) 較去年第一季下滑之外,長榮 (2603-TW) 與萬海 (2615-TW) 都較去年同期成長,當然這也是因為對等關稅實施前全球搶運所帶動的成長,而目前因為美中關稅暫停的關係,搶運潮會再一次帶動,而這樣的搶運潮也的確反映在報價上,根據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來看,本週綜合指數上漲 8%,每 40 呎貨櫃 2233 美元,雖比 2021 年 9 月疫情期間峰直低 78%,但卻比疫情前的平均值 1420 美元高出 57%,而其中上海到紐約的運費上漲 19% 達 4350 美元,上海到洛杉磯的運費也上漲 16% 到 3136 美元,成為這波貨櫃指數上漲的主因,且德魯里預計未來一週跨太平洋現貨運價會持續上漲,而既然本波行情的起漲是從以星航運來帶動,是否續漲就看以星的股價表現,統計到今日長榮上漲 23.46%、陽明上漲 16.99% 以及萬海上漲 28%,但因獲利成長上陽明表現較差,操作的主軸就應以長榮、萬海為主,這兩檔的個股漲幅都跟以星差不多,追蹤以星股價是否續漲即可,我也會在我的 line@持續更新以星航運的股價表現。
專家觀點
烏克蘭和談正如火如荼進行,若烏克蘭與俄羅斯真正停戰,後面的重建將帶動原物料需求往上,包括鐵礦砂、煤礦、木材等重建必備材料。載運鐵礦砂為主的海岬型船舶漲價可期是最大受惠者。川普對鋼鋁全面課徵 25% 關稅,也出現在關稅生效前的搶運潮。還有中國港口黃豆庫存從 3500 萬噸下降到 2300 萬噸,回補庫存需要也帶動散裝船運價。
台股新聞
台船 (2208-TW) 今 (6) 日舉行媒體茶敘,新任董事長黃正弘預估,已獲得中航 (2612-TW) 及萬海 (2615-TW) 合計 20 艘商船訂單,總值 755 億元,加上原有約 900 億元訂單,訂單已來到 2030 年,加上潛艦計畫如順利有後續艦,可望延伸至 2038 年,今年營收可達 170 億元,明年將成長至 280 億元並有望轉虧為盈。